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历史的智慧 大家许倬云经典之作

看过上一季《十三邀》的一定对许知远对话许倬云这一期意犹未尽。之前也分享过许老先生的《万古江河》和《许倬云说美国》。

不同于以往通史图书将历史归纳于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几个方面,许倬云先生更重视考察每一个朝代社会机构的构成方式、运行效率、基层反馈等,从更加新颖的“生态系统”角度理解各大朝代的兴衰往复。对比中国历代王朝的运行方式,作者还简要讨论了西方罗马帝国为首的大帝国政治组织形式,在对比中更能彰显双方的差别和优劣之处。

精彩书摘:

因此,本书所讨论的大国存亡、朝代兴衰,我们都可以将其看作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在不断新陈代谢的过程中,有没有失调和失当?一个国家或一个朝代兴起的时候,都是一些年龄壮盛的人员组成的共同体。经过年代的更换,有些领导成员换成年轻的一代。两代之间的衔接是否顺畅,就是一个需要面对的挑战。老一代如果活得太长,把持权力太久,就会使得中枢系统的功能衰退。因为老一代的体能已经衰退,不能再像当年那样面对挑战。同样地,如果“细胞”更换,换上来的是同一个模型的翻版,形态固定,也就未必有应变的能力。在政治体或者社会体内,当权得势的阶层,长期封闭在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思考习惯中,不容易理解这一共同体的其他部分或是基层“细胞”成长的需求,则共同体就可能逐渐趋于僵化,最后趋于澌灭。这些都是一个朝代或者大国,因有机性失调的缘故造成的由盛转衰。

今天读小说的人,常常称“康雍乾”为盛世,其实所谓盛世只是败坏的开始。这三个皇帝统治的时期已经将中国的资源挥霍净尽,满族自己的八旗也已败坏,而以募兵编成的绿营始终不是一个有效的军事组织。儒生代表儒家思想,如前所说,在明代已经是专制集权的工具;清代以征服者无情的压制和有意的收买,使儒生成为政权工具,连带使得儒家思想僵化。一个僵化的文化系统,一个逐渐瘫痪的政府权力结构,清政府已不能够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当然也就不能适当地处理忽然面临的压力。单单比较康熙、乾隆两朝的情形,就可以看出端倪。康熙能有力量征服蒙古、取得西藏,也相当有效地征服了新疆;但是乾隆一代号为极盛,却花了很大力量才取得大小金川和台湾。于是在嘉庆以后,清政府不再能有效地处理“川楚教乱”;而道光以后,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的战事,使中国开始了将近两个世纪的厄运。


读懂历史的智慧 大家许倬云经典之作


读懂历史的智慧 大家许倬云经典之作


读懂历史的智慧 大家许倬云经典之作


读懂历史的智慧 大家许倬云经典之作


读懂历史的智慧 大家许倬云经典之作


读懂历史的智慧 大家许倬云经典之作


读懂历史的智慧 大家许倬云经典之作


读懂历史的智慧 大家许倬云经典之作


读懂历史的智慧 大家许倬云经典之作


读懂历史的智慧 大家许倬云经典之作


读懂历史的智慧 大家许倬云经典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太平天国   鸦片战争   嘉庆   满族   乾隆   儒生   共同体   经典之作   兴衰   朝代   中国   盛世   大国   康熙   智慧   政治   历史   系统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