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抛光布,割“韭”的试验田

苹果的抛光布,割“韭”的试验田

撰文丨文烨豪


10月19日,苹果召开新品发布会,众人翘首以盼的MacBook Pro 14/16、AirPods 3等多款重量级产品悉数亮相,大家在惊叹于其自研芯片强悍性能的同时,又纷纷吐槽MacBook Pro的“刘海”,以及苹果随后在官方商店上架的“抛光布”。


通俗地说,所谓的“抛光布”其实就是常用的擦屏布,用于苹果各款显示屏的清洁。值得注意的是,该产品本身并无槽点,而真正引发质疑的,其实是它的售价。


根据苹果官网价格标注显示,抛光布售价19美元,约合人民币145元,与堪称“智商税”的iPhone充电线售价相同。不过,充电线再不济也拥有MFI认证加持,而仅从表面来,抛光布似乎很难具备同样的科技属性,如此售价确实让人难以接受,众人大呼“割韭菜”。


对此,苹果官网描述称,抛光布由非研磨性材料制成,质地柔软,可安全有效清洁各款苹果显示屏,包括Nano-texture纳米纹理玻璃面板等。


听苹果一席话,如听一席话。抛光布作为屏幕清洁工具,自然不能具备研磨性,所以该表述并无任何意义,正因如此,我们只能关注其谈到的Nano-texture纳米纹理玻璃面板。毕竟苹果能将其单独列出,大概率有所深意。


据悉,Nano-texture纳米纹理玻璃面板并非当下的产物,早在2019年,其便已随Pro Display XDR显示器的发布而降临。而所谓Nano-texture纳米纹理玻璃,其名称看似高大上,但背后的原理其实并不难理解。


一般而言,任何屏幕材质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眩光现象,在环境光线复杂的环境下,屏幕眩光无疑会影响用户体验。为改善该症结,显示器往往会通过在屏幕表面添加涂层来分散光线,改善眩光,但这无异于为屏幕附上了一层膜,在降低对比度的同时,还容易带来虚影与光点。


而Nano-texture纳米纹理玻璃,则与传统的镀膜方案不同,其通过在屏幕上蚀刻出纳米级的空洞,光线被孔洞吸收,眩光自然减少,与此同时对比度则不受影响。


不过,理解其技术原理较为简单,可实际生产应用却十分困难,彼时,Pro Display XDR显示器标准玻璃版售价39999元,而Nano-texture纳米纹理玻璃版售价47999元,二者间高达8000元的差价,足以说明Nano-texture纳米纹理玻璃工艺的高昂成本,从而折射出技术应用的困难。


由此不难猜测,材质表面存在孔洞,致使Nano-texture纳米纹理玻璃材质难以向普通材质那般易于清洁,从而需要具备“黑科技”的抛光布来清理。


苹果此前所公布的用户指南似乎印证了上述猜想:购买带有纳米纹理玻璃产品的用户必须使用苹果提供的抛光布。同时,如果随附的抛光布遗失,用户则需与苹果联系重新订购,而后者将收费9美元。


因此,看似平平无奇的抛光布,或许并非大众所想那般平常,不过苹果此前的更换服务仅收费9美元,而新发布的抛光布产品售价却达19美元,可见姜还是老的辣。从附赠的配件到发售的产品,一来一去间,苹果便将10美元收入囊中。


尽管如此,但狂热的“果粉”却不以为意,这也致使抛光布销量却出乎意料的好,据苹果官网最新数据显示,11月存货已经售竭,收货时间已延至今年12月,“割韭”简直手起刀落。


其实,参照苹果过往历史,就抛光布本身而言,其既具备价值,亦有需求,定价19美元并不离谱,毕竟其仅面向Pro Display XDR显示器推出的Pro Stand支架售价就已达999美元,服务于高端产品,附加价值自然难以避免。


所以,在质疑抛光布、支架售价是否合理的同时,或许也需要思考为何看似不合理,却仍有人愿意为其买单。


而苹果所为,除去成本考量与市场调查,似乎隐隐透露着一股拿捏用户的自信。这份自信或许是出于长期以来所构建的生态闭环,又或是来源于产品持续的高竞争性,使得苹果一直能够引领用户、教育用户。


虽然苹果的自信源于其本身的强大,但毕竟用户迟早会觉醒、会反抗,而如何同用户群体达成微妙的平衡,将是以苹果为代表的粉丝经济企业所需探索、实践的命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苹果   眩光   孔洞   试验田   纹理   纳米   光线   材质   售价   显示器   清洁   屏幕   玻璃   美元   用户   产品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