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不是婚姻必需品?是自私还是无私?甜蜜和负担那个更多?

爱情是 _______?

如果给你这么一道填空题,从感性出发,你的答案可能包括:

爱情是婚姻的前提;

爱情是无私的、神圣的、纯洁的;

爱情是不求回报的付出。

但是如果把这道题拿给社会心理学家,他们会告诉你:

爱情是与婚姻无关的;

爱情是自私的、贪婪的、现实的;

爱情是可以算计的。

......嗯?你说这些心理学家是不是心理有毛病?

爱情是不是婚姻必需品?是自私还是无私?甜蜜和负担那个更多?

没有啦,其实这些看起来很荒谬的结论,都是非常理性的、得到大量理论和实验数据支持的学术成果。

咱们还是从刚才那道填空题开始。

1.爱情到底是不是婚姻所必需的?

这个问题还可以更具体一点:

如果有这么一个人,TA非常完美,具备了你对一个理想伴侣的所有要求,但是你并不爱TA,或者说对TA完全没“感觉”,你还会不会和TA结婚?

你可能会说:不会!老子要嫁给爱情!

是,现在这个时代,相信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给出“不会”这个答案。

爱情是不是婚姻必需品?是自私还是无私?甜蜜和负担那个更多?

但是,心理学家在50年前做过一次调查,结果76%的女性和35%的男性,都选择了“会和一个他们不爱、但各方面都很完美的人结婚”。

爱情是不是婚姻必需品?是自私还是无私?甜蜜和负担那个更多?

实际上,爱情是婚姻所必需的这种想法,即便是在美国这种很开放的国家,也是直到最近二三十年才流行起来的。

人类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内,爱情和婚姻都是被割裂开的。婚姻就是出于政治的、经济的、实用的或者家庭的目的,但唯独不是出于彼此相爱。

爱情是不是婚姻必需品?是自私还是无私?甜蜜和负担那个更多?

比如在古希腊,“被另一个人充满激情地吸引”被认为是一种疯狂,但这跟婚姻和家庭生活没有任何关系。

爱情是不是婚姻必需品?是自私还是无私?甜蜜和负担那个更多?

当然了,如果用“爱情和婚姻是割裂的”这种表述,就相当于把“爱情”的定义局限在了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只有那种纯洁浪漫的爱情才有资格被称作是爱情。

但是,爱情真的只有这一种,就不能有婚姻背后那些现实的目的么?

爱情是不是婚姻必需品?是自私还是无私?甜蜜和负担那个更多?

2.爱应该是自私的还是无私的?

《亲密关系》中的心理学家认为,爱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理想中纯洁浪漫的爱,也可以是出于一定目的的、现实的爱。

心理学家甚至普遍认同一种非常不浪漫的观点:现实中的爱情几乎总是贪婪的、自私自利的。你找对象,和在商场中挑选一件性价比高的商品,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爱情是不是婚姻必需品?是自私还是无私?甜蜜和负担那个更多?

只有和这个人交往能获得的物质、快乐等回报,高于你需要付出的金钱、时间等成本,你才能获得一个利己的结果。

用公式表示出来就是:

公式1:结果=回报-成本

爱情是不是婚姻必需品?是自私还是无私?甜蜜和负担那个更多?

当然,你可能会觉得这种理论过分夸大了人性的黑暗面。

其实没有。虽然爱情受到了自私的驱动,但这种自私不是单向的索取,而是互惠互利的。

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相互依赖理论:如果你在一段感情中获得了好的结果(/回报),你就会希望持续地从对方身上获得好的结果(/回报),那么你也得努力向对方付出,让对方也享受到很高的回报。

爱情是不是婚姻必需品?是自私还是无私?甜蜜和负担那个更多?

