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弱点了

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弱点了



通过一段吐槽视频网站会员的小品走红之后,《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迅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但观看了节目全程,有少部分观众的反馈,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导师很有趣,但后期太加戏,有些表演的确不咋地。


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弱点了


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弱点了


在这些年来层出不穷的各种演员类节目里面,我们看到过一些对专业演技的探讨。而正如马东所言,他这个节目最难做的就是,在节目名称里面,已经定义了“喜剧”二字,也就把观众预期提高了。


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弱点了

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弱点了

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弱点了


这就和《我就是演员》《演员请就位》一众不同了。


第一,对题材提出了要求,得是喜剧,剧本不符合类型还不行。


第二,还对质量提出了要求:不好笑就是失败了。


于是,在节目里面我们看到,所谓的“主席团成员”(导师的别称)不遗余力地传递一些专业知识,据不完全统计,就有这些概念在这档喜剧大赛的节目被前所未有地提出来了。


漫才


指的是两人表演的脱口秀。一个负责当吐槽,一个负责装傻。


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弱点了

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弱点了


真要说和相声有什么区别,可能他们自己也说不出来。


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弱点了



素描喜剧



音乐喜剧


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弱点了


于和伟定义了一段表演叫“音乐喜剧”,但演员说,喜剧都有故事,只是有音乐、有舞蹈、有调度,还挺难的一个事儿。


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弱点了


唱歌简单,但是唱得合理,还要唱得有意思,也是一种挑战。尤其是对观众来说,是一种挑战。


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弱点了


狗坨子表演


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弱点了

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弱点了


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弱点了


演员的解释是,一种表演状态。这个词就是口头表达,出自《周六夜生活》,愣来、开心,没有任何理由的喜剧,比如“出租车的摇头三人组”,想玩啥玩啥。


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弱点了


除此之外,在第一集里,我们还看到的术语有:


喜剧电影


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弱点了


正剧演的喜剧


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弱点了




造出这些词,背后的逻辑其实不难理解。


一方面,看得出,节目的目标,就是去用评判标准不怎么统一的比赛,去探索喜剧究竟有多少种可能性。


另一方面,既然喜剧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那我们不如把这个难度给他明确,用一些术语让观众“不明觉厉”。


类似的操作,在《中国有嘻哈》刚出世时也有过。在那个节目里,让观众认识了flow、单押、双押、puchline,其实也是这个逻辑——通过提高节目专业程度,来增加表演的信念感,和观众的认可度。


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弱点了



但是喜剧本身就是有反专业因素在里边的。纵然一千个观众有一千种笑点,但好不好笑,都是一种感性认知。


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弱点了

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弱点了

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弱点了

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弱点了


理性认知再多,可能也抵不住一句:“就是生理好笑”!



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弱点了


这个节目也面临这样的困境,正如马东说的那样:把喜剧节目做得像个专家节目,挺悲哀的。



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弱点了

越来越多的观众发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弱点了



“老要看门道,这多悲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脱口秀   坨子   喜剧   观众   术语   弱点   认知   导师   好笑   逻辑   悲哀   演员   定义   大赛   节目   发现   数码   专业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