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总体而言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仍然突出。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是贯彻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际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能做什么呢?这里小编分享几个“美丽乡村”的优秀设计作品,供大家参考。

一、陈溪乡邻中心

文艺复兴的杰作“最后的晚餐”,在佛罗伦萨的教堂墙壁上静静矗立了五百多年。

一条尺度巨大的白色桌面水平穿过整个画面,结实的白色与其它绚丽的颜色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带有一种强烈的现代性和抽象性。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在世界的另一端,浙江的小村庄暨家寨,其入口有一片开阔的石头广场,后面的屋檐轻轻地浮现在群山和广场之间。

为什么,西方文艺复兴时智慧超群的大师和东方一个不知名小村里与世无争的村民,可能拥有如此相通的感觉和空间体验?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也许是因为他们同时有着对于秩序的认知,无论是一种建立在几何学基础上的对于宇宙秩序的认知还是一种对于特定自然环境的认知。

陈溪乡邻中心,正是以一种相似的姿态呈现在村民的眼前。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屋檐压低到人的高度以下,暗示其入口的隐蔽性,向上的坡屋顶将人的视线引向远方的群山;25米跨度的大梁和场地若即若离,犹如Castagno的白桌面横穿过整个视线。

乡邻中心的基地虽小,但却位于一块复杂的三角形地块上。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从政府大院看,设计师希望建筑尽量低矮,但却要遮挡住道路南侧的一排杂乱的农民房屋顶。这样,远处的群山才能被最纯粹地引入到大院中。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从南侧的道路看,设计师希望能把建筑体量抬起,不仅为地面停车和进入建筑留出足够的空间,更重要的是水平的二楼体量腾空于斜向的山地道路,其对比可以揭示场地的特征。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东侧相对较封闭的体量则尽量减少了对于邻居的干扰。这样就自然形成了建筑中间的三角形空间,上方的天光在上楼时给予光的指引,暗示其作为陈溪乡的结构中心和精神中心。

设计从周围的群山出发,把建筑和更大的村落结构和自然结构联系了起来。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二、安吉县小学警务室

山川乡,群山环抱,位于中国湖州市安吉县的最南端。设计团队在当地中心小学门口设计了一个警务室,同时作为其温泉景区的入口节点。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设计师希望用一个小建筑,在大地乐章中,深深嵌入一个高音。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设计师认为建筑中的人在望向远山的时候,身体应该处于一种“被大地包裹”的状态,人类的祖先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与自然发生了最初的对话。

于是设计决定以“竖穴”作为设计的第一个动作,即把建筑的一部分埋在地下。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这样,在看到远山之前,身体首先要进入建筑的覆盖之下,同时进入的又不是那么深,保证上身在地面以上,从而产生一种与绵延起伏的地景相融合的空间体验。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从材料上寻求色彩对比成为实现这一意图的契机。一系列差异的红,让红色超越色彩,与远处的青山呼应,而青山也在红色建筑的映衬下显现出来。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从北侧操场看,屋面逐渐进入地面以下和场地融为一体。

从南侧道路看,建筑屋面向上展开,迎接过往的人流。这一节奏的变化与场地的文脉和隐藏的功能诉求相一致。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建筑竣工之后,不论是接送孩子的家长,进山旅行的驴友,亦或是田间耕种归来的村民,都愿意在这里驻足。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三、枣园驿站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随着近代黄河水运交通的没落,陕北曾经辉煌的窑洞村落沦为偏远之境,凋敝落寞。

而近年沿黄公路的建设为这些古老的村落迎来了新的契机,沿路“驿站”的设计不仅为道路交通提供便利,更将成为老村对外的“触角”以及城乡生活的“聚集地”。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沿路“驿站”的建设初衷为沿黄公路村落的交通旅游服务配套,包含停车场、店铺、公共卫生间三种基本功能。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面对城乡的差异需求,借助村口驿站建设的机遇,在老村外集中建设功能互补的城乡服务空间,将驿站的功能放大到餐饮、茶室、戏台广场、红白喜事甚至临时的红枣市集等。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基地里成片参差不齐的枣树林,是村里的主要经济作物,将建筑空间打散在林中成为首选策略。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驿站广场的规划设计从相地立基开始。

