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字化转型,你认真想清楚怎么行动了吗?践行之稳甚是重要

我常年工作在金融领域,“纲要”中专门对金融领域说了句“稳妥发展金融科技”,且不说科技是不是双刃剑,金融行业三性原则中,“安全性”是地位很高的,毕竟,金融是社会基础设施,不是可以随便搞“爆破”、搞“拆迁”的。

在如此复杂的背景之下,发起影响如此深远的社会性转型,行稳致远是及其重要的,所以,“纲要”中为什么会有“坚持系统观念”、“一盘棋”的要求?对金融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的要求,也是基于金融行业近 40 年的信息化历程提出的,但并非所有行业都有这种积累。当然,这种积累也是有利有弊,没有积累的,系统建设上的经验虽然不足,但历史包袱也少,处理遗留系统是很累心的活儿。


关于数字化转型,你认真想清楚怎么行动了吗?践行之稳甚是重要

“顶层设计”、“一张蓝图绘到底”是近几年国家政策要求中经常出现的说法,这是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必须要做的,因为由企业自发去搞转型,必然是利润导向的,而利润导向则很容易在老路上持续“内卷”,毕竟,面对探索新路的艰难,很多企业未必打算“身先士卒”。过去国际化大分工的影响,以及国内很多行业“赚快钱”的心态还在延续,骤然要求其转型,既不容易得到支持,也可能给这些企业带来很大风险。

目标、思路、方法不做一定的深入研究,要交的学费可能也会不少。很多人在讲敏捷,不过敏捷宣言的起草人之一,萨瑟兰先生在2021年 8 月的一个晚上,与中国的“粉丝”们视频交流时给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说是 100%的大公司都在做敏捷转型,不幸的是,由于坏的 Scrum 实践,导致 53%的敏捷转型未达预期,更有甚者,67%失败的敏捷转型导致了公司破产。虽然无法看到老先生更为详细的数据分析,但是这个如此高的“致死率”也是挺吓人的。


关于数字化转型,你认真想清楚怎么行动了吗?践行之稳甚是重要

不是要在这里“黑”敏捷,在方法论方面是一贯开放的中立视角,比起用方法论干架,更看重如何推动更好地改良和实践。引述这个数据正是因为我对老先生和敏捷的敬意,在《聚合架构》书中,还是把老先生的话放在开篇引言里的。如果有助于“试错”的敏捷,也有其反面效果,那慢方法和快方法的结合是不是更好些呢?

这次的数字化转型,根据“纲要”的基调,首重质量而不是速度和规模,数字化,本来就是专治“拍脑袋”的,数字化需要更好地理解技术、理解技术和业务的关系再去推动,不要再迷信“快鱼吃慢鱼”、“只有第一第二,没有第三”了,这不是这轮数字化需要秉持的理念,反倒是是国家在反垄断中要约束的“无序竞争”。


关于数字化转型,你认真想清楚怎么行动了吗?践行之稳甚是重要

数字化转型最终会促成企业的敏捷,也就是很多人提到的“快反企业”,具有快速反应能力,但这个能力来自于企业数字神经的打通,使企业可以从战略到业务到技术有效连接,可以从一线反馈到后端制造快速接通。但是,这个“敏捷”未必是单靠敏捷达成的,也许需要一些时间,行稳致远地达成,打通“奇经八脉”都是靠慢功夫,不能总指望有人能简简单单把几十年的内力轻松给你,而这次数字化转型一定程度上也是要打通举国的数字化“奇经八脉”,也断不是个小目标。


关于数字化转型,你认真想清楚怎么行动了吗?践行之稳甚是重要

这次数字化转型一个很大的挑战也是改变企业“要答案”的思维习惯,整个国家都要走入发展模式上的“无人区”了,不积极勤奋深度思考,总想“要答案”是不行的。这一点,无论是甲方企业还是咨询顾问,我建议多读读沙因前辈的《谦逊的咨询》,好的咨询是诱导答案的产生过程,而不是直接给答案,因为直接给答案,对错不说,找答案的能力就不会留在企业了,这样的结果,对甲乙双方而言都未必能算上好的咨询。

关于数字化转型,你认真想清楚怎么行动了吗?践行之稳甚是重要

所以,是时候多研究研究数字化的背景、目标和企业架构了,毕竟,跟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的节奏对上,是数字化转型的底线,满足了底线要求,才有超越的可能。作为软件领域的从业人员,我们在数字化转型中肩负特殊的重任,正确学习、理解、传播国家的政策要求和思路,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正确践行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要求,为数字化转型锻造合适的方法论、为数字化转型、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为国运各尽所能吧。


关于数字化转型,你认真想清楚怎么行动了吗?践行之稳甚是重要

数字化转型既然国家寄予了这么高的期望,当然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去正视一些以前觉得不对或者不可能的话题,比如基于开源的行业级标准化,最近中国建行董事长在2021中关村论坛上的演讲中也提到,“随着科技不断进步,金融功能开放、系统开源将是大势所趋”,并且罕见地提到了“自金融”。国家在“纲要”中也提到鼓励了大企业开源自己的软件,充满了对“共建”的期望,然而开源不仅仅是开放源代码就好,更重要的是形成行业级的大规模软件快速构建能力,所以,开源之上必须提高标准化程度,这是必然的,如果以前觉得不可能、没必要,现在有必要了,一个要互联、共建、基于国家基础设施的云原生数字生态,离不开这个。如果未来五年真有五亿个软件要建,那更离不开这个。


打开脑洞就是多想不敢想的东西,都觉得对的基本是红海,越是不可能的东西反倒可能成为关键,比如VR、AR、MR。就算没有元宇宙那么宏大,也不是只有游戏那么简单。


想象数字化社会是什么样?你可以先看看《头号玩家》这部电影,比这个“low”些,就是我们能达到的初步数字化,虚拟空间和体验类技术挑大梁的新时代。你把电影里的游戏场景扩展到工作场景、生活场景,也就足够打开想象力了,不用看《银翼杀手》去想象数字化,那个确实太远。


最近新片是《失控玩家》,也是VR主题的,以人工智能觉醒为主,当然,属于无害觉醒。不过相比《头号玩家》,这片子的主题太过考虑哲学层面了,都是人与人工智能的差别,躺平和戴墨镜的差别,以及爱的伟大力量。大家可能觉得主角盖伊是觉醒的人工智能,其实他的朋友巴迪比他“通透”得多。不过说到躺平和戴墨镜的差别,这个还真有点像对数字化的一个讽喻,带上这个数字化眼镜,就能看到很多原来看不到东西,不去带,可能就是个躺平的路人。


关于数字化转型,你认真想清楚怎么行动了吗?践行之稳甚是重要

《失控玩家》这部电影倒是提醒了今天的银行,一部说是游戏题材也不为过的电影,也没少“黑”银行。银行在片子里基本就是大家发泄情绪的抢劫对象,天天被抢。


关于数字化转型,你认真想清楚怎么行动了吗?践行之稳甚是重要

最后,乐园来到了,银行还落得个“消失”的下场,何其哀哉。


关于数字化转型,你认真想清楚怎么行动了吗?践行之稳甚是重要


但是数字化转型就是这样,得打开脑洞,不然有可能哪一天,不知道哪个行业真的就进了博物馆。时代变迁从来不会向任何一个行业做出什么承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萨瑟兰   方法论   人工智能   纲要   老先生   敏捷   答案   能力   玩家   银行   金融   国家   数码   行业   系统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