毒株“拉姆达”惊现!席卷约30个国家和地区


毒株“拉姆达”惊现!席卷约30个国家和地区

2021年8月9日0时至24时,全省报告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无新增出院确诊病例。

正在住院治疗的确诊病例2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4例,本土病例11例。现有本土疑似病例1例。

全省报告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日照市报告韩国输入1例)。正在隔离观察治疗的无症状感染者12例,其中,境外输入10例,本土2例。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具体情况由相关市卫生健康委进行通报。

2020年1月22日至2021年8月9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08例,其中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19例,治愈出院105例;本土确诊病例789例,死亡7例,治愈出院771例。


青岛疾控专家呼吁:

老人不要等,新冠疫苗应打尽打!

近期,

我国疫情形势较为严峻,

多个省市及地区出现本土病例。

青岛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

副主任杨峰呼吁广大市民,

在严格做好日常防护的同时,

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特别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高风险人群,患病后重症比例高,病死率也随之上升,后果严重。所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很有必要。杨峰表示,截至8月8日12时,青岛市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529.90万剂次,覆盖795.11万人。其中,15-17岁、18-60岁以上人群接种覆盖率均超过90%,但60岁以上老年人尚不足70%的接种率。

青岛市疾控中心呼吁:老人不要等,疫苗应打尽打!早打早受益!不能寄希望于疫情来了再接种,因为疫苗全程接种需要一定的时间,产生有效免疫原性也需要14天时间。


01

患有心脏病或脑梗,能接种吗?

患有心脏病、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不是急性发作期,可以接种。

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人群,建议接种。

心脏病、支架、搭桥、安装起搏器,术后恢复正常,可以接种。

脑梗塞治愈者,或有后遗症(且病情稳定、血压控制平稳)者,可以接种。


02

患有高血压,能接种吗?

高血压药物控制稳定,血压低于160/100mmHg,可以接种。

03

患有糖尿病,能接种吗?

糖尿病药物控制稳定,空腹血糖≤13.9mmol/L,无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状态、乳酸酸中毒),可以接种。

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各种药物(包括注射胰岛素),均不作为疫苗接种的禁忌。


04

患有甲减,能接种吗?

甲减患者服用稳定剂量左甲状腺素(优甲乐),甲功正常,可以接种。


05

患有慢阻肺,能接种吗?

慢阻肺非急性发作期,无明显咳喘,可以接种。


06

曾患有恶性肿瘤,能接种吗?

恶性肿瘤术后超过三年,不再进行放化疗;肾病综合征;肾移植后吃免疫抑制药物;艾滋病患者、HIV感染者,建议接种灭活疫苗或重组亚单位疫苗。

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正在进行化疗、放疗期间,暂缓接种。


07

什么人坚决不能接种?

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不能接种。

既往接种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不能接种。

对疫苗成分及辅料过敏者不能接种,灭活新冠病毒疫苗辅料主要包括:磷酸氢二钠、氯化钠、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铝。

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不能接种。

妊娠期妇女不能接种。

患血小板减少症或出血性疾病的,不能接种。

警惕“拉姆达”!又一变异毒株,已蔓延30多个国家

近日,由德尔塔变异株主导的疫情已扩散至全国15省20余市。据统计,7月20日至8月6日,短短18天里,国内累计新增本土病例已超600例,绝大部分都与德尔塔变异株有关。

然而,德尔塔变异毒株带来的警报还未解除,一个名叫“拉姆达”的变异毒株又开始出现“冒尖”趋势。

目前,该毒株已被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发现,据统计,美国已有1060例拉姆达毒株感染病例。

世卫报告称,拉姆达毒株潜在具有更高传染性,已将其列为“需要留意”的变异病毒之一。

研究指出,“拉姆达”变异株的刺突蛋白具有高度传染性,而且或能逃避中和抗体、降低疫苗保护力。

美国感染者超千例,日本“中招”

