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领涨,聊聊目前市场的风险因素

今天接着昨天的复盘讲,目前市场面临的最大风险点是什么。

根据DDM模型,我们分别来看货币政策和市场整体盈利目前到底怎么样。

流动性的框架可分为三层:狭义流动性、广义流动性、资本市场流动性。

你可以这么理解:

狭义流动性和债券市场的涨跌相关性大;

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就是广义流动性减去银行间的流动性和其他资本市场资金之后的冗余项;

资本市场流动性目前相当于直接向股票市场注水,在今年股市的上涨中起了巨大作用。

这里我要驳斥一个近期很流行的观点:PPI的高企会导致央妈收紧货币政策。

理由如下:

No.1 以前央妈的主要目标就是稳经济、控通胀、保就业。在这个框架下,控制PPI并不是央妈的主要目标,通胀才是。

现阶段PPI高企最主要的影响在于利润向上游分配,从长远来看确实不利于扩大内需。但目前全球范围内大宗商品价格飙升,中国出手控制的效果十分有限,短期内对经济运行的后果并非不可承受。

央行设定的通胀警戒线一般是3%,在3%之下完全可以忍受。

最新公布的9月份CPI才0.7%,并没有所谓的高通胀。


No.2 中国经济发展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出口在一个季度内铁定会出现下滑。

消费萎靡不振,房地产投资大幅下滑,政府的基建投资还慢慢吞吞、遮遮掩掩,此时再收紧货币政策,那经济怎么办?楼市绝对要第一个崩盘。

今天海通的大咖李迅雷才发表文章,认为房地产投资回落难以用基建投资来代替,为中国明年的经济发展担忧。

“碳中和”领涨,聊聊目前市场的风险因素

No.3 央行在周末的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会上表示:即使PPI向CPI传导,整体CPI水平也会在2%以内,仍在目标范围内。

而且央行一直认为货币政策是调节需求的,确保潜在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匹配。因为目前上游的通胀是供给推动的,货币政策调控的是需求,没什么意义。

所以,PPI的高企只会放缓央行降准乃至降息的节奏,并不会直接导致收紧货币政策,CPI的高企才是不可忍受

顺便再提一下我对美国Taper风险的理解。

现在老美和主要央行的政策都是根据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的理论来进行制定,那套理论已经解决不了目前全球滞涨的经济困境。就跟凯恩斯主义解决不了70年代的滞涨一样,需要理论创新。

别看目前美联储的Taper态度似乎很坚决,但其实现阶段他们也一脸懵逼,逼着自己提高对通胀的容忍度。等到就业率真的突然下滑,你看他们还敢不敢收紧流动性。

上一轮金融危机放的水直到18年才真正意义上收了一部分,之前的9年都在琢磨后放弃了。这一轮Taper的节奏可能会远超大家想象的慢。

所以,我目前对流动性的观点是这样的:

狭义流动性保持中性,PPI是短期内的制约因素;

广义流动性处于筑底阶段,有上升的预期;

资本市场流动性对股市的影响越来越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的来讲,流动性层面在今年无需任何担心,之后的三四个月中甚至有提升的可能。

所以我认为目前市场最大的风险就在于国内经济增速的突然过快下滑。

“碳中和”领涨,聊聊目前市场的风险因素

关于今日市场的复盘:

今天涨的就四个板块:

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化工,背后都指向三个字“碳中和”。

资金在各个板块中转了一圈,发现还是碳中和、能源革命的逻辑硬,所以又回来了。

我前段时间发了些似是而非的文章,尤其是那篇通篇讲游戏能源的

就是想告诉大家要重视这次能源变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理解我的观点。

我个人目前是布局了一些传统的周期行业,现在还被套着,但我觉得等光伏、新能源涨高了,资金又会钻进这些传统的旧能源行业。

这些传统行业长期盈利中枢的抬升真的不是一句空话,“碳”的成本是一定会计价的,而且成本可能还会比较高。

“碳中和”领涨,聊聊目前市场的风险因素

近期关心猪周期的人特别多,我在7月初猪肉价格大跌时也写过一篇专门分析猪周期,告诉大家不要盲目抄底。

抄底猪周期?小心被二师兄抄底

现在我仍旧认为谈猪周期的拐点还为时尚早,至少等到明年二季度左右才会出现真正的拐点。

按照传统最经典的指标——“母猪存栏量顶点出现后10个月猪肉价格见底”来分析,今年7月份存栏母猪量结束了20个月的上涨,首次出现下滑,也要等到明年5月份左右猪肉价格才见底。

上轮猪周期受非洲猪瘟的影响太大,整个行业某些环节的扩产太严重,会导致下一轮底部产能出清特别纠结,甚至出清不了。

而且国家今年又搞了猪肉期货跟收储政策以平抑猪肉价格波动;各地政府也放宽信贷要求,给猪企贷款,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能繁母猪变动5%就预警引导,减少10%就补助

但周期行业底部都是绞肉机,上市公司不ST几个,企业老总不崩溃几个,母猪不杀几轮怎么可能见底。万一大多数生猪生产企业在政府的补贴下活了下来,那下一轮猪周期猪肉价格的波动就会很有限。

大家现在这么关注猪周期还是因为上一波的涨幅实在太恐怖了,不过猪周期的研究难度虽然比不上上游大宗商品,但也不可小觑,承受不了长时间亏损是拿不住的。

你要是近期真想买点周期拐点附近的标的,还不如去研究快递跟基建,甚至房地产都可以。

尤其是快递,典型的政策主导,根本不需要怎么研究。

快递行业大本营的浙江省前段时间出台的《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不是明摆着告诉你拐点到了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抄底   通胀   拐点   狭义   母猪   央行   基建   广义   流动性   资本市场   目前市场   猪肉   货币政策   周期   因素   风险   价格   经济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