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莱士“零容忍”背后 华怀余“良心产业”之问



华莱士“零容忍”背后 华怀余“良心产业”之问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作者:彭科

编辑:小宇

风品:知之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饭越吃越香,瓜越吃越大。


近几天热搜,颇有应接不暇节奏。除了“顶流”吴亦凡,快餐大拿华莱士也意外翻车了。


7月17日,被称 " 乡村肯德基 "的华莱士,因食安丑闻冲上热搜榜第一!

华莱士“零容忍”背后 华怀余“良心产业”之问


01

如何零容忍?

LAOCAI


7 月 8 日, B 站 UP 主 " 内幕纠察局 " 发布《两家外卖平台销量第一的炸鸡店,华莱士、韩式炸鸡有多脏》视频:


做好的炸鸡就在一边放着,没有任何遮盖,清洁剂直接掉进油锅里;


炸鸡不小心掉地上咋办?店长不允许扔掉,还要继续用;


疫情期间,华莱士后厨人员未戴口罩、手套便徒手制作炸鸡、汉堡;

华莱士“零容忍”背后 华怀余“良心产业”之问

华莱士“零容忍”背后 华怀余“良心产业”之问

“冷藏室”还有苍蝇“入住“;炸鸡用油直至成黑色才肯更换,甚至会一直过滤油,然后掺上新油继续用......

视频一出,直接炸锅。触目惊心的卫生条件让网友大呼受不了:“不敢吃了”、“难怪每次吃完就拉肚子”......

华莱士“零容忍”背后 华怀余“良心产业”之问

华莱士“零容忍”背后 华怀余“良心产业”之问

随着舆论攻陷,7月17日晚,华莱士官微发布致歉声明:公司高度重视,已于第一时间展开调查。截至7月17日,涉事餐厅北京霍营店已停业整顿;对该区域内所有员工再次强化培训,重申并落实各项产品操作规范和作业流程;派驻稽查小组对该餐厅进行整改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后续将持续强化食安稽核巡查制度,对餐厅各项业务流程进行核查,确保提供安全可靠的用餐体验。


华莱士强调,华莱士对任何食品安全事件持零容忍态度,一旦发现,绝不姑息,对此次事件给大家造成的困扰深感抱歉。

华莱士“零容忍”背后 华怀余“良心产业”之问

有态度有实操,动作也算迅速,值得肯定。


然最终效果如何,仍需时间检验。


并非刻意妄言。往期看,声称在食安方面零容忍的华莱士,不乏食安“翻车”教训。


2020年12月5日,据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人民政府网站通报,因违规采购销售未经疾控部门检测的冷冻冷藏肉品,湖北黄冈市黄州区7家华莱士餐厅近日被当地执法部门查封,相关责任人被拘。


2019年10月,呼和浩特市24家华莱士门店违法出售废油脂,被当地监管部门重罚。


2019年3月,江西《江南都市报》在对华莱士进行卧底调查后,曝光了当地门店鸡翅掉地上继续卖、汉堡胚过期两天继续使用、后厨环境脏乱等问题。随后,华莱士立即道歉,闭店处理。


2017年10月,有媒体报道,长沙市雨花区香樟路民政职业学院附近一家华莱士快餐店存在后厨脏乱差等问题,随后相关部门经过核查,已责令该快餐店立即整改,并表示日后巡查中复查。


此外,通过关键词“华莱士”、“食品安全”搜索,相关结果达539万多条。

华莱士“零容忍”背后 华怀余“良心产业”之问

华莱士“零容忍”背后 华怀余“良心产业”之问

浏览黑猫投诉,截止7月21日20时,有关华莱士投诉为566条。


7月15日,一位匿名用户称“13号下午在华莱士点了一份炸鸡和汉堡,炸鸡是生肉(订单号是2680 3720 9879 9604 6)涉案商家是华莱士全鸡汉堡惠苑店,投诉华莱士商家无果”;


另一位匿名用户7月7日投诉称“华莱士上海车市店,食品生的,血水蹦出来,吃的拉肚子”。

华莱士“零容忍”背后 华怀余“良心产业”之问

此外,“用户7633642003”投诉称“我在华莱士购买了食品,食品发酸食品变质”。

华莱士“零容忍”背后 华怀余“良心产业”之问

上述投诉均通过平台审核。


试问,这些“零容忍”的华莱士看不到吗?为何只有在问题曝光后才“亡羊补牢”?这次翻车又能带来多大实质改变?


