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智远院士:50余年只钻研一种蔬菜,打造甘蓝品种的“中国芯”

方智远,男,汉族,中共党员,1939年9月出生,湖南衡阳人。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64年于武汉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研究员。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甘蓝遗传育种研究。

1973年,方智远和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途径育成我国第一个甘蓝杂交品种“京丰一号”,从而结束了我国甘蓝新品种长期完全依赖从国外引进的被动局面。1979年突破甘蓝雄性不育系选育与利用技术,实现了规模化制种,先后育成甘蓝品种30余个,种植面积高峰时约占全国总栽培面积的60%,累计种植面积达1.5亿亩,取得巨大经济效益。

方智远院士:50余年只钻研一种蔬菜,打造甘蓝品种的“中国芯”


50余年只钻研一种蔬菜

圆白菜学名甘蓝,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上世纪六十年代,甘蓝基本依赖从国外引种,价格高,质量难以保障。1967年外商故意刁难,提高种子价格,降低种子质量,华南地区种植的“黄苗”甘蓝突然出现大面积只开花不结球的现象,给广东等地的菜农造成了惨重损失。方智远与专家们连夜赶往广东,看到地里一片片未熟抽薹的甘蓝,农民蹲在地里掉眼泪,他从此下定决心一定要搞出我国自己的品种。“当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是觉得,解决老百姓吃菜问题,还得搞我们自己的品种。”

那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时代。很多人包括农场工人们忙着搞运动,方智远就和同事们到农村去,在农民的地里搞研究。住大队部,吃大灶,干农活。有时候几个人,有时候也一个人。大部分时间,方智远都会骑辆自行车,奔波在家与北京丰台黄土岗、海淀四季青等农村的试验田里,经常是一天几十公里,一年下来,一条自行车车胎都磨平了。方智远和同事们从全国搜集甘蓝种质资源,听说哪里有好品种就立马赶过去,回来就一头钻进试验田。甘蓝一年只开一次花,育种周期长,不确定性大,做几千个组合也不一定能选出一个好品种。年复一年,方智远拿着铁锹、锄头,整地、播种,弯着腰、低着头,一颗颗的授粉……。

方智远院士:50余年只钻研一种蔬菜,打造甘蓝品种的“中国芯”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3年,方智远育出我国第一个甘蓝杂交品种“京丰一号”,打破依靠国外引种的被动局面,于1985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后面又陆续育成第二代品种‘中甘11’、第三代品种‘8398’、第四代品种“中甘21”,四代品种四次获得国家奖。他们培育的种子,价格只是国外的1/3,并推广至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累计种植面积达1.5亿亩,占国内甘蓝种植面积的60%,使甘蓝成为百姓餐桌上四季常见、质优价廉的蔬菜。

多年来,方智远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1988年、2001年两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人民日报曾这样报道和评价方智远的团队:“六人课题组,四次获大奖”。

“农民全心全意支持你,你得给农民干点事”

方智远的办公室,被十几个偌大的玻璃罐子占据了1/3的空间。积攒了十几年的数千份甘蓝种质资源,被很仔细地裹成小包,密封在干燥器内。衣架上常年挂着一顶草帽、一件雨衣,是随时准备下地用的。

“天天跟土地、种子打交道,这都习惯啦。”方智远说。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对于农民那份割舍不断的感情。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天,北京下大雨,方智远把家里的孩子安顿好,就急忙骑着自行车往试验田里赶。一路上余震不断,自行车“蹦蹦蹦”地响,路边的电线杆还在晃荡,方智远也顾不上害怕,只想着赶紧去看看地里的情况。

“我们去的时候苗子都淹了,农民还在地里排水,把苗子捞起来。”方智远说,“多好的农民啊,他们全心全意支持你,你得给农民干点事。”

为了将好的品种推广到农民手中,方智远和同事们经常下农村,办培训班,手把手地教农民如何制种,如何栽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成果拿出来跟农民共享。这些年来蔬菜花卉研究所在全国设立的十几个甘蓝新品种示范基地、30多个良种销售网点,方智远和课题组的同事跑了个遍。

方智远院士:50余年只钻研一种蔬菜,打造甘蓝品种的“中国芯”

“我们做农业科研的人,接触农业多,接触农民多,农民是最辛苦的,我们科研人员必须要为农民多做点事,国家需要你做,你就得做下去,人这一辈子能把这件事做好就足够了。”

近年来,随着国外种子大举进入,方智远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虽然目前蔬菜种子的80%还是我们自己的,但是需要努力的地方确实很多。”他认为,振兴民族种业,真正做到产学研的结合很重要。“这就是年轻一代人的责任了。”方智远说,“我们现在就是把他们扶起来,给他们担责任,给他们提供条件,放手让他们干。”

近三年来,方智远团队在国内外首次克隆了抗枯萎病基因,创制了Ogura胞质不育的恢复系,打破了国外公司对越冬甘蓝品种的垄断局面;团队先后荣获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农业农村部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农科院优秀创新团队、中国农科院成果转化贡献奖先进集体等荣誉。团队育成品种推广面积1000多万亩,占全国甘蓝种植面积的60%以上,为农民创收200多亿元,对推动我国甘蓝自育品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提高我国蔬菜育种水平,保障蔬菜周年供应做出了突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甘蓝   蔬菜   品种   种质   余年   院士   种子   自行车   面积   团队   国外   农民   农村   我国   农业   国家   全国   科技   方智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