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显示产业,迎来变局期?

文|李佳师

中国是显示制造大国,如何从大国变成显示强国,从跟跑、并跑甚至未来有机会领跑,现在是变局的关键时刻。在4月1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中国电子器材公司、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协办的“2018中国显示国际产业大会”上,透露出种种变局的信息。

显示产能大国

中国是全球显示制造的产能大国,根据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和液晶分会和多家咨询机构调研数据,2017年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业无论是从营收还是从规模还是从出货面积上看,都已经超过韩国,成为全球第一。预计到2022年,中国大陆的OLED面板总产能占比将达到41%。

中国显示产业,迎来变局期?

“过去的一年,中国有多条面板线投产或开工建设,特别是10.5/11代面板线以及多条6代AMOLED生产线开工建设,让中国距离显示面板第一大产区的地位越来越近。2018年,我国也将有多条OLED面板线投产或扩产。预计,未来3-5年OLED的投入规模可以达到300至500亿美元。京东方、华星光电、维信诺、天马等厂商的柔性屏、全面屏、异形屏等产品也纷纷问世,国产高端屏幕进展迅速。我国面板产能有望在2019年成为全球第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吴胜武在2018中国显示行业企业家峰会上说。

在显示面板不断取得进展的同时,中国的上游材料包括液晶材料、掩膜版、基板玻璃、靶材、偏光片等,同样在加快建设步伐,不断取得突破,出货量持续增长。而在终端市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多方技术的进步,产品创也层出不穷,包括量子点背光、4K/8K等技术的电视,全面屏、AI等技术的手机,以及结合VR/AR技术的可穿戴设备,纷纷涌现。

中国的显示产业呈现飞跃发展的态势,但仍然存在三大症结,一是产业链配套能力薄弱。比如TFT-LCD面板所用的曝光机,AMOLED面板生产所用的蒸镀设备、曝光设备等几乎依赖进口,目前中国大陆已经建成或在建的10.5代线的玻璃基板配套全部依赖国厂商。关键材料和核心设备已成为制约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瓶颈。二是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尽管我国大陆面板出货面积全球占比不断提升,但产品附加值仍然较低。三是存在盲目投资的潜在风险。

迎来变局机遇

中国一直希望加速的面板显示产业从大变强,现在有了变局的机遇,因为新风来了。

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华为手机总裁何刚认为,我们需要新的人机交互方式,互联网时代交互方式是鼠标+键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交互方式是屏幕+触摸,万物互联IOT时代,人机交互的方式是自然语音交互、自然手势交互、可触甚至于不用触,用脑电波交互,也包括沉浸式交互VR、AR等。

中国显示产业,迎来变局期?

IOT需要更智慧的端口,这给显示产业变局带来更多的可能。“因为万物互联,无处不在以及更智能的需求,对端口提出了更多的挑战,过去的端口只是信息显示,万物互联的端口实现的是人机交互,需要更加智慧的端口,显示产品作为端口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京东方集团总裁刘晓东说。IOT时代意味着端口无处不在,据统计2017年全球端口数量为200亿,2025年全球的端口是为700亿,平均每分钟新增的端口数量为5000个。这样的需求变化和巨大市场,给显示产业变局提供动力和可能性。

未来显示变局有一个很大的机遇来自5G商用,马微电子集团副总裁彭旭辉表示,5G意味着网络传输的速率和质量都得到很大改善,使得各种IOT终端的移动性成为可能,移动移动对显示得折叠性、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汽车领域智能驾驶的高速发展也对显示得高清化、轻薄化、异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显示产业,迎来变局期?

显示屏幕未来越来越超乎想象。维信诺执行副总裁严若媛认为,未来我们将进入“泛在屏”的时代,屏幕会从单纯的信息输出窗口,变为实现万物互联以及重新定义人与物、物与物关系的关键,不仅仅是服务生活,更是在改变生活方式,其发展会“熟悉”到“惊喜”到“超乎想象”方向不断演进。

未来的显示将不仅仅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样子,还将有更多的变量。去年维信诺举办了未来显示创意设计大赛,有很多创意超乎想象,比如卷轴式笔记本电脑、车载透明抬头显示等。无处在显示未来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多种显示共存,显示的形态也会多种多样,而且显示将集成多种交互功能,甚至包括显示屏直接发声。

