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做出IOT的场效应,决定小米的未来?

能否做出IOT的场效应,决定小米的未来?

文|李佳师

6月29日,雷军和小米创始人核心团队完成了兵分三路的7个城市(香港、纽约、波士顿、旧金山、新加坡、伦敦)路演,前一天小米IPO获得了10倍的港股散户认购,加上此前李嘉诚、马云、马化腾的千万级别的股权认购,以及机构方面包括高瓴资本、Capital Group、索罗斯名下基金公司参与的认购,小米的路演可以说是成功而胜利结束,如无意外,7月9日小米将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代码是1810)。最近这些日子关于小米的估值、小米推迟国内CDR发行、小米是什么公司、小米的未来预期等等问题,无论在哪个圈子都是关注的焦点。

小米是否新物种?

小米的估值是关注点。小米在这个时间IPO,恰逢港股低迷、美联储加息、中美贸易摩擦给市场带来不确定性、中国证监会对资本市场强烈的维稳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小米这段时间发生的故事必是跌宕起伏。

小米最终推迟国内CDR、最终选择港交所、最终把发行价定价17港元,靴子落地。此前小米公布的发行区间是17港元到22港元,小米IPO定价选择了区间下限,按照此价格小米的估值是539亿美元,与此前传言的1000亿美元比较看,是低估的。但这未必不是好事,先抑后扬,给出空间和时间让大家最后看清楚小米究竟是什么公司,留给股民一起分享成长红利的机会。

在当下,小米的估值是关注焦点,而决定小米估值的关键,是它的公司属性。智能手机企业是制造业的定价,而互联网公司定价的参照系是BAT。小米究竟是智能手机企业?还是互联网公司?亦或其他新物种?

从公布的最近三年收入数据看,小米这三年智能手机收入分别为537.15亿元、487.64亿元和805.64亿元,占比超过了70%,这意味着小米收入7-8成来自智能手机,同期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4.8%、9.6%、8.6%,占比不到10%。如果说小米只是智能手机制造企业小米显然不认同,但是如果按此数据就认可小米是互联网公司,证监会同样有质疑。证监会需要基于眼下的数据呈现真实,而雷军认为“智能硬件+互联网+新零售”的组合拳在未来有更大的变量,而这样的组合,没有人做。6月23日在香港四季酒店举行的小米新闻发布会上,雷军表示,小米是一个新物种,市场上没有参照系。

就像杰夫·贝佐斯创办亚马逊时没想到衍生的云计算业务AWS,后来会成为其利润支柱;马云创办阿里巴巴之时,并没有想到后来阿里云、支付宝、蚂蚁金服会成为关键业务;刘强东做京东商城时,也没想到京东的仓配一体化后来会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一样,现在小米是有方向,但将影像从“显影”、“定影”逐渐变成真实需要时间。

应该说,小米既不仅仅是智能手机厂商,也不完全是互联网公司,在目前现成的上市企业的模板里,没有办法精准的将小米套装进去。智能硬件+互联网+新零售的组合,带来的爆发力是在物联网时代,落脚点是智能生活IOT设备的供应商,时间是在小米将所有“点”上的落子串成“线”、连成“面”的时候。在香港四季酒店举行的小米新闻发布会上,雷军说:“小米去年的收入里手机占比为70%、IOT设备及生活消费品超过20%。也许八年、十年后,IOT设备会占到小米收入百分之四五十。”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智能硬件大多同质化、差别并不大,但如果小米最先将智能硬件的“场效应”做出来,到那时人们只想到要买“质优”、“价廉”、“好用”、“方便买”的生活IOT智能硬件和消费品,第一个想到的是小米,就像现在人们想家电买家电上京东、网上搜索用百度一样,生活IOT设备和消费品会成为小米的标签。这样的目标我们就很好理解,为什么雷军要强调小米的硬件利润永远不超过5%,为什么在IPO定价要选厚道的下限17港元,为什么要在机场、时尚商业区域布局“mi”品牌零售店?这些都与“质优”、“价廉”、“好用”、“方便买”的标签密切关联。

未来小米的市值应该采用物联网IOT企业的考量方法,它除了设备还有大量设备数据运营的衍生价值,它既不是现在制造业定价也不是互联网公司的定价。如果从这个意义上看,雷军在香港路演时称“小米的估值应该是苹果乘以腾讯的市值。”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与苹果相比,小米的智能硬件将更多、更丰富;与做连接的腾讯相比,小米连接的不仅仅是人还包括了更多的设备,雷军的梦在“物联网”。

