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6000万并不是一个梗!

拟文|Young

财经姝婷说,用故事说财经。

1895年12月28日,随着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把他们制作的影片《火车进站》在巴黎的卡浦星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面公开放映,“电影”,这门新艺术形式的诞生了。电影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孕育而生,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它的血液里注定镌刻着“工业”的基因。从最初的黑白无声胶片到如今的“3D数字摄影”、“杜比360度环绕”,电子工业技术不断革新,促使电影技术与美学观念也在不停迭代。观影服务与体验的升级,使得观众对作品的期待不断提高。

投6000万并不是一个梗!

卢米埃尔兄弟

《流浪地球》,又一次让中国观众在国产电影中嗅到了好莱坞式的味道,这种兴奋是久违的,因为在中国,好像电影的成功与否,向来是看导演和主演的阵容是否华丽,然而这一次,和他们都没有太大关系。120分钟的时间里,一个重新构建的既科幻又真实的世界展现在观众面前。有人说,中国电影向来不缺钱,如果早这样搞,那现在的水平至少也和好莱坞平起平坐了吧。小编想说,无论《战狼》还是《流浪地球》,从现在看来都是个例,它们虽然代表了现阶段中国优秀科幻电影的水平,但这不是中国电影的整体水平。

投6000万并不是一个梗!

电影产生于工业,寄宿于工业,想把中国电影搞好,不是拍几部形而上的作品,说几个故事就完事的,技术、资金、人才、制度一个都不能少,我们与好莱坞的差距表面是影片质量的差距,实际是整个电影工业体系的差距,这个体系的背后,是强大的科技水平的支撑,是高效的金融手段的辅助,是专业的人才储备的支持。

投6000万并不是一个梗!

没有发达的汽车制造工业,就不可能有《变形金刚》,不借助的航天技术对地外星球认知,就不可能有《火星救援》,所有的看似科幻的设计背后都有一套严谨科学理论的支撑,小到一个零件的运用,大到一个的文明构建,《流浪地球》亦是如此。

投6000万并不是一个梗!

随着《流浪地球》的热映,流传出一些小笑话,如本客串出演的吴京临时投6000万。或许这个笑话初衷是想说明吴京投资有眼光,但恰恰爆露出中国电影制作资金使用不规范。在好莱坞用了快50年的完片担保制度在中国很难推行,审查制度是最大的障碍。投资人、演员、制作团队各方的利益不协调一致,整个行业的生产效率就很难提高。

投6000万并不是一个梗!

《流浪地球》的意义,既让我们看到中国大片抛开“流量名人”成功的可能性,更让我们看到中国电影工业与欧美的差距。在电影学院的第一堂课,老师都会对学生说,没有情怀就不要做这一行,没错,从个人的角度,搞艺术做电影一定要有情怀,但是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搞电影应该抛开情怀。《流浪地球》让观众隐约看到了一个成熟的中国电影的雏形,但是如果有朝一日“中国电影人”能自己感受到行业正在走向成熟迈进,那就更有意义了。

-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杜比   好莱坞   科幻   中国电影   中国   情怀   差距   角度   观众   地球   水平   制度   工业   行业   电影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