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的意义,我想了20年,总结成4个字


01


  人的一生面临无数的问题,最重要问题只有一个,即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想明白这个问题,或许其它问题就有答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想了20年,总结成四个字。


  20年前,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活着?喜欢现在的工作吗?人生应该怎样渡过?这些思考总结成一句话: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于是走上了漫漫的探寻之路。我开始学习中国传统哲学,学习佛教、基督教,学习西方哲学。我曾经把健康、快乐、成功、幸福、丰富的经历当成人生的意义,这些都对,但还不是最终的意义。


  先谈人生。


  佛教徒相信人有前世、今生、来世,基督徒也认为灵魂永生,无神论者则相信人生就是今生。我前面三者都不是,我是怀疑论者,怀疑有“神”存在,不知道“神”长啥样,但肯定不是基督教的神。


  我不相信佛教前世的因果,今生的苦海,不会把人生的意义寄托在来世的极乐世界。也不会像基督徒一样为荣耀上帝而活,我怀疑有个跟基督教不一样的“神”掌控着宇宙的一切。


  关于人生的时间维度,我是确定的:只有今生,没有来世。我活着的意义只跟今生相关。


  再说意义。


  有宗教信仰的人,人生的意义是确定的。宗教的本质是信,宗教为世界的本源提供了确切的答案,也为人生指明了道路和方向。信徒把宗教教义当成真理,灵魂就有了寄托。所以,信徒活得都很淡定。而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就焦虑多了,他们不知道人是怎么来的,也不确定人要往哪里去,灵魂无处安放。


  人有两次觉醒。一次是个体的觉醒,知道自已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个体的觉醒都能在童年时期完成。另一次是灵魂的觉醒,开始追问为什么活着,也就是人生的意义。大部分人不会追问人生的意义,或者只是把媒体的观点、亲朋好友的期待,当成人生的意义。这些人的灵魂始终沉睡,一辈子都不会觉醒,白活一场。有的人在寻找的过程中皈依了宗教,于是他的人生意义就有了确定的答案,宗教给了他人生意义的终点。还有的人始终在苦苦追寻,没有答案,或者不断变换着答案。我就是不断变换答案的那种人。最近一年,我似乎找到了可靠的答案。但未来是否还会变化,未必可知。


  弗兰克尔写了一本《活出生命的意义》。他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但是,弗兰克尔超越了这段痛苦,并结合自已的经历,开创了意义疗法,帮助人们活出生命的意义。


  弗兰克尔一生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仍开始学习开飞机,并在几个月后领到驾照。—直到80岁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弗兰克尔到底发现了什么,让他从极端痛苦的过去走出来,找到人生的意义呢?弗兰克尔发现人有选择的权利,特别是对人生意义的选择权。外部力量可以捆住手脚,但无法囚禁心灵。每个人都拥有对人生意义的最终选择权。


  人是高级动物,与一般动物、植物不同。人生的意义必须彰显人的高级。人的高级体现在理性、想象力、创造力。理性意味着人可以摆脱感性的束缚,客观、冷静地面对世界。弗兰克尔在纳粹集中营中经历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想到过死,但是理性思考后,他发现面对痛苦的经历,依然可以选择积极面对,笑对人生。这种积极的心态让他幸运地活了下来。正如阿德勒所说,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选择过程的意义。


  选择权是人的理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终极权利。回答人生的意义就必须用好这个终极权利。


02


  冯友兰把人生分为四重境界。一是自然境界;二是功利境界;三是道德境界;四是天地境界。在不同的境界,人生的意义自然不同。有些人一生只有自然境界,大部分人都在功利境界,活到道德境界的人就不多了,有天地境界的人少之又少。高层境界是向下兼容的,有更高境界的人也会同时拥有更低层次的境界。


  自然境界是最低的境界,人依本能和感性活着,被自然左右。在自然境界中人不去主动思考,只是被动接受。这种境界中的人与动物、植物无异,并没有活出人的本质。但是人作为高级动物也是动物的一种,也可以有自然境界中的意义。我在自然境界中选择的人生意义是健康。积极运动,保持健康,做个强壮的动物。


