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扫描“监控”我们的手机?个人信息保护或将斩断这只黑手

在数字时代,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更为广泛。随意收集、违法获取、过度使用、非法买卖个人信息,利用个人信息侵扰人民群众生活安宁、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等问题仍十分突出。

自从第一次用上了智能手机,我们就切实的感觉到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感觉就像进入了数字娱乐的小康时代。微信、陌陌、探探、优酷、b站、抖音、直播、音乐、美图、美颜相机各类APP统统的安装起来。智能手机屏幕又大,功能又全,上网冲浪,社交聊天简直无所不能。

是谁在扫描“监控”我们的手机?个人信息保护或将斩断这只黑手

手机里安装的APP多了,我们就发觉手机明显的卡顿了。各个APP也很争气地在不断的刷新自己的存在感。几乎每个APP都要不时的弹出一个消息框,向我们推荐一些娱乐花边新闻、性感美女图、电商产品广告、周边优惠大促销等等。有些APP还能够在我用着正起劲的时候刷出大屏广告,更甚至有些APP每天能弹出十几天的消息提醒。

是谁在扫描“监控”我们的手机?个人信息保护或将斩断这只黑手

思考良久,能不能把这些消息关了?然而,这些APP的设置隐藏在手机的各个角落,想要关闭这些弹窗,尚且要在手机各项设置中翻来覆去,才能找到开关按钮。有些APP却是想关闭通知也难以关闭的。久而久之和这些“流氓”们打交道的多了,也就渐渐的熟悉他们的套路了。有些APP很有意思,安装的时候会一次性申请好多权限。比如一个看小说的APP,想要通讯录、摄像机权限。可是看视频和通讯录却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一个学英语的APP想申请地理位置信息的权限。对此,尽管我内心很疑惑,但是由于需要使用这个APP,我们也只能选择了同意授权。

是谁在扫描“监控”我们的手机?个人信息保护或将斩断这只黑手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用隐私换取便利。APP获取权限和手机卡顿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经过认真的分析,我发现有些APP喜欢定时启动,在手机后台运行一番就自动关闭了。有些APP却更像是一个侦探,时不时启动一下,扫描一下手机联系人,相册,浏览器记录等等,对我们手机内的相关信息的变化关心至极。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的内心是很纳闷的,是谁在扫描手机里的这些信息,他们用来做什么。

是谁在扫描“监控”我们的手机?个人信息保护或将斩断这只黑手

这一切的背后或许就是大数据在作祟。在智能手机之初,我们享受着手机APP带给我们的便利,并未认真的深究,这一切都掩盖在屏幕之下。手机大概是我们日常使用最为频繁的电子产品之一。大数据平台需要采集获得我们的相关信息。通过我们使用的手机,我们社交圈里的手机等,获得我们的社交、通信、位置、购物等各类信息。通过各种渠道的信息汇集,比对,组合,就能够获得关于我们个人的更完善、准确的数字画像。


是谁在扫描“监控”我们的手机?个人信息保护或将斩断这只黑手


他们把自己称之为大数据服务商、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等。通过收集、加工、分析我们的相关数据,他们向相关客户提供产品或数据服务。例如推送量身定制的精准营销广告、更有甚至用于大数据杀熟,电信欺诈等违法行为。

是谁在扫描“监控”我们的手机?个人信息保护或将斩断这只黑手

据有关报道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43.6%的网民过去半年上网过程中遇到过网络安全问题,其中遭遇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占比最高。

在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草案明确,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在事先充分告知的前提下取得个人同意,并且个人有权撤回同意;重要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重新取得个人同意;不得以个人不同意为由拒绝提供产品或者服务。

是谁在扫描“监控”我们的手机?个人信息保护或将斩断这只黑手

这就是说,一些大数据平台的精准营销的个性化广告,信息推送,应当同时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在数字时代,我们更应该提高自身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防止信息在无意间泄露,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我们也需要一个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准则,来强有力的斩断扫描“监控”我们的手机的这只黑手,保障和维护我们应用的权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手机   黑手   智能手机   精准   社交   通讯录   便利   内心   权限   消息   数字   时代   数据   数码   广告   产品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