变局的方式

需求的变化,必将带来创新方式的变化。

一站式的集成创新成为趋势。星星科技董事长王先玉表示,明年5G将商用,5G手机的趋势是大屏、曲面、无线充电,无线充电和5G网络都要求背板不能采用金属,因为金属会影响传输,这就意味着正面、背面都采用玻璃将成为5G手机的主流。双曲面玻璃如何成型?看起来原理简单,但实现很不容易。如果再将结构件、玻璃分别从不同的企业选,其结果是质量难以控制,也会非常累,最好的方式是塑料、玻璃、金属等在一个工厂里进行集成,实现金属、塑胶、玻璃一体化。除了手机、笔记本等提供一体化集成方案,星星目前也在与包括奥迪、奔驰等汽车企业合作,为吉利等汽车合作打造触控显示一体化方案。

延伸产业链服务成为新的选择。京东方集团总裁刘晓东透露,目前向智慧端口和专业服务的物联网的公司转型,以针对京东方的主流市场,包括手机、平板、笔记本、显示器,TV,采取持续提升市场地位的策略;针对IOT开展的细分市场的应用推动,包括工控、医疗等等。与此同时发展光电、传感、分子天线、指纹识别、微流控等技术;除此之外供更多的产业链延伸的服务,比如京东方最近推出了数字艺术交易平台,与中国美术馆等达成合作,让用户在家里通过手机就能欣赏到博物馆才能看到的很好的艺术作品。比如推出智慧零售解决方案,在北京的亦庄开发区替盒马鲜生提供商超零售解决方案,下一步发展无人商店。

跨界融合带来新的变数。维信诺执行副总裁严若媛说,“现在我们看到的触摸屏把显示屏和键盘融合在了一起,屏下指纹的识别是把屏下指纹芯片和显示屏融合在一起,有些企业提出全屏发声的新想法,它声音元器件融合在显示屏里面,显示屏直接发声,下一步屏幕与摄像头融合等,事实上还可以有更大胆的融合,需要打开新的想象力。”

德国默克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高性能材料企业,其在液晶材料领域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家企业拥有350年的发展历史企业现在也希望跨界,在谈到未来显示技术以及创造更大价值时,默克光电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俊隆透露,他们现在希望和建筑业合作,把建筑外窗玻璃变成面板,面板里的液晶通过液晶的旋转,投射到室内进行光与热调整,室带来室内照明、空调的调整,从而降低能耗达到智能建筑的要求。

中国显示产业,迎来变局期?

要做前瞻性布局。事实上要想取得更大的突破一定要在基础学科领域做更多的布局。严若媛表示,要想实现技术引领全球,需要布局前瞻技术,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她以OLED以及LCD显示为例,这些技术的量产周期非常长,技术研究阶段需要8年,中试研究阶段需要3-5年,量产开发还需要1-2年。要想做在未来引领需要下定决心,还要敢于做冷板凳,不仅是要关注工程问题、产业化问题,还要关注基础学科,才有可能取得突破。在研发体系上要打造漏斗式的研发体系,从多种技术到寻找行业爆点到最后形成生产技术是一个漏斗筛选的过程。

建立开放平台实现上下游协同创新。韩国显示行业之所以非常好,不仅仅是有韩国的三星、LG这样的骨干企业,还因为有一批围绕着三星、LG,为他们提供上游原材料创新企业的共同努力,才有了韩国在平板显示行业的繁荣。显示面板企业作为中间厂商应该开放研发平台吸引上游原材料企业与下游的企业进行联合研发,一起带来更多的技术突破和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

中国上下游的企业应该联手唱好大合唱。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白为民表示,近几年是彩电行业发展的关键黄金期,3-5年的时间对我们的发展至关重要,未来显示技术将不断发展,我们上下游必须联手唱好大合唱,我们说的上下游包括材料、面板、整机、节目、软件等等。

刘晓东同时呼吁,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显示面板的生产基地,改写了全球产业格局和竞争态势,但是无序发展极易造成恶性竞争,破坏显示产业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因此建议行业要理性投资,政府主管部门应及时公布相关的行业信息和数据,建立信息预警机制,防止投资过热和决策失误等问题。


关注科技和科技公司的方法论,一起交流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三星   京东方   变局   中国   产业   下游   端口   面板   玻璃   未来   方式   材料   全球   技术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