  第二重境界叫功利境界。人是欲望的奴隶,大部分人都活在各种欲望当中。林语堂说,中国人一般追求四样东西:名、利、色、权。这四种欲望是典型的功利境界。快乐幸福也是一种欲望,也是功利境界。在功利境界中我选择的人生意义是幸福。幸福并不好定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观。幸福是人的主观感受,学会控制欲望,懂得取舍,保持良好的心态就会获得更多的幸福。


  第三重境界是道德境界。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生在世就必须与人交往。道德规定了人和人相处的原则。法律制度也是道德的一种形式,是刚性的道德。一般的道德则具有相对性,没有绝对的约束力,不同的人道德观可能截然相反。在道德境界中我选择的人生意义是爱。阿德勒说幸福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发自内心、不求回报地爱他人、爱世界是真正的幸福。阿德勒期待世界能够变成爱的共同体。


  第四重境界是天地境界。人是怎么来的?什么力量创造了人?中国人说是“天地”,是“道”。西方人说是“神”。“天地”把人带到世上的目的是什么?“天地”希望人如何活在世上?天地境界是最高的人生境界。在天地境界中,人寻求超脱俗世的永恒意义。天地境界的人生意义不因人的境况而改变,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特意义,是终极的人生意义。


  宗教信仰是天地境界的一种。佛教认为空是世界和人生的本质。欲望让人活在苦海当中,懂得人生的本质是空,就能离苦得乐。基督教认为,神造创造了世界,神是至善至美的化身,神依照祂的模样创造了人,所以人是美的。对基督徒来说,天地境界的人生意义就是彰显神的荣耀。


  休漠说,人生其实没有意义。面对无意义的人生,人们有三种选择:一种人选择自杀。既然没有意义,不如一死了之;一种人把灵魂托付给宗教。宗教信仰就是人生的意义;还有一种人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自已的选择。你选择什么,什么就是人生的意义。人们可以通过主动的选择,跟人生的无意义进行抗争。尼采是第三种人。他说,要把握人生的主动权,要自已定义自已的人生,要活成超人。

  我也是第三种人。在天地境界中我选择的人生意义是活出美感。


03


  海德格尔有句名言:人,诗意地栖居。我曾认为人应该理性地活着,总觉得感性太低级,理性才高级。后来发现,人虽然有独特的理性,但终究还是感性动物。人应该在感性和理性之间找到平衡。“诗意地栖居”是在理性基础上的感性生活,是美感生活。


  人生在大部分时间都不忍细看。如果始终理性地活着,在面对痛苦时,痛苦就会加剧。人生需要理性认清事物的本质,然后后退一步,选择超然的态度,在更远的视角面对事物。李泽厚说美是理性的融化。“难得糊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理性的融化,就能在不忍细看的生活中活出美感。


  福柯是法国思想家,他的生存美学的核心是自由。自由本来是天赋人权,但是统治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会在知识、道德、政治等方面用谎言对人们洗脑,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自由。福柯深刻揭露谎言形成的过程,帮助人们重新找回自由,活出生存之美。他自身则通过极其另类的行为践行着他的生存美学。


04


  我喜欢三种哲学。一是实用主义,实用主义被称为走廊哲学。实用主义者站在走廊上从不同哲学流派的房间中抓取对自已有用的内容,从而指导生活。实用主义哲学对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有直接帮助。


  二是存在主义。存在主义追问什么是真正的存在?什么是人的存在?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存在主义可以帮我回答道德境界的意义。面对无意义的人生,要主动掌握自已的命运,做个“爱的存在者”。退则独善其身,进则兼济天下。


  三是怀疑论。从终极意义上说,我不确定世界的本源是什么。它不是神,不是佛,也不是物理的宇宙,我冥冥之中感到有种力量掌控着我的人生。我对世界的精妙无比好奇,因而对世界的本源始终存疑。姑且把世界的本源叫做“天地”,在天地境界中,我要活出美感。


  虽说人生“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但是有限生命无限可能。要最大限度地体验世间的丰富多彩,用想象力、创造力面对甜酸苦辣的人生,发现美、创造美、分享美、体验美,活出人生的美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克尔   基督教   意义   人生   功利   感性   理性   境界   道德   答案   动物   自然   幸福   天地   世界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