近日,“拉姆达”毒株在美国蔓延,据全球最大的流感及新型冠状病毒数据平台“流感数据共享全球倡议”的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已有1060例由“拉姆达”毒株引起的新冠肺炎病例。

据报道,虽然目前美国感染“拉姆达”毒株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比感染“德尔塔”变异毒株的病例数要少得多,但一些传染病专家表示,“拉姆达”毒株也是他们正在密切关注的一种变异毒株。

美国传染病学会专家马拉尼表示,目前还很难确定这种毒株的传染性如何。

另据人民日报报道,日本近日也确诊首例感染“拉姆达”毒株的患者。

日本厚生劳动省8月6日报告称,日本确诊首例感染“拉姆达”毒株的新冠肺炎病例。该感染者于7月20日从秘鲁飞抵日本羽田机场,在入境检疫时被确诊新冠肺炎。通过基因分析后确定感染的是“拉姆达”变异毒株。

日本近期疫情没有丝毫缓解,当地时间8日,东京都新增4066例病例,连续5天超4000人确诊。

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指出,“拉姆达”可能具有更高的传染性,对疫苗的耐受力更强。目前,日本方面仍在对该变异毒株进行分析。

“拉姆达”变异毒株已蔓延30多个国家

事实上,拉姆达变异株并非近期才出现。2020年8月,科学家首次在秘鲁首都利马发现了一种新冠病毒变异毒株C.37,世卫组织将其命名为拉姆达。

据报道,在秘鲁,已有超过90%的感染病例与拉姆达变异株相关,而该国人均新冠死亡率已飙升至世界第一。

在过去两个月中,“拉姆达”变异毒株已成为秘鲁、智利、阿根廷、哥伦比亚、乌拉圭、巴拉圭等南美多国主要流行的新冠毒株之一。目前该变异株已经扩散至30多个国家。

世卫报告:"拉姆达"毒株潜在具有更高传染性

世界卫生组织今年6月14日发布报告,将最早在秘鲁发现的C.37毒株以希腊字母 λ(拉姆达)命名,并列为“需要留意”的变异病毒之一。

根据世卫组织的标准,如果“需要留意”的变异病毒传播进一步加快,严重到一定程度,如需要为此调整现有防疫措施等,会被升级为“需要关注”的变异病毒。

报告中说,拉姆达毒株的刺突蛋白存在数种基因突变,潜在具有更高传染性、更强抵御中和抗体的能力,不过目前人们掌握的证据不足以确认这些突变的全部影响,针对这种毒株还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所需对策。

7月28日,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指出,拉姆达变异株的刺突蛋白或能逃避中和抗体、降低疫苗保护力。

专家:接种疫苗是最有效延缓方式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变异病毒“拉姆达”毒株,人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世卫报告称,目前无证据表明拉姆达让疫苗效果打折。

专家表示:战胜新冠病毒及变异毒株的希望在于大规模接种疫苗。此外,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手段仍是必要的。不能让病毒在人群中失控地传播,这样才能降低基因突变的发生率。


最新!全国疫情风险地区汇总

截至8月10日0时

全国共有15个高风险地区

204个中风险地区

毒株“拉姆达”惊现!席卷约30个国家和地区

毒株“拉姆达”惊现!席卷约30个国家和地区

毒株“拉姆达”惊现!席卷约30个国家和地区

毒株“拉姆达”惊现!席卷约30个国家和地区

毒株“拉姆达”惊现!席卷约30个国家和地区

毒株“拉姆达”惊现!席卷约30个国家和地区

毒株“拉姆达”惊现!席卷约30个国家和地区

毒株“拉姆达”惊现!席卷约30个国家和地区


戴口罩,

保持社交距离,

防控不松懈!


- End -


来源: 新闻晨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央视网、央视新闻、中国新闻周刊、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观海新闻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青岛市   恶性肿瘤   传染性   日本   美国   肺炎   疫情   病例   疫苗   境外   秘鲁   本土   稳定   病毒   地区   报告   国家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