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外卖频频爆雷,原因竟是因为骑手?

将「抓码青年」设置星标☆

第一时间接收最新文章


昨天下午,美团发布了Q2业绩公告,公告中提到最近美团正因为接受市场监管总局的相关调查。


美团表示,公司于现阶段无法预测相关调查的情况或结果,公司可能会被要求改变其商业惯例及/或被处以高额罚款。


美团外卖频频爆雷,原因竟是因为骑手?


这应该是让美团创始人王兴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了,要知道早在今年4月底,由于强迫平台商家“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美团已经受到了市场监管总局的立案调查,公告中也提到了正在积极配合调查。


而最近,美团又因为收购摩拜未依法申报,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而遭受总局调查。


这上一茬还没翻篇呢,怎么又新出一茬了?美团一直这么“勇”的吗?

美团外卖频频爆雷,原因竟是因为骑手?

这几年,随着美团的业务板块越做越大,“爆雷”却也越来越频繁。骑手社保、商家抽佣、强制“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美团外卖面临的问题颇多。


而最关键的是,美团依然不怎么挣钱。


去年4月,美团曾在回应中诉苦,表示大部分外卖的抽佣都用在支付骑手工资上,每单外卖的利润甚至不到2毛钱。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整个美团业务板块中,外卖业务可以说是最不挣钱的了,净利率非常低,这一点从美团8月30日的财报中可以看出——


美团外卖频频爆雷,原因竟是因为骑手?


数据显示,餐饮外卖交易的金额为1736亿人民币,可收入只有231亿人民币,抛开成本,到手的利润只有24亿元。


财报还显示:美团于2021年第二季度的除所得税前亏损为人民币34亿元。


美团外卖频频爆雷,原因竟是因为骑手?


我们可以下这样一个结论:在外卖不挣钱的情况下,美团依然选择累死累活地拉新用户维持日活,连亏两个季度也在所不惜。


可这究竟是为了什么?这就不得不提王兴所信奉的“无限游戏”理论。


具体而言,就是王兴想搭建一个壁垒足够高的平台来吸纳各路流量,用来降维打击单业务线公司。因此,就算业务只有流量价值而没有财务价值,美团也会投入试试,美团充电宝就是最好的例子。


美团外卖频频爆雷,原因竟是因为骑手?


得益于这一打法,最新的数据显示用户在增长、商家入驻也在增长,美团的用户粘性也越来越大。


问题在于,虽然现在的美团不挣钱,可未来的美团不能不挣钱。于是,为了通过有限的盘子去扩大自己的营收,美团自身的问题开始显露。


美团外卖频频爆雷,原因竟是因为骑手?

不给骑手交社保,可能真是交不起


外卖平台,从某个角度来看,就像是骑手,商家,平台组成的一家店。


骑手是传菜员,商家是厨师,平台是前台,用户是最终消费者。


如何平衡利润与三者的成本,是最关键的问题。


别看美团在垄断方面很憨很头铁,但是对自家骑手却显得非常精明。


去年,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将外卖小哥的生存现状曝在了公众眼前。


算法不仅让外卖小哥疲于奔命,还不给他交社保,导致很多骑手为了节省时间“铤而走险”地闯红灯。


有人说,外卖员帮美团跑出了单量、跑出了市值,但美团一个靠外卖业务做大的公司,却不会给任何一位外卖员提供正式的劳动雇佣合同。


美团方面曾表示:目前平台的外卖骑手注册人数已经接近1000万人,而这些外卖员均属于外包关系,并非美团员工。因此,只能为外卖员们交每天3元的商业保险,并且费用需从骑手的佣金中扣除。


为什么外卖小哥这个职业存在了这么久,可社保问题近几年才提出?


