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在人的一生中,家庭教育极为重要。

古人的启蒙书是《弟子规》和《三字经》,随着年龄增长,所读书籍也有不同。

最为重视家庭教育的曾国藩,曾在家书中写道:我有三事奉劝四弟,一曰“勤”,二曰“早起”,三曰“看《五种遗规》”。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曾国藩反复提及的《五种遗规》,诞生于清朝,作者是乾隆年间的陈宏谋

书中采录了古圣先贤关于养性、修身、治家、为官、处世、教育等方面的著述事迹,并分门别类的整理出五大类:《养正遗规》、《教女遗规》、《训俗遗规》、《从政遗规》和《在官法戒录》,总称《五种遗规》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内容从蒙养胎教开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乃至出仕入世、为人做官,无不包罗殆尽。

《五种遗规》是清代社会教育和蒙童教育教材,也是清末中学堂修身科教材。

曾国藩左宗棠都叮嘱子弟认真研读。

现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在讲述家庭教育时,也曾专门推荐过此书。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陈宏谋,1696年在距离桂林20公里的临桂县横山村出生。27岁那年,陈宏谋通过会试,得到了主考官张廷玉的赏识,成为了翰林院的庶吉士。

他特别关心时政,常常表现出极高的激情和使命感,还刻了一块匾在自己房间的门上,上书:

必为世上不可少之人,

必为世人不能做之事。

1726年,逐渐得到了雍正帝的赏识,历经数次升迁,到乾隆继位时,已官居云南布政使,乾隆对其青睐有加。

他于处理时政和为官颇有心得,且被誉为十八世纪清朝统治精英中最杰出、最有影响的汉族官员。

陈弘谋作为一位政教并行的教育家,在四十余年的为官生涯中,始终视教育为其施政之要务。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陈弘谋重视书院教育,也深知,家庭教育是人才辈出的根本。于是他一直努力将古圣先贤关于家庭教育、为官从政之重要教诲,汇集成为一册,能让全天下的人都来学习、力行。

他联合志同道合的朋友,历经多年“挑灯商榷,以定去取”,才终于编订出《五种遗规》。

书一经推出,备受好评,被广为流传、推广,在清末时期此书直接被任用为小学课本,甚至作为西方人学习中文的教材。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由于《五种遗规》的内容平易而可行,采录范围广,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适合男女老幼士农工商等各种不同身分之人。

也成为陈弘谋先生及后来许多官员、士人用以推广圣贤教育的一部实用的宝典。

有许多官员数十年读书、做官都以此为准则,力求身体力行,此书更被誉为“天地间不可少之书”。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五种遗规》一套共五本,涵括诸多内容,老少皆宜读。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研读历代教育良箴教育出真正杰出的子弟。读书首重立志,即使是童蒙,要想长养其浩然正气,不可忽视立志。

因此陈宏谋采录了,从北齐到清代共二十四篇关于童蒙养正的篇章,是童蒙教育的最佳教材。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他在《童蒙须知》上,特别指出:

“凡一物、一则、一事、一宜,虽至纤至悉,皆以闲其放心,养其德性,为异日进修上达之阶。”

是说家长在幼时就要帮助孩子长养安定之气。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譬如读书,则有《朱子读书法》:

“为学之道. 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 必在乎读书。读书之法. 莫贵乎循序而致精。……定为读书法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读书有六法,按照此法读,方能得真知。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本书无论从理论还是方法上,详尽到儿童的一言一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具体规范,都详加训诫,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童蒙养正的好书。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中国人讲“穷养儿子,富养女”说的是,男孩和女孩教育方式不同。闺门为王化之原,世上有贤女然后有贤妇,有贤妇然后有贤母,有贤母然后有贤子孙。

此书采录了十篇古人关于女子的教育的案例。同时它也道出了身为女子的重要的原则,“始之以卑弱,终之以谦和”。母亲教育女儿,尤为有用。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譬如:吕近溪《女小儿语》有:

“宁好明求,休要暗起,一遍发觉,百遍是你。也休心粗,也怕手痒,不痒不疼,忙时没干。”

明人不做暗事,有啥说啥,不起私心,不粗心,不懒惰。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家教宽中有严,家人一世安然。”

家教宽严相中,一家人才能和睦安然。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本书从立身处事到居家涉世,凡是关于人心风俗的教育篇章,都包含在内。

其中心,便是教导大众:立身务必孝敬存心,处世务必谦抑以让。

陈宏谋更是在“居家条仪”里,详细论述了大家庭的日常生活规范。他讲出家庭要注意利合同均,要帮助族中有需要者。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对我们今天和睦家庭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譬如:朱柏庐《劝言》

“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入;不俭,则妄费。”

勤俭为生活之重要,不勤无收入,不节俭则浪费。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张杨园《训子语》

“人无论贵贱,总不可不知人。知人,则能亲贤远不肖,而身安家可保;不知人,则贤否倒置,亲疏乖反,而身危家败,不易之理也。”

人得学会识人、知人,如此可亲贤远不肖,一家人得平安。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这两本书采集了二十二篇古代用以训诫为官者的言论,涵括了为官者的言行准绳、办事方法等等。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譬如:《何西畴常言》

“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谦以和。小人之事上也。必谄以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媚上而忽下。小人无常心。故君子恶之。”

君子对上级尊敬,对下属谦和,小人则谄媚,故君子厌恶小人。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天下不能常治。有弊所当革也。犹人身不能常安。有疾所当治也。溺于宴安。而因循弗革。是却药屏医。而觊疾之自愈也。率意更张。而躁求速効。是杂方俱试。而幸其一中也。”

天下没有永远的长治久安,有了问题去修正,而不是随心所欲,各种方法都试,就像人的身体,一样会生病,需对症下药。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本书以乾隆四年至八年培远堂刻汇印本为底本,同时参考其他通行本精心校对。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五种遗规》存世上百年,但一直无人整理翻译,今中华文化讲堂历时七年,全本翻译,译文明白晓畅疑难字均有注释,扫清阅读障碍,如读小说一样轻松。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书籍采用小四号字,字体更大,适合阅读,不伤眼睛,保护视力。排版设计古朴大方,值得珍藏。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小孩的家庭教育培养,从读《五种遗规》开始,清末中学修身科教材

阅读这部书,不仅对我们自己的人生具有非常深刻的指导意义,更是我们今天培养孩子成为社会精英的最佳方向。

正如陈宏谋先生在序言里所说:天下有真教术,斯有真人材

真正的书香门第传家之宝

留给家人的经典,值得世代传阅

【套装5本】五种遗规译注版 谦德国学文库 ¥12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清末   临桂县   翰林院   家庭教育   乾隆   古圣先贤   不肖   知人   谦和   此书   科教   君子   小人   官员   家人   小孩   中学   数码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