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是需要注意的


有哪些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是需要注意的


1.不要过于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我姑姑年轻时候问她的发小“你男朋友咋没胡子呢,像个公公一样呢”,导致姐妹恩断义绝,至今未恢复。她说她当时以为发小不会生气。

2.不要在细节上过分在意自己。

别人真正注重的是你能给他带来什么,而不会把你当成一个偶像来观摩。过于在意自己会造成遇人紧张和自我中心。

3.如果一个人故意接近你,事事顺你心,合你意,那你要小心了。

PUA不止存在于恋爱,在生活中也无处不在。

4.不要当舔狗。

如果别人拿你不当回事,说明你对他不够价值。你舔也没用,只会被人利用。

5.不要表达自己的优越感。

没人喜欢和一个优越感爆表的人在一块。如果你没实力,会被当小丑。如果有实力,那嫉妒是一种很可怕的感情。

6.不要好为人师。

跟上一条差不多,你的说教会让人倍感压抑和抵触。好为人师者永远受累不讨好。

7.不要随便插入别人的争执,尤其不要支持其中一方。

如果你不是立场鲜明,如果争执的双方都不是你重要的朋友,不要随便去站队。A和B吵架,不相干的C插进来助攻A,那么B会恨死C的,会远远大于恨A。

8.多在背后说别人好话。

听到的所有人都会觉得你是个真诚友善的人,会大大提升对你的好感度。

9.该说什么话当场说出来,不要怯场。

一旦事情过去了,后面再怎么解释,都会给人掩饰的感觉。还有些话当场不说清,过后就再也不好发作,只能憋着自己,那滋味可难受了。

10.多和三观相似的人交往。

共同利益只能造就短期的朋友,长久的友谊必然要三观相合,互相欣赏

11.求人不可耻,可耻的是求人还没礼貌

没礼貌的人会被讨厌的,本来能帮你的人都会撇开你。

12.学会适当地展露自己的人设。

在合适的场合适度地显示自己的人设,很容易吸引到同类。我大学在第一次自我介绍中说喜欢动漫和游戏,然后下课就有人来撩,我俩成了四年来最好的朋友。

13.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不要出风头。

出风头和出洋相只有一线之隔。一个弄不好,就会导致别人对你的印象崩坏,然后遭来很多无端的恶意。

14.就事论事,别扣大帽子。

扣大帽子会导致矛盾升级,本来能好好解决的事情一下变成了死局,使结仇成为必然。

15.在工作中,如果需要其它部门配合,态度要坚决,语气要温和

这样别人不好拒绝,更不好迁怒于你。

16.凡事留一线,不主动撕破脸皮。

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而且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多一个歇斯底里的仇人你会坐立难安。

17.不要随便撒谎。

撒谎是高危操作,只要有一次打脸,你就彻底失去了一个人的信任。

18.学会赞美别人。

恰到好处合乎时宜的赞美,是拉近距离的最廉价的方式。

19.别人不说,不代表他能容忍。

你自己都觉得自己有点过分了,何况是和你在一起的人?待他怒槽攒满,便是你的死期。

20.不要随便大发雷霆。

每个人都是深不可测的。你大发雷霆了,别人就会看清,原来你急了也就这点本事

21.不要在背后打探他人隐私。

过于三八会让别人对你怀有戒心,影响人际关系。

22.很多时候不表态就是表态。

学会看穿别人的“不表态”,有利于认清自己的真实处境。

23.不要轻易和人讲自己和谁有矛盾。

会被有心人利用,被大嘴巴扩大,被吃瓜群众看笑话。

24.拒绝别人的时候要果断干脆,不要扭扭捏捏。

有哪些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是需要注意的


大大方方地拒绝,并简明易懂地说明理由,是相对来说最不容易得罪人的。如果你不想答应别人的请求,又扭扭捏捏言辞闪烁,会给人一种你在找借口推脱的感觉,反而更容易讨厌你。

25.与人发生摩擦时,该说的一定要说出来,别傲娇。

好多人本着“反正我是对的”“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懒得争辩”的心态,明明自己是有理的一方,最后却不被大众支持。要知道世界上没那么多人会去细细追查别人的事情,大部分都是跟着节奏走的。如果有人在背后诋毁你,你不及时采取措施,很可能最后会三人成虎。

26.交流时善于倾听,不要自己说起来没完。

别人和你谈话交流不是听你单方面演讲,一股脑说起来没完只会让对方厌烦,要多给对方发言机会

27.加入小团体需谨慎。

学生会、职场等地方都盛行各种“小团体”,甚至是“派系”。有些小团体相互对立,立场鲜明,喜欢搞事情。如果有人暗示你入伙,先不要急着答应,摸清楚各方关系,并尽量不蹚浑水。加入容易,退出难,一旦你退出,将可能变得孤立无援。