码君和几个外卖小哥进行了交流。


美团的骑手王哥告诉码君:“我干这个也快一年了,就没交过社保,不过每天都有一个三块钱的保险。也不是不想交社保,而是当初干骑手的时候并没打算长期干,只是觉得送外卖钱挺多的,本来准备挣两个月钱就换工作的,但是也不知不觉的就干到现在了。”


交流的时间并不长,因为王哥很急,急着去送下一单:“兄弟,不是我不跟你聊,你看看,我这下一单实在来不及了。”


时间线就是骑手们的收入线。


7月26日,多个主管部门联合发布了一系列涉及外卖骑手或者灵活用工的指导意见,对美团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一是保障工资,确保骑手薪资高于当地法定最低工资水准、二是落实社保,为全职骑手提供社会保障以及为兼职骑手提供工伤保险等。


这一消息的杀伤力很大,大到7月26、27连续两个交易日,美团的股价跌去31.42%,市值蒸发了3996.11亿港元。


不过是给骑手交社保而已,难道很难吗?事实是真的很难。


据美团《2020骑手就业报告》:“2020年上半年,有单骑手为295.2万人”。其中有65.3%的骑手从业状态为‘骑手是唯一的一份工作’,所以全职的骑手大约是192万人。


美团外卖频频爆雷,原因竟是因为骑手?


假定这192万美团骑手都在北京,每人每月缴纳最低社保758.73元,一个月需缴纳社保约14.56亿元,一年就是174.72亿元,而2020年一整年,美团餐饮外卖收入为215亿元,占总营收的57.73%,其中净利润为47亿元。


美团外卖频频爆雷,原因竟是因为骑手?


如果交了这个社保,美团极可能由盈利变为亏损。


美团外卖频频爆雷,原因竟是因为骑手?

高额抽佣,真的合理吗?


另一方面,在与“厨师”——商家的合作中,美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去年的4月10日,有一则通告一度让美团成为众矢之的。


因为美团曾在疫情期间将商家佣金提升至26%,导致商家不堪重负。


于是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官微,发布《广东餐饮行业致美团外卖联名交涉函》。


美团外卖频频爆雷,原因竟是因为骑手?


这份报告表示,仅广东省,就有几百家餐饮企业参与了对于美团外卖平台的投诉,表达了对美团行为的不满,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关于“高额外卖佣金”的问题。


事实上,在这份交涉函发布之前,网络上就有多地的餐饮协会,例如四川、山东、云南等,公开向美团“喊话”,要求降低佣金。


而当我们普通人看着这些新闻,看到美团那20%、26%甚至55%的抽成数字时,也会惊呼“这简直是在吸血”。


美团外卖频频爆雷,原因竟是因为骑手?


为什么美团宁愿强顶着各方压力,也不曾大幅降低佣金呢?关键就在前面我们提到的“不挣钱”上。


在美团2020年的财报中,全年营收总计约1148亿,其中57.6%来自于外卖业务,总计约662亿,但是其中的利润,却只有28亿左右。


这是一个很夸张的数字对比,虽然不能直接用来计算业务毛利率,但也说明,美团外卖确实是个又累又不赚钱的活。


可外卖业务又始终是美团的立身之本,放弃二字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因此只能努力提高其赚钱的空间。那么,这条路又要怎么走?


在美团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扩大用户量,增加订单;二是降低成本。


第一点,美团做的已经够好了,不仅把红包券营销玩得花样多多,还搞起了“二选一”操作。


但第二点,美团就很难着手。


美团外卖的成本集中于两方面——骑手与平台。在雇佣骑手方面降低成本,大概率会导致骑手待遇的降低。


在如今全面呼吁提高骑手待遇的舆论之下,无疑是行不通的。


另一方面是降低平台运营的成本,但如今平台上百分之八十的投入都是为了更好的刺激消费,基本上只有越来越多的份,没有降低的可能。


那就只剩一条路了:提高美团在每一单外卖中的收入,也就是提高商家佣金。


美团外卖频频爆雷,原因竟是因为骑手?


