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中国真的是反法西斯“四大国”吗?

1943年11月23日,英国、美国、中华民国在埃及的开罗召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14次峰会,这一次峰会确立了中国作为抗战四大国的地位。在战略方面,虽然会上承诺的决议最后很多都没有实施,但是这次会议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二战时期,中国真的是反法西斯“四大国”吗?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中国实际上仍然被排斥在同盟国政治核心圈之外,苏联一再拒绝中国成为所谓的“四强”,而英国也极度轻视中国在太平洋战场当中的作用,他们都想把中国摒弃在二战国际新秩序当中。

当时只有美国竭力主张让中国在二战以及战后当中扮演大国的角色,主要希望在未来世界当中能够对抗苏联和日本。罗斯福表示,无论现在还是未来,中国的地位都是极为重要的,我们不能摒弃不顾。

罗斯福在1943年6月4日,致电蒋介石,提议美国、苏联、英国,还有中国近期举行会议,此时蒋介石婉言谢绝了,最主要原因是斯大林、丘吉尔对中国的轻视。


二战时期,中国真的是反法西斯“四大国”吗?


后来在美国的压力下,1943年10月30日,四国发布了关于二战宣言,此时已经将中国提到到与英国、美国、苏联相同的地位。之后11月1日,罗斯福再次致电蒋介石,邀请他参加在11月26日,在开罗的会议,此时丘吉尔跟随美国表示欢迎,但是斯大林依然表现出鄙视态度,拒绝参加。

开罗会议期间,罗斯福同蒋介石前后举行了4次会谈,其主要是日本投降之后,东亚的国际新秩序。


二战时期,中国真的是反法西斯“四大国”吗?


罗斯福为何如此看重中国呢?1942年,罗斯福说,中国在极其不利的条件下,尤其装备上处于极大的劣势的情况下,进行了差不多5年的抗战,他对中国英勇行为表示钦佩。并且表示中国的抗战行为,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尊重。

我们看看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差距有多大,战争爆发前,日本的工业总产值达到60亿美元,而中国仅为13.6亿美元;钢产量方面,日本钢产量高达580万吨,同期的中国只有4万吨;石油方面,日本是169万吨,而中国仅为1.3万吨。

当时日本飞机达到1.5万架,而中国仅有223架,而且当时日本已经能够自主生产飞机,大炮以及坦克等军事装备,中国除了小型舰船之外,几乎造不出一架飞机,一门大口径大炮,以及一辆坦克。


二战时期,中国真的是反法西斯“四大国”吗?


巨大军备方面的差距,让战争初期就凸显无疑,日本二战时期已经形成了民族国家,上下齐心。而同时期的中国还深陷内战之中,江西瑞金不但有个独立政权,当时国民党实际控制面积仅限南方的少数几个地区。

在如此艰难条件下,1942年到1944年,中国先后两次派出30万远征军赴缅甸作战,付出了10万军人生命的代价,彻底粉碎了日军占领印度,与德国合流的图谋。


二战时期,中国真的是反法西斯“四大国”吗?


之后苏联、美国、英国在德黑兰举行会议,罗斯福得到斯大林在欧洲战场结束之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承诺。而英国以缅甸海军必须用于对德作战为借口,放弃了反攻缅甸的承诺。这也就是说开罗会议基本上等于一纸空文,表面上中国是反法西斯四大国,但是苏联和英国都无视中国的地位与利益。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克里米亚的雅尔塔举行会议,之后他们签订了雅尔塔密约,这份瞒着中国的协议,将中国的主权与领土进行无情的蹂躏与践踏。在美国政府的坚持下,国民政府被迫同意雅尔塔会议中关于外蒙古、旅顺、大连以及中东铁路的安排,同意同苏联签订同盟条约。


二战时期,中国真的是反法西斯“四大国”吗?


由于苏联的加入东北战场,东亚的国际秩序已经严重失衡,使中美在开罗构建的战后东亚国际新秩序发生变异。表面上看,中国在战后“四大国”地位,实际上中国处于被瓜分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丘吉尔   开罗   罗斯福   斯大林   中国   缅甸   雅尔塔   苏联   东亚   英国   日本   美国   蒋介石   地位   会议   二战时期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