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风格指数基金之痛


成长风格指数基金之痛

前言

上篇关于医药指数基金的文章发了之后,很多人在后台留言,医药到底该买指数基金还是主动型基金?

今天从成长类指数出发,再次探讨主动基金和被动基金的区别。

从标题就可以看出来,我个人是不喜欢成长风格指数基金的,因为成长风格的指数基金从逻辑上就存在巨大缺陷。

指数基金的编制方案是通过一系列规则在某一样本内选择个股。

比如:

“500质量就是从中证500中选择盈利能力较高、现金流量较为充沛的个股”

“红利指数就是选择分红率较高的个股”

“价值指数则以低估值为核心”

成长类指数的编制方案则是通过选择“选择盈利增长较快、现金流充分、盈利可持续、成长因子暴露充分”的个股。

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后就会发现——这些编制方案中,成长因子的连续性是最差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成长指数跟基金经理思考的逻辑链区别。

成长风格指数基金之痛

成长指数的思维相当于:你6岁的时候成绩很好,所以我断定你未来能考上清华。

主动型基金经理的思维相当于:你6岁时成绩很好,外加你父母都是清华毕业的,家庭特别重视教育,所以我断定你未来能考上清华。

虽然二者实现的可能性都不高,但明显主动型基金经理的思考逻辑性更强,实现的概率更高。

成长型行业,业绩的持续增长受到宏观因素、个体因素等变量的影响太多,未来有无数种可能性,你拿目前的盈利指标来推测未来的成功,就跟技术分析一样——后视镜行为,失败率非常大。

再者,红利和价值因子的要求是盈利保持稳定,成长因子的要求是盈利持续增长,稳定更容易保持。

这时就需要基金经理通过产业趋势、公司治理、行业地位等多维度交叉验证,捕捉未来能够持续成长的公司,谁优谁劣一目了然!


成长风格指数基金之痛

讲了这么多大家可能还是不信,那我们拿基金的业绩来验证。

消费和医药都被称为防御板块,同属大消费的范畴,二者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消费行业相对成熟,医药行业成长空间巨大。

我们以各自行业的综合指数作为及格线,分别找出行业内3只成名已久的基金,以最近一年的时间为跨度作为比较(因为前几年消费行业出现了估值重构,相当于是成长行业,近一年的变化比较小,更像成熟行业)。

消费行业的比较基准是中证消费指数,对比的基金是华安生态优先混合、易方达消费行业混合、中欧消费主题股票。

成长风格指数基金之痛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中欧消费主体连中证消费指数都跑不过,华安生态优选基本与中证消费保持一致,只有易方达消费行业混合跑赢。

再来看医药行业,比较基准是中证医药指数,对比的基金是中欧医疗创新、易方达医疗保健、融通医疗保健。

成长风格指数基金之痛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三只基金全部都跑大幅跑赢了中证医药指数。

这么一对比,结论不是很明显吗?

相对成熟的消费行业,大部分基金水平都处于及格线上下;具有成长性的医药行业,随便找只基金都能跑赢及格线。

你也可以自己找几只基金来进行对比,结果肯定是一致的。

通过本文的分析,医药是该买主动型基金还是指数型基金还用说吗?跟美国这种成熟经济体相比,中国目前仍旧处于发展当中,各行各业都还有变革的空间。

有些人天天拿着巴菲特的言论来呼吁大家买ETF,自己做自己的经理,是真没意思。

成长风格指数基金之痛

最后再说几句

关于后市的一些看法:今年肯定是轻指数、重个股的一年。

如果你以茅指数或沪深300为衡量基准,今年很难做。

如果你以业绩为核心,以中证500为衡量标准,今年的机会还是不少的。

所以,基金大量持仓核心资产的,今年捂住死拿,收益肯定要远远小于前两年,如若买在3600以上,一年都解不了套也正常。

我之前说的沪指3400以下定投,可能是参与这种类型基金的最好方式。

如若你参与的是二线蓝筹或者基金风格偏向于业绩主导,不用那么关心抱团股到底反弹到什么位置了,中线持仓效果可能会更好。

最后,祝大家周末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中欧   华安   指数   基金   清华   基准   因子   个股   业绩   主动   成熟   风格   未来   经理   医药   行业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