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待不起的地方,就是舒适区——以Google为例


人类最待不起的地方,就是舒适区——以Google为例

谷歌工作环境,厉害了我的歌


有个广告大咖对想入职广告公司的年轻人说:如果你是因为觉得"广告公司环境自由、人性化"而想进这一行,那你还不如去Google类的科技公司——注意,是“Google类”的公司,谷歌可不是谁想去就能去的。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谷歌真的是业界的福利担当和工作环境担当。具体有多好,网上资料备矣,我就不多说了。

我想说的是,这样过分的福利和对福利的过分渲染好吗?对外,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以“不作恶”为核心价值观的Google,你伤害了没在Google工作的人和其他用人单位,你“造孽”了,你造吗?我一个初创公司,员工动不动就以Google标准严格要求我,受得了吗?

上面说的,可以理解为“酸葡萄心理”,不争论,越争论人家认为你越酸。

好,下面说点不酸的。这种事对Google自身也有很大害处。

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于好逸恶劳,在找工作的时候,自然倾向于“钱多或少离家近”的工作机会。

因为Google福利太好,在好福利上的宣传又过于高调,这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好福利往里挤。

凭什么不呢?Google虽然无缘荣登BAT之列,不过进去工作也不丢人嘛。监狱里的条件如果太诱人,还有人抢着吃牢饭呢——你看我像开玩笑吗?听老人说过,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就有人因为身监狱才没被饿死。

有Google资深员工在知乎上说:

这就导致了以前加入 Google 的人是为了理想,为了像乔布斯一样 change the world,而现在加入的人大多是因为 working at Google is nice。但是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再加上 Google 几乎从来不以 performance 的原因辞退员工,所以积累了比例越来越大的很平庸的人甚至是很差的混日子的人,而这些人会在面试中让更多同样的人进来。最近听回湾区的朋友说,现在 Google recruit 的 bar 明显越来越低了。

另一位曾经的Google大咖吴军老师说:5年前Google为了显示对员工好,建立了一个样板的日本料理餐厅,里面的厨师会给每一位就餐的员工当场制作精致的寿司和刺身,使用的盘子都是英国进口的精品瓷器,每个盘子的价格大约100美元。一年多前,Google不得不将这家餐厅关闭,因为它造成了某种不公平。

因为那家餐厅的餐饮质量极高,因此就餐要排长队,最后的结果是努力工作的人根本没有机会在那里拍得上座位就餐,而天天混事的员工要么一大早就去排队,要么在中午排很长时间的队免费享受一顿高质量的日本料理——上纲上线地说,这些员工这么做也是一种犯罪——跟我前面说的为吃牢饭故意犯点罪的人有一拼。

这分明是要奖懒罚勤啊。

Google哪想到自己竟然好心作恶了呢?这种餐厅后来的结果和公司美好的初衷完全相反,它是一个鼓励懒惰,让努力工作的人想起来心里就不平衡的场所,长此下去,公司就被毁了。以Google员工极高的整体素质和自觉性尚且如此,在全社会搞那种过高的福利,只能讲整个国家和社会毁掉。

不共戴天的亡国之恨,对于历史上以坚忍闻名的越王勾践来说,已经够了吧?不够,还要加上卧薪尝胆,才能时刻提醒自己:彻底远离舒适区。

对于任何一个个体来说,大多数人不要说比勾践这样的变态强人,连比得上能过Google层层面试的人才都很难,我们怎么敢放任自己待在舒适区呢?

还有人觉得我酸葡萄心理吗?哈,下面我再来一个“阿Q心理”。

讲真,在奖勤罚懒方面,我觉得还是我们广告行业做得最好。

看一下【一个广告人的自白】里皮塔先生是怎样现身说法,让下属明白这个行业是怎样奖勤罚懒的:

皮塔先生从不向我们隐瞒他有钱,这种炫耀特权的做法,激励我们向他看齐的雄心。
我们的厨师的工资低的可怜,但皮塔先生却从供货人那里得到很多很多佣金,供他在豪华别墅过日子。他从不向我们隐瞒他有钱,他坐出租汽车上班,手拿一根包金头的手杖,下班后衣着考究,简直就像一位国际银行巨头。这种炫耀特权的做法,激励我们向他看齐的雄心。

好了,向皮塔先生学习,远离舒适区,工作、学习千万别疲沓。我用一篇文章来回答。需要在这篇文章前说明的是,“跳出舒适区”这个事,就像“娜拉出走之后”一样,有个“跳到哪儿去”的问题。“不舒适区”多了,不是说“不舒适区”就一定是“进步、成长、成功”区。

王小波在【有些痛苦不必承受】中写道:

总的来说,人要想受罪,实在很容易,在家里也可以拿头往门框上碰。既然痛苦是这样简便易寻,所以似乎用不着特别去体验。

所以说,找不舒服不是目的,但就是有太多人把这看成了目的本身。

文章如下:

【人类最待不起的地方, 就是舒适区——以Google为例】


人类最待不起的地方,就是舒适区——以Google为例

谷歌工作环境,厉害了我的歌

有个广告大咖对想入职广告公司的年轻人说:如果你是因为觉得"广告公司环境自由、人性化"而想进这一行,那你还不如去Google类的科技公司——注意,是“Google类”的公司,谷歌可不是谁想去就能去的。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谷歌真的是业界的福利担当和工作环境担当。具体有多好,网上资料备矣,我就不多说了。

我想说的是,这样过分的福利和对福利的过分渲染好吗?对外,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以“不作恶”为核心价值观的Google,你伤害了没在Google工作的人和其他用人单位,你“造孽”了,你造吗?我一个初创公司,员工动不动就以Google标准严格要求我,受得了吗?

上面说的,可以理解为“酸葡萄心理”,不争论,越争论人家认为你越酸。

好,下面说点不酸的。这种事对Google自身也有很大害处。

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于好逸恶劳,在找工作的时候,自然倾向于“钱多或少离家近”的工作机会。

因为Google福利太好,在好福利上的宣传又过于高调,这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好福利往里挤。

凭什么不呢?Google虽然无缘荣登BAT之列,不过进去工作也不丢人嘛。监狱里的条件如果太诱人,还有人抢着吃牢饭呢——你看我像开玩笑吗?听老人说过,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就有人因为身监狱才没被饿死。

有Google资深员工在知乎上说:

这就导致了以前加入 Google 的人是为了理想,为了像乔布斯一样 change the world,而现在加入的人大多是因为 working at Google is nice。但是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再加上 Google 几乎从来不以 performance 的原因辞退员工,所以积累了比例越来越大的很平庸的人甚至是很差的混日子的人,而这些人会在面试中让更多同样的人进来。最近听回湾区的朋友说,现在 Google recruit 的 bar 明显越来越低了。

另一位曾经的Google大咖吴军老师说:5年前Google为了显示对员工好,建立了一个样板的日本料理餐厅,里面的厨师会给每一位就餐的员工当场制作精致的寿司和刺身,使用的盘子都是英国进口的精品瓷器,每个盘子的价格大约100美元。一年多前,Google不得不将这家餐厅关闭,因为它造成了某种不公平。

因为那家餐厅的餐饮质量极高,因此就餐要排长队,最后的结果是努力工作的人根本没有机会在那里拍得上座位就餐,而天天混事的员工要么一大早就去排队,要么在中午排很长时间的队免费享受一顿高质量的日本料理——上纲上线地说,这些员工这么做也是一种犯罪——跟我前面说的为吃牢饭故意犯点罪的人有一拼。

这分明是要奖懒罚勤啊。

Google哪想到自己竟然好心作恶了呢?这种餐厅后来的结果和公司美好的初衷完全相反,它是一个鼓励懒惰,让努力工作的人想起来心里就不平衡的场所,长此下去,公司就被毁了。以Google员工极高的整体素质和自觉性尚且如此,在全社会搞那种过高的福利,只能讲整个国家和社会毁掉。

不共戴天的亡国之恨,对于历史上以坚忍闻名的越王勾践来说,已经够了吧?不够,还要加上卧薪尝胆,才能时刻提醒自己:彻底远离舒适区。

对于任何一个个体来说,大多数人不要说比勾践这样的变态强人,连比得上能过Google层层面试的人才都很难,我们怎么敢放任自己待在舒适区呢?

还有人觉得我酸葡萄心理吗?哈,下面我再来一个“阿Q心理”。

讲真,在奖勤罚懒方面,我觉得还是我们广告行业做得最好。

看一下【一个广告人的自白】里皮塔先生是怎样现身说法,让下属明白这个行业是怎样奖勤罚懒的:

皮塔先生从不向我们隐瞒他有钱,这种炫耀特权的做法,激励我们向他看齐的雄心。
我们的厨师的工资低的可怜,但皮塔先生却从供货人那里得到很多很多佣金,供他在豪华别墅过日子。他从不向我们隐瞒他有钱,他坐出租汽车上班,手拿一根包金头的手杖,下班后衣着考究,简直就像一位国际银行巨头。这种炫耀特权的做法,激励我们向他看齐的雄心。

好了,向皮塔先生学习,远离舒适区,工作、学习千万别疲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勾践   奖勤罚懒   舒适   好逸恶劳   雄心   盘子   特权   厨师   福利   餐厅   人类   员工   环境   心理   地方   工作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