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阅片机器人”进入医学影像科,未来看病可能不需排长队


央视一套12月22日一档人工智能节目《机智过人》中,上映了一期阅片机器人“啄医生”与15位资深影像科医生之间的一场“阅片诊断”人机大战,最终AI机器人胜出的故事。

人工智能“阅片机器人”进入医学影像科,未来看病可能不需排长队

目前大部分疾病,医生都需要借助影像片子进行诊断,在无创伤的条件下,观察到身体的组织结构和病理学病灶部位。传统医学上,医生需要把片子对着灯光一张一张来看,很费时费力,而且一旦疲劳,阅片的成功率会有所下降,产生判断错误的概率。

人工智能“阅片机器人”进入医学影像科,未来看病可能不需排长队

人工智能“啄医生”的出现,就是为了协助医生进行阅片诊断,减少诊断时间,诊断结果也更加客观,可以说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的健康着想。它的团队很专业:

“啄医生”的发明者来自于程国华团队,分别来自于中国、新加坡、芬兰、菲律宾等地,汇聚了医学、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生物工程各种领域的专业人才,经过5年的努力,具备自我学习功能,能够精准完成每套片子中的疾病定性,定位和定量的智能分析,帮助医生进行诊断,该机器人现在的阅片能力相当于有15年临床经验的影像科医生,并且不会有人类因过度疲劳而产生的失误,能够做到快速无误的诊断。

人工智能“阅片机器人”进入医学影像科,未来看病可能不需排长队

阅片机器人的诊断过程是怎样的?

诊断速度很快,几秒中可以阅300多张片子,具体步骤如下:

1、唤醒机器人。

2、输入CT片子。CT腹部切片,X射线、MRI(核磁共振)等所有的片子都可以阅。

3、列出疾病。阅完片子后,将所有识别出的疾病罗列出来。

4、标注。在影片上对有病变的地方进行标注。

5、定量分析。标注部位进行实性占比,钙化占比等数据定量分析。

6、打印报告。

完成整个诊断过程后,医生可以根据诊断结果进行良恶性的定性分析。

它的阅片速度是怎样实现的?

采用超算技术实现。我们知道,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是全世界最快的计算机,它有4万多颗申威芯片组成。而“啄医生”采用的是一样的芯片,这个芯片个数260核,而常规的计算机使用的是四核或者八核哦。

人工智能“阅片机器人”进入医学影像科,未来看病可能不需排长队

准确性高吗?

程国华团队去年参加世界肺结节的诊断挑战大赛,他们获得了世界冠军。

人工智能“阅片机器人”进入医学影像科,未来看病可能不需排长队

能够在全国医院普及吗?

啄医生现在已在多个地点投放使用,它通过自身的云平台,将最新的阅片技术,实时更新至各个医院的本地系统,真正实现大众化和平民化。也许未来看病再也不需要排很长的队了。


人工智能“阅片机器人”进入医学影像科,未来看病可能不需排长队


人工智能“阅片机器人”进入医学影像科,未来看病可能不需排长队


人工智能“阅片机器人”进入医学影像科,未来看病可能不需排长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人工智能   机器人   太湖   芬兰   菲律宾   定量分析   疲劳   片子   部位   芯片   医学影像   影像   团队   疾病   医生   未来   计算机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