实验数据也证明,彼此互利的一对儿情侣,确实比那些彼此提供较少回报的情侣,在一起的时间要更长。

这种情况下,虽然你付出了努力和牺牲,但最终获得的结果却是利己的。换句话说,TA好我也好,你要想获得自己的利益,就得多少为别人付出一些。

爱情是不是婚姻必需品?是自私还是无私?甜蜜和负担那个更多?

所以啊朋友,下次你的男朋友/女朋友再跟你说:“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又为我做了什么?”,你就可以用相互依赖理论反驳TA:“你做这么多,又不是在真的为了我,还不是为了你自己高兴么?”

(朋友你不会真的打算这么说吧?嗯?)

爱情是不是婚姻必需品?是自私还是无私?甜蜜和负担那个更多?

说正经的,现实中确实有像这样的情况,你感觉对对方付出了很多,但没有得到期待的回报。那么相互依赖理论又怎么解释呢?

爱情是不是婚姻必需品?是自私还是无私?甜蜜和负担那个更多?

3.爱更多的是甜蜜还是负担?

其实“结果=回报-成本”这个公式只是相互依赖理论的一部分。它只能说明你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得到的是不是积极的结果,但积极的结果并不一定让你感觉幸福和满意。

关于幸福感(满意度),社会心理学中还有另一个公式:

公式2:满意度=结果-幸福标准

每个人感到幸福和满意的标准是参差不齐的,所以,两个不同的人就算在爱情中能获得同样的积极结果,他们也不一定对这段爱情有同样的满意度。

爱情是不是婚姻必需品?是自私还是无私?甜蜜和负担那个更多?

还有另一种理论认为,满意度的关键不在于结果的多少,而在于双方获得的结果是否平衡(衡平理论)。

用公式表达出来就是:

公式3:结果/贡献=结果/贡献

举个例子,有一对情侣:李雷韩梅梅。

他们对彼此的付出都是50,得到的结果都是80,那么在这一段亲密关系中,他们就是平衡的,他们对这段关系也应该是满意的;

爱情是不是婚姻必需品?是自私还是无私?甜蜜和负担那个更多?

另一对情侣,Jenny和Danny,他们对彼此的付出都是100,得到的结果都是20,那么在这一段亲密关系中,他们也是平衡的,他们对这段关系也应该是满意的。

爱情是不是婚姻必需品?是自私还是无私?甜蜜和负担那个更多?

这两个例子中,虽然Jenny和Danny明显都是付出多回报少,他们得到的结果也明显低于李雷韩梅梅,但由于他们的关系都处在平衡状态,因此这两对情侣,实际上可能是同样幸福和满意的。

但如果Jenny付出了100,得到了20,而Danny也付出了100,却得到了40,那么这段关系就失去了平衡,满意度就会下降。

这种平衡(/衡平)状态对满意度的影响,在一些涉及到家务活分配和照顾孩子的实验中,都得到了证实。

爱情是不是婚姻必需品?是自私还是无私?甜蜜和负担那个更多?

所以,爱情更多的是甜蜜还是负担,与回报和付出的数量有关,也和每个人对幸福的标准,以及双方的状态是否平衡有关。

注释:

1.“76%的女性和35%的男性会选择和自己不爱的完美伴侣结婚”,数据出自1967年Kephart的调查。

2.“爱情总是贪婪的自私的,人们寻找伴侣,和在商场中选择一件性价比高的商品没有本质不同”这一观点的出处:Rusbult&Arriaga,1997。

3.“满意度的关键在于双方获得的结果是否平衡”出自 Sprecher&Schwartz 1984。

4.“彼此互利的一对比彼此提供较少回报的一对在一起时间更长”出自Bui,Peplau&Hill 1996,以及Fitapatrick&Sollie 1999。

5. 满意度公式中的“幸福标准”具体是指“满意与不满意的临界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自私   婚姻   目的   爱情   必需品   心理学家   无私   公式   贪婪   纯洁   伴侣   负担   甜蜜   情侣   满意   现实   理论   关系   标准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