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印发,可降解塑料迎来重大利好


“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印发,可降解塑料迎来重大利好

近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到2025年,塑料污染治理机制运行更加有效,地方、部门和企业责任有效落实,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利用、末端处置全链条治理成效更加显著,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方案》部署了三个主要任务,一是积极推动塑料生产和使用源头减量,二是加快推进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利用和处置,三是大力开展重点区域塑料垃圾清理整治。《方案》吹响了未来5年白色污染(塑料污染)整治的冲锋号今日,可降解塑料板块迎来了重大利好。

“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印发,可降解塑料迎来重大利好

什么是可降解塑料

根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的《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分类与标识规范指南》,可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如土壤、沙土、淡水环境、海水环境、特定条件如堆肥化条件或厌氧消化条件中,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并最终完全降解变成二氧化碳或甲烷、水及其所含元素的矿化无机盐以及新的生物质(如微生物死体等)的塑料。

“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印发,可降解塑料迎来重大利好


为什么要治理

首先很明确的一点是塑料的出现确实造福了人类,它的生产和应用,彻底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催生了无数工业创新和制造业奇迹。但是,事物总有两个方面,塑料也不例外,塑料产品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使用寿命结束后,造成了环境负担——废弃塑料的污染和处理问题。

塑料在用完后,往往就丢弃了,但是普通塑料是很难短时间内降解的,残留下来的塑料会产生一系列问题。比如说废塑料如进入江河湖海水体和草场,会被水生动物或牲畜吞食致死;废塑料填埋处理要占用大量土地,且百年不能降解;废塑料焚烧会释放出有毒有害气体,如二噁英等有毒或致癌物质,威胁人类健康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塑料造成的污染越发严重,所以治理塑料污染问题迫在眼眉,而正好,可降解塑料是解决白色污染的重要途径。

“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印发,可降解塑料迎来重大利好


可降解塑料的分类

可降解塑料一般分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光/生物可降解塑料和水降解塑料,其降解机理各不相同,但共同点是将塑料降解成为无毒无害的小分子物质如二氧化碳和水等,避免了普通塑料产生的环境污染。其中生物降解塑料是目前最看好的可降解塑料。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下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能很快降解的高分子材料。简单来说就是能够在一定条件下,最终可以完全分解变成二氧化碳或甲烷、水及其他生物质的塑料,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我国可降解塑料市场空间巨大

我国是全球塑料消费大国,塑料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达15%。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塑料包装市场规模541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我国塑料包装市场规模将达到698亿美元,按照可降解塑料替换率为30%计算,预计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市场规模约为209亿美元。

总体看来,我国可降解塑料市场前景广阔,行业发展可期。随着中国禁塑力度越来越严苛,国内可降解塑料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必将迅速扩大。

“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印发,可降解塑料迎来重大利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沙土   塑料   方案   甲烷   自然界   利好   微生物   中国   人类   条件   美元   生物   环境   我国   生物降解   白色污染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