华莱士创始人华怀余曾言“食品行业是良心产业”,然从华莱士过往看,做到多少、是否言行合一?


02

警惕规模陷阱 快餐之王的可贵警钟

LAOCAI


发问并不突兀。


食安无小事,谁在此任性摩擦,谁就是挑战市场、监管底线。


行业分析师郝瑞表示,停业整顿后可以再开,但企业商业信誉的修复是一个系统挑战。长期看,商誉缺失、口碑不佳的企业很难得到消费者认同。


尤其是华莱士这样的大型快餐企业,衍生影响不可不察。


说到华莱士,相信多数读者不会陌生。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福建华莱士食品有限公司成立,2016年4月登陆新三板。主打环保健康,绝对用最高品质的原材料,烹制最高品位的生活享受。


华莱士品牌的诞生要追溯到2001年。


20世纪90年代,肯德基、麦当劳迅速进入一线城市,国内也掀起一股“洋快餐”热潮。这让当时正在温州做会计的华怀庆嗅到商机。


公开信息显示,2001年华怀庆和哥哥华怀余一起凑了8万元,在福州师范大学门口卖起洋快餐,取名“华莱士”。


彼时,二三线市场尚无双巨头身影,华怀余兄弟由此发力。


一开始华莱士模仿肯麦模式,产品定价不低且租下几百平店面,但市场销量平平,同时德克士也快速入驻二三线城市,华莱士处境变得被动。

华莱士“零容忍”背后 华怀余“良心产业”之问

最终,华莱士走上低价策略,推出“特价123”(可乐1元,鸡腿2元和汉堡3元),一战成名,由此“平价战略”便被应用到所有华莱士门店上。


然想维持产品长期低价并不容易。于是华莱士开始大量开店,通过规模优势来降低边际成本。不断摸索中,华莱士探索出一条以“门店众筹、员工合伙、直营管理”为核心的“合作连锁模式”。


即华莱士通过门店众筹的方式,将股份下放给员工或外部合作者,让他们与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华莱士提供技术、原料、物流、品牌输出等支持,通过直营管理确保经营标准的统一,配合门店众筹,优势互补,实现双向持股的深层次合伙。


借此模式、叠加低价策略,华莱士扩张强悍。


Ibis World2013年报告显示,华莱士以每天新开三家门店速度扩张。到了2014年1月,华莱士全国有4800多家连锁店。“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华莱士现有门店超1.8万家。比麦当劳、肯德基两家店量总和还多,可谓当之无愧的“本土快餐之王”。

华莱士“零容忍”背后 华怀余“良心产业”之问

美团《中国餐饮报告2029》显示,华莱士的订单量排名第一,超越了麦当劳、肯德基、正新鸡排等。


抛开山寨质疑,单从业绩看,华莱士确实享受到了规模红利:


华莱士母公司华士食品2016年至2019年财报显示:营收分别为11.08亿元、16.45亿元、23.26亿元、25.5亿元,净利分别为2154万元、3408万元、5075.6万元、5460.4万元。


2020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仍实现营收34.94亿元,同比增长37.0%,净利0.92亿元,增长68.66%。


华莱士控股股东之一、董事凌淑冰曾对外表示,华士食品是食品贸易企业,主要是控制终端门店食品原料、设备等采购渠道。


这与肯麦巨头确实不一样,或是其跻身快餐王者的重要密码。但由此扩张带来的品控风控隐忧、日常管理真空,也应是重要考量。


受制低价策略,华士食品毛利率始终上不去,2020年毛利率仅4.70%,同比下降2.06个百分点,远低于行业20%左右的均线。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负面新闻频发与业绩增长的不对称源于华莱士定位中低端市场,主要客群还是相对食品安全更加注重性价比的普罗大众,所以造成华莱士虽负面新闻缠身,但整体的业绩还算可以。


