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庚:从中专生到中国工程院院士,致力解决农田残膜污染问题

他是江苏人,却扎根边疆工作六十载;他最高学历只有中专学历,却成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一辈子只干了农业机械研究一件事,却推动了新疆棉花生产两次大提升。

他就是陈学庚,自称“土八路”。“英雄不问出处,一切人才都要在战场上见分晓”。

陈学庚:从中专生到中国工程院院士,致力解决农田残膜污染问题


推动新疆棉花生产两次大提升

1947年4月29日,陈学庚出生于江苏泰兴市。20世纪60年代,一大批江苏人来到新疆,支援新疆建设,陈学庚的父母就在其中。

初中毕业后,陈学庚高分考入新疆兵团奎屯农校,选择了分数线最高的农业机械专业。从此,陈学庚与农业机械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20世纪80年代前,新疆棉花生产的总体水平很低,一到每年5月定苗和9月采收时节,新疆兵团就“机关关门、学校停课、工厂停工”,还有60万内地采棉大军进疆,全民投身棉花生产。

但即便如此,1982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仅占全国的4.9%,总产量占全国的4%,兵团平均亩单产也仅有38.6公斤。

针对地膜植棉农艺要求,兵团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机具联合作业新理念,构建了以“种床整理、机械铺膜、膜上打孔穴播、种孔覆土”为主要内容的铺膜播种机械化技术体系。

陈学庚当时带领农七师130团的地膜机研制小组,不到两年时间就完成了2BMS系列机具研究,班次作业效率相当于300个人工。

此后,陈学庚团队继续加大力度改进铺膜播种新机具,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气候条件和农艺要求,不间断地研制推广多种新机具,形成了系列新产品,完成了从成果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换全过程。

地膜植棉机械化推动了新疆棉花生产第一次提升,该项成果也获得199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兵团提出了膜下滴灌精量播种栽培新技术。

为达到机采棉种植密度不降低的新要求,陈学庚率领团队提出了行距超窄配置新思路,研发了膜下滴灌精量播种机。

陈学庚:从中专生到中国工程院院士,致力解决农田残膜污染问题

膜下滴灌精量播种机

陈学庚说:“精量播种机研究成功,科研团队紧接着狠抓成果推广,当时‘有钱买种、没钱买苗’的传统理念根深蒂固,包括相当多的兵团团长都认为单粒精播风险太大。”

面对困难,陈学庚没有退缩。2004年春播,科研团队在农一师推广棉花精量播种机,他们早晨从石河子出发去阿克苏,1200公里路程当天晚上就赶到,其间行车时间超过15小时。

“当时调整机具都是团队科研人员自己干,一季春播下来,现场讲课、现场演示会、出苗现场观摩会就进行了20多场,用事实改变了传统理念。重视科研、重视成果推广,是搞好科研工作的硬道理。”陈学庚说。

2014年,新疆棉花亩单产提升为155.7公斤,新疆以占全国42.3%的面积,生产了占全国59.5%的棉花,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

播种技术与装备的创新促成新疆棉花产业的二次提升,彻底改变了新疆棉花生产落后的局面。

解决农田残膜污染问题

地膜铺盖栽培技术为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让新疆兵团棉花单产走在世界前列,但这种生产方式带来的残膜污染给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留下了隐患。

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陈学庚针对新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为自己定了两个目标:一是做好残膜回收研究,二是加大力度研究提高机采棉花品质。

陈学庚:从中专生到中国工程院院士,致力解决农田残膜污染问题


“耕层残膜含量增加会破坏土壤结构、影响种子发芽生根,导致农作物减产,长此以往就会威胁到农作物生产安全,制约新疆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这对子孙后代是不负责任的。”陈学庚说。

2014年,陈学庚带领团队开展“农田残膜治理项目”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在PE地膜机械化回收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农田残膜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单项技术能完成的。我们做的是PE地膜的回收,具体工作非常艰难。我们主张使用降解膜,但降解膜的价格是普通PE地膜的两三倍,农民难以接受,同时降解膜的增产效果达不到要求,区域土壤气候条件也会影响降解膜性能,因此解决农田残膜污染问题不是一件容易事儿。”陈学庚说。

陈学庚:从中专生到中国工程院院士,致力解决农田残膜污染问题

陈学庚团队研发的残膜回收机

从2017年开始,陈学庚院士团队走出一条创新之路:从全产业链入手,将农机、农艺、农膜相结合,采用秋收后强度和拉伸指标来满足机械作业要求的耐候地膜,研发作业效率高、回收后的残膜含杂率低、具备自动卷膜或装箱压缩功能、残膜回收率达90%以上的新型残膜回收机。

近3年来,陈学庚院士团队在沙雅、阿拉尔、石河子、昌吉、沙湾等地进行耐候地膜试验示范,总体效果很好。不合格地膜耐候性差,秋季强度低,抗拉性能差,容易开裂老化,机械回收难度大。耐候地膜秋后产量和普通地膜相当,棉花采收后,地膜的完整性较好,强度符合残膜机械回收的条件。

与此同时,在这3年中,陈学庚带领的研发团队,开发出3种新理念秸秆粉碎还田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田间试验地表残膜回收率超过90%,回收残膜可实现自动打卷和卸膜。并于2019年2月、3月、5月,相继在阿克苏地区、六师新湖总场进行田间试验和改进设计,为生产考核和批量生产奠定了基础。

陈学庚认为,农田回收残膜只有实现了资源化利用,残膜污染才算真正得到解决。不提倡回收残膜再造粒后加工新农膜,建议加工成其他产品,例如木塑产品。

陈学庚还提出,回收残膜的综合利用是个大产业,经济效益可观,要利用经济杠杆撬动,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专业合作社和民营企业参与残膜回收与资源化利用。例如,可以在新疆棉花种植大县,以30万至50万亩棉花回收面积作为一个单元,组建一支队伍,春季参加播种,秋季进行残膜回收,其余时间进行回收残膜的再清理和综合利用等。

截至目前,科研人员已研制出十多种不同类型的残膜回收新机具,为解决兵团农田残膜污染问题做出了贡献。

培养高层次人才

2018年,陈学庚又有了一个身份:石河子大学研究员。

“为什么我叫自己‘土八路’,是因为我没有硕士和博士学位,只是针对新疆兵团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攻克瓶颈,一点一点往前走。尽管取得了很多成果,但都没能静下心来做理论研究。”陈学庚说。

为了“补上”这一课,陈学庚选择到石河子大学。“这是一所综合性大学,高层次人才聚集,学术氛围浓厚,对于总结、提炼过去的工作,静下心来做理论梳理,有很大的优势。”

陈学庚说,中国是农业机械制造和使用大国,却不是农业机械制造的强国。从2004年通过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开始,相关领域的发展才进入了“快车道”。

也正是为了促进中国农业机械研究的发展,做好高层次人才培养,特别是指导青年教师做科研,成为当下陈学庚工作的重点。

“过去,我都是带着人冲锋在农业一线,积累了不少经验。今后,除了做理论提升,把这些知识传授出去对我来说同样重要。独木不成林,个人的力量再强大也是难以发展的,依靠少数人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只有组建一支强大的团队,大家拧成一股绳往前冲,才能取得成功。”陈学庚说。

来源:《中国科学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农田   石河子   阿克苏   播种机   单产   中专生   作业   新疆   机具   兵团   中国   棉花   农业机械   地膜   成果   团队   农业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