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会不会结盟?普京的回答很明确,也不会学习北约

当地时间10月21日,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的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年会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回答“北约将俄罗斯和中国视为一个统一的威胁、中国是否结盟给予回应”的问题时,做出了下面的表态:

“与北约不同,俄罗斯和中国的友好关系是互利的,不和任何国家敌对。俄罗斯和中国之间不存在封闭的军事集团,也没有建立俄中军事同盟的想法,所有关于这方面的猜测,都是没有依据的!”

中俄会不会结盟?普京的回答很明确,也不会学习北约

作为当代俄罗斯最杰出的国家领导人和战略家,普京总统的回答堪称言简意赅、智慧满满:既有力揭露和回击了北约,又充分捍卫和彰显了中俄友好关系。

一开头,普京总统就用一句“与北约不同”来“起势造势”,随后立即绵里藏针地抨击了北约这个世界最大政治-军事同盟的弊病和危害:

第一,北约内部的成员国关系很不健全。美国对北约诸多成员国的打压之举接踵而至,北约欧洲盟国对美国搞“战略自主”的趋势也是人尽皆知。

中俄会不会结盟?普京的回答很明确,也不会学习北约

第二,北约存在严重的敌对性和封闭性。北约自成立之日就一直在确定“假想敌”,近年来又推进多轮“东扩”乃至一再鼓吹北约“全球化”,甚至企图复制“亚太北约”,实质就是搞“小圈子”遏制他国,给地区乃至全球局势的和平与稳定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

作为鲜明对比,普京总统又通过否定“中俄军事同盟说”,进一步明确阐述了中俄两国关系的性质和行为规范,再度向世人彰显了保持中俄两国长久友谊和关系发展的前提。

事实上,由于中俄两国所处地缘环境和战略目标的重点不同,在对外关系中需要处理的具体问题和实施的具体政策也不尽相同,要求中俄在反制外部威胁方面“整齐划一”、“步调一致”,是不现实的。因此,“结盟”违背中俄两国合作的宗旨,不符合两国都认可的合作性质。

自1992年起,中俄两国就把“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视为两国新型关系的基础与互利合作的指南。2001年签订、今年又自动延续20年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更是把这“三不”原则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

中俄会不会结盟?普京的回答很明确,也不会学习北约

“三不”原则,既是对过去历史经验的总结,近年来也得到了实践的积极印证:“不结盟”,丝毫也没有妨碍中俄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的密切磋商与协作;同时,在一些问题的具体处理方式上,在不伤害对方切身利益、不破坏两国总体合作的前提下,两国又依据各自的国家利益保持了灵活度和自主选择的可能。“独立自主”的外交,更有助于双方以“更坦诚、更轻松”的心态进行合作。

必须指出,“不结盟”不等于“不结伴”。“结伴而不结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大特点,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探索走出的一条“新路”,体现着平等性、和平性、包容性等“新型国际关系理念”。高举“结伴而不结盟”大旗,有利于顺应时代潮流、团结新兴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有利于抵制霸权国家的冷战思维,争取战略主动。而且,“结伴”有着巨大的灵活性和包容性,有利于中俄两国对国际关系进行纵横捭阖的战略运筹。

中俄会不会结盟?普京的回答很明确,也不会学习北约

正是在此方针指导下,中俄关系从“建设性伙伴关系”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再到“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都以“伙伴关系”作为中心词。中俄两国间高水平的“伙伴关系”,类似于中国革命战争年代成功实践的“统一阵线”。

经过多年共同努力,中俄两国不仅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务实合作机制,而且奠定了进一步深化战略协作的民意基础。在“伙伴关系”框架内,中俄已经在、未来也将在应对遏制围堵上“背靠背、肩并肩”,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相互支持和配合,并吸引志同道合的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和打造集结新兴力量的“战略协作平台”,形成推进新型国际秩序的“紧密朋友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北约   瓦尔   革命战争   包容性   俄罗斯   成员国   国际关系   美国   中国   同盟   伙伴关系   总统   战略   关系   军事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