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系车再添悍将,欧宝入华能否绝地反击

近期,据海外媒体报道,来自德国的欧宝除了在欧洲市场扩展以外,还要重返中国市场!

现在我们虽然对于欧宝这个品牌比较陌生,但并不代表它曾经存在过。毕竟是个百年品牌,其历史底蕴和产品性能还是不可忽视的。

法系车再添悍将,欧宝入华能否绝地反击

对于将欧宝再度引入中国市场这个话题,其实早在2018年的时候就被提及了,只是当时PSA在华的品牌已经有了标志、雪铁龙和DS,这三个品牌经营的好,才能为引进欧宝作出铺垫性的工作,贸然的引进欧宝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再者是以当时的中国汽车市场环境,欧宝引入国内后,则必然会面临品牌形象和定位的问题,本身法系车在华的处境都很尴尬,再将产品阵容整体的传播策略添上欧宝,那么法系车更是有心无力了。

法系车再添悍将,欧宝入华能否绝地反击

被通用埋没到PSA发扬的欧宝

大多数的消费者对于欧宝这个品牌比较陌生的原因,是因为汽车市场的更新跌打太快,而大家重点关注的只是市场上流动性比较稳定,保有量比较多的,比如大众、丰田等,但是对于它们旗下还有诸多子品牌就不太关注了。

真正了解欧宝这个小众品牌的实属少数,因为欧宝是在1993年的时候以进口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旗下有英速亚、赛飞利等车型,但受制于关税的原因,导致消费者入手价格居高不下,其公司也连年亏损难以为继,所以在进入国内21年之后含泪退出了中国市场。

到了2017年,实在是看不到欧宝的前景如何,通用公司将欧宝挂牌出售了,接盘的是法系PSA。到了PSA手里欧宝就大放异彩,短短一年的时间,便从连续亏损十年的状态扭亏为盈了,甚至当时的网友都普遍的认为欧宝是在通用没受到重视而韬光养晦,遇到了PSA这样的知己当然是铆足了劲的往前冲。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随后到了2019年上半年,包括沃克斯豪尔品牌在内的欧宝实现利润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4.5亿元),可见欧宝的市场潜力还是很大的。

其实通用也不亏,毕竟在通用的这么多年里,欧宝的技术早已经被压榨的差不多了。

法系车再添悍将,欧宝入华能否绝地反击

PSA引入欧宝的动机

看到欧宝在国外的市场上表现的春风得意,PSA似乎也从欧宝的身上看到振兴中国市场的希望,而中国市场作为全球销量最大的市场,对PSA来说诱惑是相当大的,哪怕是近些年来旗下品牌被德系日系打压,又被华系自主品牌向上逼近,已经几乎没有存在感了,但PSA仍然不远放弃中国市场。

其次是欧宝在华有过品牌印象,虽然那些年是因为进口的原因导致销量的萎靡不振,但如果再精致的包装一下,落到本土以合资的形式生产,也是不错的选择嘛,毕竟市场基础和潜力都是乐观的,

其次是早在2019年之前,PSA全球CEO唐唯实抛出了“PACE 计划”,而这项全新欧宝振兴计划的核心就是欧宝要走出欧洲,开拓有潜力的全新市场。按照规划,到2022年,欧宝要进入到20个全新的市场,而中国和巴西市场也在考虑范围之内。

而现在都已经2021了,欧宝在全世界的脚步都在飞速的行进中,中国市场是肯定不能忘怀的。然而中国市场现在已经今非昔比,纵使欧宝在产品性能上无可挑剔,但想以此来改变PSA不可逆转的溃败是显然不可能的。

法系车再添悍将,欧宝入华能否绝地反击

转换新能源战场,能否实现绝地反击?

欧宝首席执行官曾表示:我们将回到中国,带来百分百的欧宝电动车。

如果说作为燃油车型重新回归中国市场,或许很多人并不看好,因为现在的燃油车阵容竞争的如火如荼,欧宝即便是本土化生产降低了很多成本,但想撼动德系日系是绝不可能的,就算是美系和韩系也不一定能对战几个回合。更何况中国自主品牌已经成长到非常可怕的地步,市占率达到38.4%。

从新能源的赛道上入局不失为一个正确的选择,眼下的中国汽车市场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相对敏感,正处于从传统燃油车升级到新能源汽车的变换过程,欧宝适时的进入中国市场并不晚,尚处于第一阶段。

但要根据欧宝电动化的情况来看的话,似乎又不那么理想。因为欧宝目前的电动化车型占比非常可怜,只有9%。而在售的纯电动车型也仅为4款,其中包括了纯电Corsa、纯电Mokka、纯电Vivaro、纯电Combo。

根据外媒的数据显示,纯电Corsa在海外市场最大马力仅有136匹,而且WLTP综合续航只为330km,这样的续航里程在欧美国家都不被接受,到了中国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

如此低的续航工况,哪怕是像长城欧拉这样的选手都能轻轻松松的将其秒杀,换而言之就算进入中国市场之后也没有任何意义,明显不符合国人的实际用车需求又怎么会被消费者所接受呢?

改变自身,是欧宝进入中国市场的首先要做的,其次是重塑品牌形象。我们暂不预测电动化的欧宝产品力如何,就现在的消费者对于欧宝的品牌认知是非常浅淡的。不然别说绝地反击了,恐怕生存都很难。

王治刚·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法系   绝地   雪铁龙   悍将   销量   中国市场   新能源   燃油   中国   车型   旗下   消费者   原因   品牌   市场   产品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