而伴随消费升级、用户健康理念提升、行业监管趋严,市场对低质产品、市场乱象的容忍度也在不断降低,相应风险不可不察。


有舆论分析指出,低毛利战略,导致华莱士门店追求高周转,品控难度加大。而高达1.88万家的门店数,更考验公司管理能力,一旦规模体量超过其风控内控能力,食安乱象频发也就在情理之中。


简言之,规模效应也有规模风险,华莱士追逐体量规模的同时,更要强化质量,警惕规模陷阱。整个供应链及质量内控体系仍需提升打磨。如不能痛并思痛、补上短板,未来类似乱象仍有发生几率。


从此看,这次视频曝光也是一记可贵警钟。问题在于,能否真正敲醒梦中人。市场又会给其多少时间机会?


03

“快餐之王”何筑高墙?

LAOCAI


值得注意的是,华怀余配偶黄燕飞参股公司——南王科技,正在申请IPO。


6月10日,麦当劳、优衣库等品牌的纸包装供应商南王科技递交了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2020年,南王科技前五大客户分别为必胜食品(肯德基)、华莱士、东京艺术(日本优衣库包装材料供应商)、乐信贸易(麦当劳)、猩米科技(喜茶),销售金额分别为1.78亿元,1.36亿元、7150.37万元、4692.49万元、2985.26万元。前五大客户占同期营收比重约为55%,客户集中度较高。


同时,红星资本局曾报道,南王科技第二、三大股东均与华莱士有密切关系。


南王科技的第二大股东为惠安华盈投资中心,其执行事务合伙人黄燕飞正是华莱士实控人、董事长华怀余配偶;南王科技第三大股东惠安创辉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的有限合伙人华鹏程是华莱士另一实控人凌淑冰的儿子,执行事务合伙人陈正莅是华莱士第五大股东、监事会主席。同时,持股2.32%的黄蓉是华怀余外甥女;持股1.96%的陈小芳是华怀余叔叔华允共儿媳。

华莱士“零容忍”背后 华怀余“良心产业”之问

这也导致外界对南王科技、华莱士可能存在“利益输送”的质疑。


不过,南王科技否认这一说法,强调不存在关联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情形。


聚焦华莱士,目前实控人为华怀余和其弟媳凌淑冰,分别持股32%。而后者在华莱士食品成立之初并非股东。

华莱士“零容忍”背后 华怀余“良心产业”之问

据紫财经消息,2018-2019年,华莱士食品一共分红两次,分别为10股派2.5元、10股派2.3元;2021年四月该公司进行了史上最大一笔分红,每10股派12元。仅通过三次分红,凌淑冰就到账5570万元,是其投入金额的3.5倍。


市场经济,分红无可厚非。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多投入些短板补充、业务精进是否更香也值考量。


毕竟,一个模式不可能永远适用。面对高速迭代的用户市场,华莱士想要坐稳快餐之王更需不断进化,如亦步亦趋跟随肯德基、麦当劳,发展可持续性、核心竞争力不乏挑战。


聚焦肯德基、麦当劳,这几年加速本土化、下沉化。在营销创新、全渠道布局、菜单更新等方面表现可圈可点。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借助成熟品牌及超级商业能力,肯德基、麦当劳后续创新力、市场影响力不容小视。而伴随两者壁垒越来越高,亦增加了华莱士的跟随模仿难度。


据天眼查和凤凰网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华莱士食品一共拥有438名员工,其中,行政管理人员、销售人员、财务人员分别为61名、334名、43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为0。


管中窥豹,足见一斑!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快餐之王”光环背后,如何夯实发展根基、品质高墙,仍是华怀余一道严肃考题。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黄冈市   南王   麦当劳   肯德基   江山   炸鸡   低价   科技   合伙人   食品安全   良心   快餐   规模   产业   食品   用户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