28.作为新人的时候,可谦虚但不可卑微。

大家刚加入某个公司、组织,都有作为新人的时候。有些老员工喜欢糊弄、使唤新人,会让你做很多本该他做的事。保持自己底线,不要啥都答应,不然别人就会习惯使唤你。你地位上去了自然也可以摆脱,但容易给人“小人得志”的主观感受,遭来不必要的恶意

29.职场中有困难千万别自己扛。

工作中遇到了客观困难不要自己咬牙顶着,多向上级反映。你不说,最后事情出了差错,责任全在你你说了,上司会想办法帮你解决,他不帮你解决也不会把责任归在你身上

30.注重正向交流和反馈

有哪些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是需要注意的


分享一个非常非常简洁的人际交往原则,一个能够在各种场合受用的沟通交往方法论:

【控制情绪】—【思考动机】—【建立安全感】—【建立共同目标】—【求同存异】


在最初刚参加工作的一段时间里,我曾经认为公司里不少人都是难以沟通和交往的,但是随着在职场环境待得越久,我发现好像周围都是难以沟通的人……

这个时候,我开始不断反思:

问题是不是出在我自己身上?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查阅了不少文章和资料,最后在科里-帕特森的《关键对话》中找到了肯定的答案——自己才是那个难以沟通、需要提升沟通能力的人。

有哪些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是需要注意的

《关键对话》 科里-帕特森 著

虽然《关键对话》这本书印证了自己的糟糕的“沟通模式”,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本书中的知识,也让我建立了一套优秀沟通的沟通模式(下文会详细说明)。

看完这本书后,我按照书中教授的方法实践后,得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此分享给各位知友。

首先,要了解沟通过程。知道沟通困难是怎么发生的,才能知道怎么有效沟通。如图:

有哪些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是需要注意的

没办法做到有效的沟通,关键点就在于“主观臆断”这个部分

一次【困难沟通】的整个过程的发展顺序是:

所以我们开始像傻瓜一样吵架和生气,这当然不是有效的、让人舒服的沟通方式。

以上描述中的有些细节是不是和你曾经经历过的沟通场景有些相似,或者说在过往的多次沟通交流中,【对抗】、【愤怒】、【逃避】以及【厌恶】等消极情绪经常性出现。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停止“主观臆断”,我们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以上消极情绪的出现。

(PS:当然,不是要构思自欺欺人的情节,而是要让自己理智)

有哪些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是需要注意的


接下来,关于有效沟通,分享这五点:

【控制情绪】——【思考动机】——【建立安全感】——【建立共同目标】——【求同存异】

1、控制情绪

关于【控制情绪】,先看一个错误的沟通场景:

同事跟你说,工作中你某个细节做错了(并且是在公众场合或者工作群里面直接提出来了)。

这个时候你认为这个同事在针对你、甚至刻意让你当众出丑,并且他曾经某些生活/工作细节上透露出看你不顺眼,必定是想用当众揭露你的差错的方式给你一个下马威,以此来贬低你的形象以及在其他同事眼里的地位。

在这个情况下,你甚至把他所有的丑恶嘴脸的细节都想到了(主观臆断)——于是愤怒的情绪油然而生(形成感受)——所以你强行“压抑”怒气回复,有话好好说,干嘛针对我?并且三句话之内开始产生争执(开始对话)——再往后,各种扒旧账、互相人身攻击(争执升级)。

控制自己的情绪,从有意识的阻止自己的主观臆断开始。

仍然,同事跟你说工作中你有某个地方做错了,并且是在公开场合提出的(所见所闻),虽然在一瞬间,你开始往不好的情节想了。

但你马上意识到,你不能任凭情绪蔓延。

这是需要刻意练习的。因为你清楚,情绪不会帮你解决问题,只会制造冲突。

tips:实际上其他人是无法让你陷入某种情绪的,是你制造了自己的情绪,是你让自己感到害怕、烦恼或气愤。

让你产生情绪的永远是你自己。在出现强烈情绪时,如果你无法驾驭它,就会成为它的俘虏。好,现在情绪控制住了,下面应该怎么办呢?要想清楚自己的沟通动机,即:我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结果。

2、思考动机

当你发现自己即将陷入沉默或暴力状态时,停止对话,冷静思考你的动机。

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的行为显示出我的动机是什么?