长沙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钟伟表示:“小米未来的市值走向可能与亚马逊最像,两驾公司都坚持把好东西做便宜,对未来都有清晰的路线,最重要的是两者都不存在一个确定的边界。”

靠什么将“点”变成“面”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物联网,在互联网演进的三级跳里,目前在第三级里没有标志性的商业模式和企业巨头,尤其是在消费物联网领域。不仅仅因为这个市场碎片化,更因为在“物”与“网”的跨界融合里,面临的现状是,互联网的阵营不懂制造,制造企业不懂互联网,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尽管大家都想伸手到对方的区域里做融合,但是彼此更多是在“点”上做试水,培育着一些看似“爆款”却还没有完全形成规模市场的产品,谁都还没有将市场从“点”连成“面”。

小米会是那个“谁”吗?

2018年4月11日,初心使命软件公司总经理宋可为参加了小米调研活动,宋可为用手机拍下了当天小米公司副总裁介绍的小米“铁人三项”模式:“硬件+互联网+新零售”。其中“硬件”目前以手机为主,包含电视、AI音响、路由器、生态链;“互联网”包含MIUI影业、金融、云服务、互娱;“新零售”包含小米商城、小米之家、小米小店、有品商城。

而让宋可为内心受到震撼的是小米对生态链的投资和控制模式,在他看来,小米这样的模式,有可能最快时间将中国IOT设备和生活消费品最大提供商的标签做成。宋可为总结了目前小米对生态链公司做三件事,一是投资股权占比不超过20%,参股不控股目的是保留和鼓励创业团队的积极性和独创性。二是确保采购原材料的品质达到小米品质,同时因为大规模采购而拥有更大的议价能力和供应链控制力,通过多重内测环节,上市前即经过苛刻的品质检测,上市后返修率和投诉率低,采取低毛利策略,降低消费者尝试的门槛,优质低价的商品上市初期即可快速放量。三是向生态链输出价值观、产品观、方法论,外观工业设计,确保设计简约、时尚同时形成小米统一风格。

正是这几点预示着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IOT设备和家庭智能硬件都贴上“小米”的标签,而将竞争激烈的IOT家庭标准一统到小米身上,成为智慧家庭的实际控制人。目前家庭IOT设备有几大派系标准,皆因为缺乏足够多的设备支持量而形同虚设。眼下,互联网企业和家电企业,都希望掌控智慧家庭核心话语权,但因为互联网企业不懂制造,而家电企业不懂互联网,决定了这场战争短期内难见分晓。

而小米正好兼顾互联网又通制造流程,因为用“互联网+制造”模式成功造出了“手机”,现在有机会将这样的模式复制到更多的智能硬件领域,从电视到空气净化器、电源插座、台灯、温度计,从家电到出行、从健康到家居。如果小米把“质优、价廉、时尚”的标签贴在越来越多的IOT设备上,那雷军一直念叨的“物联网”梦,就有可能成真了。目前小米投资的生态链公司已经超过百家。今天所有小米IOT设备是可以通过手机来操作的,在未来所有家用IOT设备将是由小米的AI音响来操控。也是在前两天,小米宣布开放其AI平台,加速其人工智能的推进步伐。

雷军的“物联网”造物方式,不仅仅是赢得了创业者们的支持,也在某种程度上与制造业大佬达成了共识。去年长虹董事长赵勇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他本人正在思考将更多军工级的智能制造能力以服务方式输出出去,从自动售卖机到更多元的IOT设备。在前端互联网与创业公司有更好的想法,而在制造上,长虹这样的公司具备的更优质的制造能力,这两者的结合,能够加速物联网设备市场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不一定是一个企业把所有链条完成,或许这样的组合能够带来更高的性价比和更高效快捷的方式。事实上,小米的空气净化器就是由长虹生产的。

从投资IOT生态链到自己制造“爆款”IOT智能硬件,从通过MIUI不断“吸粉”推高活跃用户数到线下快速开“MI”零售店,从中国市场加速向海外市场扩张,从金融到云服务,从影业到文娱。小米正在各个“点”上不断落子、连“线”,蓄势以待连成“片”、连成“面”。BAT用了十五年完成了互联网的造风计划,小米站在物联网的风口,希望成为与亚马逊并肩的新物种,再用8年的时间小米能实现吗?我们等待市场给出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小米   亚马逊   长虹   组合   港元   智能手机   消费品   效应   生态   未来   硬件   智能   时间   设备   市场   科技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