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上帝的鞭子,连玻尔和爱因斯坦也被他抽打过

1. 天才泡利

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天纵英才,思维敏捷,善于发现别人理论的漏洞,加以批判,被玻尔称为“物理学的良心”,艾伦费斯特则称泡利为“上帝的鞭子”。

天才少年,上帝的鞭子,连玻尔和爱因斯坦也被他抽打过

泡利从小数学物理天赋极高,中学就自修了大学物理学,19岁时直接申请德国慕尼黑大学索末菲教授的研究生,21岁时就为《数学科学全书》撰写相对论一章的综述,收到了爱因斯坦的大力称赞。泡利毕业后作为玻恩的助手,和玻尔有了合作机会,走向了量子理论的研究。

2.上帝的鞭子,物理学的良心。

他的思维缜密,语言犀利,经常能够抓住别人的理论弱点,他的毫不留情面的尖刻批评。泡利说:“哦,这竟然没什么错。”这通常表示一种高度赞许。在原子理论的建立过程中,几乎没有哪一步进展没有受到泡利的批评。

不仅仅是同辈和年轻人,甚至他的前辈和老师,比如玻恩,玻尔,爱因斯坦都受到过泡利的尖利批评。当玻恩邀请泡利对矩阵力学进行合作时,泡利讥讽的拒绝了玻恩,“不要拿琐碎的数学把海森堡的物理概念糟蹋掉”。当玻尔和爱因斯坦支持电子自旋假说时, 泡利讥讽玻尔:“一种新的邪说将被你们带入物理学中。”

天才少年,上帝的鞭子,连玻尔和爱因斯坦也被他抽打过

但玻尔等老前辈们对泡利还是给予高度的赞赏,“我们永远会从泡利的评论中获益匪浅,当新的发展受到他的赞赏时,那就是一种巨大的安慰。。他越来越变成理论物理学界的一直良知了。” 艾伦费斯特的学生提出了电子自旋理论,受到了泡利的打击,但他还是称泡利为“上帝的鞭子”。

3. 不高兴的泡利

泡利博士毕业后,就开始了反常塞曼效应的研究,这是原子物理学中悬而未决的几大难题之一,泡利每天思考问题,极度困惑,每天在哥本哈根大街上来回的闲逛。一位同事在街上碰到了泡利,好意询问泡利:“您看起来不是很高兴啊,有什么烦心事啊”,泡利不耐烦的回答:“当一个人在思考反常塞曼效应的时候,他怎么会显得高兴呢!”

天才少年,上帝的鞭子,连玻尔和爱因斯坦也被他抽打过

4、泡利不相容原理

天才少年,上帝的鞭子,连玻尔和爱因斯坦也被他抽打过

泡利在1925年发表文章阐述了他著名的不相容原理:“在一个原子中,任何两个在核外轨道运行的电子,不可能有四个完全相同的量子数。” 每个电子都有独一无二的量子数,当有电子占据了某个轨道位置时,其他的就无法占据,从而避免了电子都争相挤进能量最低的轨道上。这样,电子们可以在核外一层层的按照自己的座位依次排列。1945年,泡利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爱因斯坦   鞭子   哥本哈根   慕尼黑   上帝   量子   反常   物理学   原子   轨道   批评   物理   天才少年   理论   数学   电子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