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充满,已规定无线充电功率上限,小米为何仍执着极速快充

小米仍在手机充电技术这个赛道上,不断突破,不断超越。近期,小米宣布了一款适用于智能手机的全新 200W“HyperCharge”快速充电解决方案。这项新的快速充电技术可以在 8 分钟内为 4,000mAh 的电池充满电。

除了 200W 有线充电,小米还推出了全新的 120W 无线充电技术,可以在15分钟内,为 4,000mAh 的电池充满电。

15分钟充满,已规定无线充电功率上限,小米为何仍执着极速快充

这是在去年,小米宣布其无线充电已经跨过80W大关,打破全球无线充电记录后,又一次大幅提升有线无线的充电功率和充满时间。

但是在不久前,工信部在《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明文规定:自2022年1月1日起,所有生产、进口在国内销售、使用的移动和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额定传输功率要求小于 50W。这给那些一直在高功率无线充电领域做文章的国产手机品牌,“浇上一盆冷水”。也可以说,这是以官方文件的形式,为高功率无线充电冲榜竞赛行为,写下句号。

为什么小米如此执着充电这个技术赛道,小米一向又善于宣传,这里面会不会也蕴含着“炒作”的成分呢?

快充大战仍被小米非常看重

看来国产品牌的快充大战并没有降温。尽管手机行业真正的实力派苹果和三星,也才刚刚在 2021 年度的旗舰产品突破 25W 大关,小米、红魔和 iQOO 等国产智能手机制造商,已经开始销售支持 120W 快速充电的手机。

而这次,小米更是以疯狂的方式,又一次提升了无线和有线充电的上限。

小米的新一代“HyperCharge”快速充电解决方案,包含了 200W 有线充电以及 120W 无线充电技术。小米使用经过修改的 Mi 11 Pro 智能手机作为测试对象,为其 4,000mAh 电池充电,以展示其最新技术突破的实力。

15分钟充满,已规定无线充电功率上限,小米为何仍执着极速快充

从 200W 有线充电技术开始,它在短短 44 秒内将电池从0充电到 10% 的容量。是的,您没看错!不到一分钟即可充电 10%。而充满电大约需要 8 分钟。

而120W的无线充电技术,可在大约一分钟内提供 10% 的电量,而将将 4,000mAh 电池完全充电,无线充电器需要 15 分钟。

小米第一时间宣布这创造了新的世界记录,这才是小米最想得到的吗?

至于这项技术何时会出现在商用小米智能手机上?目前小米官方还没有给出答案。小米今年已经出品了一款支持 120W 快充的手机,以及另一款支持 67W 无线充电的小米 11 Ultra。

极速快充是手机用户亟需的体验吗?作为典型的双刃剑,极速快充不可避免的会带来电池健康和手机发热问题,尤其是无线快充的功率过大,带来的辐射问题。

工信部大概率会叫停高于50W的无线快充

最近几年,国产智能手机很多性能指标上超越了国外同行,特别在充电领域,我们国产品牌的有线或无线充电技术,已将行业标准拔高不少。

但前不久,工信部在《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提到:自2022年1月1日所有生产、进口在国内销售、使用的移动和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应当工作在 100-148.5kHz、6765-6795kHz、13553-13567kHz 频段,且额定传输功率要求小于 50W。

而目前的市面上,已有多款手机支持50W及其以上的无线快充,包括小米 11、荣耀V40高配版等。小米 11 Pro和 11 Pro 也将进一步支持 67W 无线充电。而 vivo 和 OPPO也不甘落后发布了60W和65W的无线充技术。

15分钟充满,已规定无线充电功率上限,小米为何仍执着极速快充

尽管《暂行条例》还只是意见征求稿,但其实这里面,已经代表了一个以安全为基础的消费态度。对国内手机品牌来说,极速充电和无线充电的技术竞赛过热,会危及用户的安全体验。

虽然没有明确指出「高功率方向错了」,但也确实对各品牌起到了引导作用:将充电技术研发方向聚焦在上限功率值下的充电效率最大化上。照这么看,这项规定其实也算是推动了手机技术的发展,对消费者的安全体验有实实在在的好处。

希望填补华为空缺的小米,为用户体验能带来更多的黑科技

200W 的有线充电和 120W 无线充电绝对令人印象深刻,无需多言,这肯定是开创性的充电解决方案,尤其是该方案,如果确实能完美解决电池健康和寿命问题、手机发热问题,和无线充电带来的辐射隐患问题。

15分钟充满,已规定无线充电功率上限,小米为何仍执着极速快充

华为手机即将淡出市场,其他国产手机将面对同质化严重的境况。所以OV系、小米这些手机厂商们都希望在技术研发上找到一些头绪,提高差异化。

往日鄙视自研猪肉、在芯片设计上几乎停滞的小米,开始从一些优势方向出手,涉猎自主科技技术,比如小米提升拍摄能力的ISP芯片,在宣传上将之放在了与CPU同列的澎湃地位。

而极速快充,一向是小米发力的领地,哪怕现在的快充实际上已经能够满足多数人的需求了,但为了增加品牌的提升元素,追求超级快充于是成为小米不愿放弃的手段。

写在最后

华为之后,我们希望更多的国产品牌,能带来更多的实质性创新。

市面上的快充技术,其实对多数用户而言已经足够,快充技术的主要提升方向,是如何长时间安全高效地维持高功率充电方式,同时还能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希望小米能潜下心来,少说多干,在核心技术领域默默耕耘,并应用到小米产品上,不断提升国产元素含量,相信小米也能拥有与华为一样的口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三星   小米   功率   华为   赛道   智能手机   上限   国产品牌   执着   电池   解决方案   方向   领域   快速   设备   手机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