避开南侧村入口枣林密集区及观音庙保护区域,保持村口枣林自然进入的氛围,将驿站建筑群主体置于枣林北侧林木稀疏处。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利用路、林、河堤间高差广狭,定其间进、因树就屋,随曲合方,将建筑还原为基本空间单元,弱化体量,将之消散在枣林间。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建筑的结构类型选用轻钢框架与当地特色的石墙、柳编工艺,压低墙体高度,上留高窗,采光通风,同时可以纳入树林景观。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驿站店铺石基高筑,前抵沿黄路;大小两间,中开虚缝,后连石砌坡道,漫步入林间聚落,景物随机,高下相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高台茶室、观景餐厅、大灶厨房大小数间,离合相间、随势高低、曲折为院。院中石阶剧场、石堤戏台自成一体,槐荫当庭、崖壁为屏,虚实相生。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主厅连接厨房,南开天窗,光线明亮;抬高的茶室,林木围绕,正对戏台广场,空间最为幽暗;即便管理用房的小窗也保证作为办公空间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四、老酒坊改造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华侨城南岸美村乡村客厅位于大邑县清源村,建筑原为废弃的酒坊。设计团队提出“轻介入·在地化”的设计思路,通过老酒坊改造重塑乡村公共空间,探索安仁特色乡村振兴路径。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老酒坊总建筑面积约800平米,围墙将酒坊与外界隔离。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设计将项目定位为乡村客厅,如何通过设计在原有建筑中引入展陈、会议、接待、办公等功能,成为改造关注的重点。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考虑到酒的发酵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呼吸”过程,设计团队以“呼吸”为理念,对酒厂的衰败外壳进行集中整治并优化了室内空间。

将原有的生产区域改造为会展大厅、文化展区、休闲吧馆、创客学院,并新增了丛林餐厅,打造了“多维呼吸”的公共空间。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酒坊主体建筑的改造中,设计师通过曲面屋顶、打开北面墙面以及点缀透明瓦片的方式,增加建筑的灵动感和通透感;通过红砖以及文创标识的使用,延续酒坊建筑风貌和场所精神。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在主体建筑室内布局了会议活动空间、文化展陈空间、休闲接待空间和历史记忆空间,完善酒坊的“客厅”功能,实现了旧的传承和新的演绎。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西侧辅房改造后成为创客学院日常活动和办公场所;东侧辅房作为主体建筑休闲接待空间的延伸,被改造成为会客咖啡厅;南侧辅房则被用作厨房、卫生间、储物间等配套空间。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在丛林餐厅的设计中,我们充分利用现有树林,通过大面积的落地玻璃窗和红装镂空墙体的运用来弱化建筑,让建筑成为环境的“配角”。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设计铺设田间栈道以加强酒坊与周边田园景观的关联;合理利用砖瓦、陶罐等乡土材料及遗存设施,打造富有场地特色的乡土景观。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老酒坊“酿造”出了自己最美的时光,也“酿造”出了安仁乡村振兴的新气象。以老酒坊改造为示范,华侨城南岸美村的未来值得我们去期待。

05

星之营地服务中心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星之营地服务中心项目位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琵琶溪片区内一处山坡丘陵地带内,这里核心的场地特征就是风景,所以如何处理建筑和风景的关系就成为设计首要考虑的要素。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星之营地的功能是一处帐篷宿营,野外拓展、户外活动的基地,服务中心就是为此基地的各项活动提供基本的服务和配套功能。

诸如帐篷营地的洗浴,简餐茶点,户外活动的培训以及户外设施的贮藏等,功能要求十分简单。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箱型的几何形体被设置在不同的高差平台上,但应功能的要求又被连接为一个连续变化的整体,如同山间的几块巨石,“随意”地搁置在场地上,自然而又多变。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建筑的总面积仅有650平方米,它们被分成三段,分别对应三处不同的高差。从前景的露营草坪可以方便地步入建筑的前广场,从这里进入建筑所对应的是门厅和多功能厅。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室外平台可休憩,观景和品茶,同时大平台又是入口广场向屋顶花园的过渡部分,这一过渡空间因为地形高差的原因,相互的连接转换十分自然。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这些设计元素共同形成了一个导向风景的界面,它使得游客的观赏视线有了方向性和场所感。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美丽乡村”优秀建筑设计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安仁   乡村   枣林   酒坊   高差   体量   营地   群山   建筑设计   场地   驿站   设计师   优秀   广场   功能   美丽   建筑   数码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