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回购准新车”背后的逻辑

“高价回购准新车”背后的逻辑

作者:文烨豪

近日,部分汽车品牌经销商接连推出了以发票价回收二手车的活动。


有宝马经销商表示,在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上牌的宝马3系全系、4系全系、5系全系、X3全系,行驶里程不超过1.5万公里,无事故、无结构损失,经检验后可享发票价回购。


除部分宝马经销商开始回收二手车外,部分奔驰、奥迪、雷克萨斯经销商,纷纷对旗下热门车型展开开票价回购,其保值率达到了100%。


从常理来看,此举并不符合逻辑,但如果放在当下,一切似乎有所改变。


高价回购准新车现象形成的原因,其实很好理解,即全球芯片短缺大背景之下的汽车供需不平衡。本月初,德国汽车制造商戴姆勒首席执行官Ola Kaellenius表示,汽车行业从明年至2023年可能难以采购到足够的半导体芯片。


一众车企受此影响,纷纷减产、停产以规避更大的损失,供应难以跟上需求,销售终端无车可卖,新车交付遥遥无期。


而另一方面,汽车芯片的价格也在供需紧张下水涨船高,以博世ESP(车身稳定系统)芯片为例,其价格从正常供货价的单只13元,一度涨至单只4000元,涨幅堪称疯狂,这自然也推动了汽车价格的上涨。


在此背景下,新车往往难以按时交付,且价格上浮明显,难以满足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而作为替代品的准新车逐渐成为了满足刚需用户的出路。


需求有了,还差利润。而高价回收准新车行为背后的利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回购后的准新车将走向何方。


此前,有分析认为可能会被拆解以获取芯片,再腾挪零部件折机售出。但奔驰、宝马等车企对此回应称,回购准新车并非官方活动,故可猜测其更多是经销商行为。


而经销商往往只卖车,不造车,拆解芯片成本过高,似乎并不现实。不仅如此,从网上流出的标准来看,不同经销商对于所要回收的准新车似乎有着不同的标准,而标准的差异性主要反馈在购买时间上面。


就以成都某宝马经销商为例,符合其要求的准新车被限制在2020年10月1日以后,然而更多宝马经销商所认可的准新车购买时间标准为2020年1月1日后。


因此,如果走拆车卖芯片的盈利路线,经销商大可不必将购买时间卡死,所以由此猜测,规定时间或为保证车况与票面价格,而所回收的准新车很可能将以准新车的形式再次售卖,经销商赚其中差价。另外,高价回购的车大多为中高端车型,或许也正是为保证差价的利润空间。


据业内人士表示,某品牌新车此前至少优惠3万元,而当下涨至原价,所以如果以票面价格回购优惠3万元的准新车,即使只加价一万元也能很快售出。


因此对于经销商而言,准新车有销路,也有利可图,何乐而不为?赚钱嘛,不寒碜。


其实,类似的事件早在今年的显卡市场便曾出现过。


同样是受芯片短缺影响及以太坊价格的飙升使“挖矿”利润飙升,显卡供不应求,价格暴涨。市场需求火热,显卡厂商却因缺乏NVIDIA所提供的GPU核心而无法生产显卡产品,在利润与市场的推动下,部分显卡厂商逐渐开始高价回收被国家清退的”矿场“中剩余的显卡,拆解GPU核心或显存后重新组装生产品牌显卡,以在高价市场中汲取利润。


所以,同显卡厂商回收”矿卡“重铸类似,看似不合逻辑的高价回购准新车,恰恰正是市场逻辑的体现,你情我愿的事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利用当前供求紧张形势,故意哄抬价格,无疑是对市场逻辑的破坏。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首份处罚公告:多家汽车芯片经销企业由于哄抬汽车芯片价格,最高涨幅达40倍,已被依法处以总计250万元的罚款,算是为试图利用市场的投机者敲响了警钟。


毕竟法无禁止皆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当投机突破法规的红线,受到处罚只会是必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高价   新车   逻辑   宝马   票面   显卡   芯片   利润   经销商   厂商   时间   标准   价格   汽车   市场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