同事跟你说工作中你有某个地方做错了,并且是在公开场合提出的(所见所闻),现在你已经懂得如何控制情绪,没有让自己的情绪变成脱缰的野马,进而你在想自己的沟通动机。

很显然,你希望的并不是和同事吵架,你希望的是高效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让自己持续进步(你的动机或你想要的结果)。

既然现在你搞清楚自己的动机是为了进步,那么同事指出的问题,我们应该好好想一想,是不是说的有道理,如果对方说得对的话,那就是帮自己发现了一个问题,现在你不仅不会愤怒,而且还会感谢你的同事。

——你看,当你控制情绪和想清楚动机的时候,我们至少已经不会愤怒,并且已经愿意沟通了。

3、建立安全感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其实曾经有人出言不逊,而自己并不生气。

比如,有位朋友骂了我一晚上傻x,因为他担心我的某个投资很有风险。但我并不在意他骂我。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相信朋友的本意是好的,是关心我或我的目标。也就是说,因为你相信对方的意图,因此才会耐心接受令人不快的表达。

所以,当我们和别人沟通时,我们的沟通要以安全感为前提和基础。当对方感到忧虑紧张,感到失去安全感时,你讲的一切都是徒劳无益的。

反过来,如果你能创建安全感,就能和任何人谈论任何问题。

沟通对象不会因为你的表达内容感到气愤,表现出抵触情绪是因为在对话中失去了安全感。因此,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对话内容本身,而在于对话的方式和气氛。

所以,当我和同事有不同意见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沟通的安全环境。

我们不可以一上来就瞪眼睛并出言不逊,做出任何的倾向性结论。我们要跟对方强调的是,绝对不是在diss你,我们只是想非常坦诚的探讨问题。注意,这不是一句话术,而是真的要做到诚恳的沟通。

但,光诚恳不能解决问题,还需要建立共同目标。

4、建立共同目标

共同目标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沟通双方之间不是对立的,有共同的沟通目标,是要一起解决某一个问题的,不是站在对立面。

感受一下区别,现在你和同事在探讨一个分歧:

这部分比较好理解,不多说。

5、求同存异

你要清楚的知道,目标可以是共同目标,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观点、立场,这些并不是可以轻易改变的。

当我们清楚这一点后,我们要的是成心平气和的沟通、解决问题,而不是非要让别人认可你的做法。

6、最后,再来看一个我亲历的案例

经过简单的调查,我发现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吵架对象——就是你妈。

你妈经常会“叨叨你”,只要一沟通就吵架。当你看完这篇回答后,用我的方法“对付”一下你妈试试看吧。

曾经,你和你妈都执念于,要让对方“全听自己的”,总是吵得不可开交。比如,当你想选择去互联网公司,但你妈认为你应该去当公务员的时候……

你妈跟你说应该去当公务员(所见所闻),你没有控制住情绪,已经联想到你妈又要叨叨你2小时还要不断扒旧账(主观臆断),于是你烦死了(形成感受),所以大声回复你妈“你别再管我了!你认为你对我好的,我并不需要!你什么都不懂”(进行对话)。然后结果大家都能想到了……

你妈跟你说应该去当公务员(所见所闻),你控制住情绪,没有让自己胡乱联想(主观臆断),你思考了自己的沟通动机,就是让家庭气氛和谐,能互相理解(想清楚沟通动机),于是你并没有很愤怒,你的心态很平和(形成感受)。

于是你跟你妈说,“妈,我非常愿意和你好好的探讨一下这个事情,我并没有拒绝你的提议,但我也想跟你说说我的想法”(建立安全的沟通环境)。

此时,你妈有一点迟疑,哎这孩子怎么这么说话,和平时很不一样啊。然后你说,妈妈你看,你和我共同的目标,都会让我未来能过的更好(建立共同目标),我选择互联网的理由是,我现在比较年轻,我的同学有去公务员的,现在公务员的现状是xxxx,所以我觉得我可以尝试一下,但我不是说您说的方案不好(求同存异)。emmm,你又多说了一些爱妈妈的话...

总之,你妈的反应是,她好像想惯性急,又没什么理由急,然后一脸狐疑,悻悻的转过身走了,转身的时候,还满脸的“剧情本不该是这样”的疑问。

你们的这次沟通才真的可以称之为沟通,而不是吵架。

你和你妈都不会愤怒,你妈开始试图理解你了,还给你做了个你爱吃的菜。

有哪些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是需要注意的


以上,用大部分的篇幅说明了一个我非常受用的交往沟通思路,五个步骤:【控制情绪】——【思考动机】——【建立安全感】——【建立共同目标】——【求同存异】。最后用了一个身边的小事例,来帮助大家理解怎样去做到落地执行,有意识地实践这一过程。

人际交往这件事情,绝不在于天赋,而在于掌握有效可行的方法之后,抓住身边的交流机会,不断地刻意练习,实践正确的原则和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主观臆断   都会   求同存异   所见所闻   人际交往   动机   安全感   场合   公务员   愤怒   情绪   同事   不好   事情   原则   目标   技巧   工作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