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融资前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相信每一位创业者都非常关注自己领域行业中的创业、融资信息,并且非常关注这些成功融资成功的创业者们是如何走向成功的,缺很少讲关注点放在他们为何能够成功。我们经常能够看到那些上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级别的融资动态。但是,对于一个初创公司而言,这样一个级别的融资确很难达成,这对于投资人或投资机构来说,都是一件极其谨慎的事情。一家初创公司的经营状况如何、市场前景如何,除了创业者自己之外,最了解的就是投资机构了,毕竟投资人需要真金白银的将资金投入到你的项目之中,必然会对企业的商业模式、团队架构、技术水平、盈利情况、行业前景以及你的精准对手、市场发展等层面进行全面了解。同时,投资者也将用更加客观、全面的视角来对创业公司进行评估。所以,对于创业者或创业项目而言,在进行融资之前在以上所提到的几个维度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创业公司融资前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创业公司融资前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不同投资机构,关注的赛道以及关注点的差异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在进行融资前要知道,每一个投资机构或投资人所关注的创业领域或赛道都有其差异化,例如:有些投资机构更加关注消费升级领域,有些投资机构更加关注制造业,有些投资更加关注互联网、AI、大数据、区块链、共享经济等等。每一个投资人或投资机构在选择投资方向时,通常会在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一方面是观察项目在未来长期一段时间内的前景是否有更高的发展空间,但这并不仅仅是追逐所谓的风口,而更多地则是基于对行业、产业链前瞻性的评估;而另一方面,则是根据投资机构团队的背景以及创始人背景高度相关,他们更加偏好在自身所擅长的领域,创造长期且稳定的收益、投入产出比。

创业公司融资前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创业公司融资前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专业的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募融网认为:在不同的领域,投资人相对于所投资项目的关注点和要求也有所差异,例如近年来大火的文创消费领域,投资人在企业初期对财务的要求不算高,但对用户流量的运营能力以及体量而言则更加关注。对于互联网相关的领域,大多数投资机构判断企业是否值得投资的关键则在于你的企业、团队、项目是否能够极其迅速的累计大量的用户群体以及是否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并且在商业模式上是否具备可持续话运营能力以及你的竞争壁垒。

初创企业需要经历的三个阶段以及对应的风险评估

募融网认为,对于一个创业公司,尤其是初创企业而言需要足部经历企业的三个发展阶段,分别对应:从0到1、从1到3、从3到万。创业公司在每个阶段所需要完成的事情是不同的,所以投资机构则会多维度的考察、评估创业者以及团队、创业项目的能力。同时,初创企业在每一个阶段都会有着很多风险点,创业者需要针对自己的行业以及自身情况对可能会出现的风险点进行预估,并给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假如创业团队难易处理或处理不善都很有可能导致项目的失败。

创业公司的第一阶段

从0到1,这是初创企业在创业过程中的第一阶段,创业者萌生了一个看上去非常不错的idea,并且付诸实践,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创业者及其团队不断推敲商业逻辑并不断打磨商业模式。对于技术应用型的创业团队需要创业团队自身有一个较为成熟的技术,并且能够洞察、挖掘到对应、合适的商业需求场景。从另一维度来看,创业者需要找到几个合适的人选作为核心创业团队或创业合伙人,并进行商业运营。

创业公司融资前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创业公司融资前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初创型企业死在这一阶段,其根本则是:以一个创意形式出发的创业项目当忽略了实际的运营模式、商业模式以及市场需求痛点,则这一个创业想法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经不起市场需求表现的推敲,这只创业者自嗨的表现。所以,对于创业型企业项目在创业初期需要对自身的能力以及定位应当有一个清晰且客观的认知。同时也需要有极强的执行能力,假如创业团队在执行能力上有所欠缺,则会很快在市场环境下碰壁,从而面临死亡。

创业公司的第二阶段

从1到3,这是创业团队面临的第二阶段。当创业者走过了艰难的初创期后,企业将逐步走向正轨,有了稳定的业务营收和市场反馈,并且获得了一些投资,在产品的研发以及市场的拓展上也正在逐步扩大。在这一阶段需要企业在治理方式上实现变革,由碎片化的治理逐步转向制度化的历。当企业发展到百人规模升值更高时就必须有一整套流程化的管理体系,否则就很容易出现管理混乱,毫无方向。

创业公司融资前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创业公司融资前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专业的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募融网认为:在这一阶段时,对于企业的核心团队应当将企业的商业模式或业务线打造成更加标准化的“产品”,通过管理的制度和资源的体系去驱动企业商业模式的发展。从市场、运营到产品、技术,再到品牌宣传、共管,需要将所有的管理进行制度化、流传、信息化的改造。所以,对于创始团队而言不仅仅要设计好企业内部的组织框架结构,同时还需要明确对每一个部门、岗位的职责以及团队之间的协同机制,另外还需要清晰的设定考核机制及规范。

我们看到很多企业没能跨过这第二阶段,通常会存在这两种共性,1种是:企业处于长期的止步不前状态,企业无论从市场规模、人员规模、技术规模都难以做大,管理层面相对较为混乱,缺乏一定的竞争壁垒,难以抓住市场变化带来的机遇,最终只能在现有的规模下陷入死循环;而另一种则是:企业难以与更大的竞争对手与之抗衡或难以适应市场变化而走向衰退期。

创业公司的第三阶段

从3到万,这是创业团队面临的第三阶段,创业公司进入这一阶段后已然逐步建立起相应的业务流程规范,在管理制度上也完成了初步的简历,企业应当在各方面、各维度实现规范化,能够形成一定的自我运转。所以,在这一阶段,企业应当实现更高纬度的发展,这是需要企业团队具备品牌建设、资源获取的能力,同时对企业创始人而言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格魅力提,同时也需要创始人不断提升自我以及团队整体的认知格局,突破企业发展的瓶颈,对于具备巨大前景的领域进行更为前瞻性的布局。对于企业价值观的构建而言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良好的企业价值观能够统一员工的思想,同时帮助用户对企业建立更加具象的认知,从而构建起企业的核心壁垒。

在这一阶段,阻挡企业发展的障碍主要来源于企业固有格局的限制,难以达成团队、业务、技术、员工几个维度的自我突破以及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假如创始人或核心团队的格局受到限制,则难以带领团队帮助企业在市场中持续发展,同时也会导致企业在市场中逐渐衰退。另外,企业的发展除了企业内部自身情况之外,还有市场环境的变化,如果企业难以及时应对则很有可能会在短期内对企业造成较大的影响。

专业的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募融网认为,创业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除了上述的那些风险之外,创始人团队还需要特别特别谨慎看待和处理股权分配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死亡公司名单中的初创企业,集中表现在股权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中。在这里,募融网认为需要避免出现两个股权分配问题的极端,分别是:股权高度集中,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在这样的股权结构下,无论怎么变化,股权占比较低的股东或员工的打工思维也难以产生变化,这也是人性以及固有认知所导致的;另一极端现象则表现在股权分配出现过度分散的状况,导致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内耗问题严重。

本文来源:募融网,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融资   维度   公司   投资人   创业者   创始人   股权   商业模式   团队   阶段   重点   领域   能力   机构   市场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