今年5月,美团调整了抽佣规则,根据tech星球的报道,这一举措在某些外卖运营商看来是变相提价:“按照新规,结算实付低于20元的,3公里内的订单,比固定抽点23%多出1.8个点,距离远则更亏。”


佣金提高,商家赚不到钱,佣金降低,平台就 cover 不住成本,这个矛盾积存已久,而且看起来很无解。


通常遇到这种问题,合理的方案应该是平台方与商家方主动积极地一起探讨解决办法,但从现状看来,美团更多地是直接将责任甩给了商家,让他们自寻“出路”。


原因也很简单,美团之所以能这么做,靠的无非是自己的市场份额。只要商家想做外卖,除了美团就是饿了么,可美团在如今的市场份额上具备压倒性优势,要知道早在2018年,国家信息中心就指出美团外卖的市场交易份额已经达到了恐怖的67.3%。


商家能怎么办呢?想稳住这个盘子,能够继续跟着巨头赚钱,就只有两个选择,扩大销量,降低成本。


然而实际上,由于商家佣金的存在,就算销量扩大,效果却不一定能有保证,所以商家也只有降低成本这一条路可以选。


而这就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了。


美团外卖频频爆雷,原因竟是因为骑手?


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


其它行业的垄断,无非是干涉市场价格,操纵利润率。对消费者来说,觉得某样东西定价过高,名不副实,大不了不要了转头走人。


但是餐饮行业的垄断不一样,巨头为了保证股东利润,只能挤兑商家利润率。商家为了保证自身利润,只能一再降低食材质量与场地条件。


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各大城市出现成片的共享厨房式的外卖商家的原因。


而外卖市场的监管又在不断完善,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各路外卖品牌不断暴雷的新闻。


美团外卖频频爆雷,原因竟是因为骑手?

大数据杀熟,杀的是信任


有一篇文章曾让码君印象十分深刻,对新闻关心的读者应该也都读过——《我被美团会员割了韭菜》。


文中表示,在美团外卖消费,开通了会员之后,会被收取比非会员更高的配送费,有时也会出现更低的满减。


此文一出,立刻引爆了舆论,网络上涌现无数同样被美团利用“杀熟”手法收取了额外费用的用户。


在那之后,用户变得更加小心,会主动去对比不同平台,不同账号之间的“差异待遇”。


但对比得越多,我们就越感觉,大数据杀熟,好像从没离开过。


美团外卖频频爆雷,原因竟是因为骑手?


大数据杀熟,这是我们在互联网消费时代经常遇到的一个事情,除美团外,滴滴、携程、天猫都有事迹可以例举,甚至连国外巨头亚马逊,也曾因为“杀熟”导致贝索斯亲自道歉。


看起来,这好像是行业中非常“经典”的运营操作,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它存在即合理。


从商业逻辑的角度来讲,用户购买会员之后,可以视作已养成用户习惯。这时候就适合从他们身上,拿回前期推广宣传,低价补贴所投入的成本。


而省下来的钱,又能拿去继续推广、继续拉新、扩大业务蓝图,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从消费者角度看来,平台前期为了拉新,自掏腰包疯狂讨好,一旦消费者成为忠实用户,就立马换了一副面孔,开始“收割”价值。


这,不就是俗称的“割韭菜”吗?


说实话,码君认为杀熟这类事情近几年内还不会消失,我们常说的“信息差”、“信息茧房”等都能为“杀熟”提供合适环境。


可悲的是,我们只能从商业道德上谴责这种行为,但从商业逻辑上它其实“无懈可击”。


尾声


2020年,美团整体的佣金收入达全国餐饮总税收1.8倍。


即使到了现在,很多互联网原教旨主义者都认为,不受限制的互联网企业扩张是一个很好的行业颠覆者,而颠覆,就意味着更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更优良的服务、更健康的行业格局。


但资本总是追求更高的利润、投资回报率与股价,往往到最后会发展成为“大而不倒”的巨头,这也是国家出手管控的原因。


美团外卖频频爆雷,原因竟是因为骑手?


而趁着这一理性时刻,作为美团创始人的王兴的确要好好想想未来该怎么走了。


美团外卖频频爆雷,原因竟是因为骑手?


你怎么看待美团现在面临的问题呢?

*期待你的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骑手   外卖   小哥   佣金   社保   巨头   利润   消费者   成本   收入   原因   商家   业务   数据   用户   平台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