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昨天发了一篇名为《微信屏蔽飞书的法律本质,是侵犯公民自由通信权》的文章,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共鸣。在认真浏览全部评论后,针对部分读者提出的质疑,今天接着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微信不是在做慈善,没有直接向用户收费不等于不收费。用户浏览广告、微信提款、资金沉淀等,这些都是在向微信间接付费。

羊毛出在狗身上,猪去买单”,形象的说明了互联网的商业逻辑。微信、美团、淘宝、360都是免费的,但并不代表不盈利,所有用户都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这个比喻我觉得不恰当。

微信屏蔽用户私聊中的链接,更恰当的比喻应该是:两个人在腾讯餐厅吃饭,窃窃私语谈到了咱们第二场接着喝啤酒撸串去(敲黑板,这是重点,要考。窃窃私语的意思是一对一贴着耳朵说悄悄话,没有大声喧哗让隔壁桌的人听到,更没有四处张贴广告)。腾讯餐厅老板知道聊天内容后,把烧烤店的地址给屏蔽了,理由是不能在我店里谈竞争对手家的东西好吃

换个说法,大家可能更容易明白。如果用顺丰发快递给朋友,里面装的是圆通的优惠卷,那么顺丰能不能以竞争为由把快递里面装的优惠卷给扔了?

如果你认为顺丰有权利这么做,有本事你别用。那么好吧,我送你一个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9条规定: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191条规定:邮电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等,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很多人没有搞明白情况,现在要谈的不是其它竞争对手在微信朋友圈卖东西的问题,而是顾客与顾客的私聊内容,微信是否有权审查的问题

我认为,微信对用户朋友圈和微信群里面内容进行审查,是属于相对合理的范畴。朋友圈和微信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理解为“公众场所”的。但用户间一对一的聊天内容微信绝对无权审查只有公检法等享有执法权的机关才能审查,这是公民的通信自由权,受宪法保障的。屏蔽双方聊天中的通信内容,就是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肯德基到麦当劳门口去拉客当然不合适,那么肯德基有权限制用户在餐厅里面边吃边聊麦当劳的话题吗?很多人缺少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概念。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以后你用中国移动的手机号码,不可以发关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内容,因为186、133、189这些关键字都被屏蔽了,有本事你别用我中国移动的手机号。

如果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这么干,岂不乱了套吗?这就是反垄断法的意义。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你住恒大的房,竟然不喝恒大冰泉,喝雪碧?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发微信群不可以,私聊谁也管不住。如果不愿意接收,可以告诉对方或者删除好友。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如果我是马化腾,我也会这么做。因为相对于垄断获得的巨大利益,处罚太轻了。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卖五金、卖水果的商贩进来吆喝、四处贴广告不行,保安可以给轰出去。顾客之间一边逛街,一边谈啥都行,老板无权干涉。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如果没人管管,大家都会先从垄断的受益人(比如通过高额补贴,将竞争对手排挤出市场),变成最终垄断的受害人(设立进入市场的壁垒,大幅提高价格)。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飞书是一款类似于钉钉的办公软件,两者各有千秋。鉴于飞书没有给我广告费,链接就不奉上了。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如果连说说的勇气都没有了,是不是更可悲?围观、点赞、转发,都是一种力量。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不赘述了,这种想法的人真的很多。这是一个误区,被屏蔽的并不是微商。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知道这个,说明你已经不再年轻了。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先读题,再解题,浏览全文后先总结中心思想再评论,这样比较容易不跑题。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你跟老婆聊天,微信给你设置个白名单,没有规定的内容不能讲?或者咱们民主点,超出白名单的内容,你也可以拿给微信审核,没问题的话咱就特事特办,允许你发给老婆。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用户量是微信的核心竞争力,每个用户,都是筹码。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太狠了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义正言辞,大义凛然的批评,怎么就成博同情了?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侵犯自由通信权,私聊内容属于私人空间,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权审查。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感谢点赞,还是不要转发了,我怕你不是被屏蔽的问题,是连号都没了。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你好毒..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支付宝这样做,也是不妥的。私聊,私聊内容神圣不可侵犯!


针对大部分读者理解认同的观点,今天也进一步分享下我的理解。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企业的市场竞争不应该干预用户的通讯权

吃瓜群众不嫌事儿大,所期待是在各个领域可以有良性的竞争,多一些公平正义,少一些霸权欺凌。

思想启蒙运动先驱伏尔泰有一句十分经典的名言,用在今天的话题也非常恰当,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在通信自由权方面,我不喜欢你分享的每一句话、每一篇文章、每一条淘宝链接、每一条抖音内容,但我誓死捍卫你分享内容的权利

有没有通讯自由的权利”和“行不行使通讯自由的权利”从来就是不同的两件事。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个人可以发布、分享任何法律不禁止的内容

从法律性质上理解,个人发表言论、图片、通信等行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原则上,只要不是法律明确禁止的,我们有做一切行为的权利,也有不做一切行为的权利。

从这一角度理解,只要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你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方式发表如“我怎么这么好看,这么好看怎么办”,也可以什么都不说。微信、QQ、抖音、头条都只是一种发表言论的工具而已。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微信限制分享第三方链接的依据是什么?

2016年4月12日,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发布了《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以下简称《链接规范》)。

但是问题是,企业发布的规则,能否与国家的法律,宪法冲突?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腾讯设定的限制性条款损害了用户权利

用户接受腾讯提供服务的行为属于民事行为,那么我们就从民法的角度看看,腾讯是否可以通过设置协议对用户的权利进行限制

民法原则的无冕之王——意思自治!对于法律强制性规定外的权利义务,民事主体享有自由处分的权利。什么意思呢?就是看你高兴。

对于法律没有禁止的内容,腾讯能否进行限制,就看腾讯和用户是怎么约定的了。关于合同无效的情况有以下规定:

《合同法》 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此外,《规范链接》等协议条款属于格式条款,格式条款的订立必须遵循公平原则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如此看来,判断腾讯的《规范链接》、《朋友圈规范》等系列协议与专项规则是否合法的关键,就是这些规则有没有免除腾讯的责任,排除用户的权利。

显然,腾讯的做法干扰了用户通讯自由,限制了用户权益。

你认为腾讯发布的《外部规范》,是否有权剥夺用户的自由通信权? 单选 00% 有权剥夺公民自由通信权 00% 无权剥夺公民自由通信权 00% 其它(请附留言)


相关阅读

微信屏蔽飞书的法律本质,是侵犯公民自由通信权


©原创丨本文系团队@王贝贝法律观察头条号「图文原创」文章,首发于今日头条平台。转载请联系经济犯罪网|专注经侦案件的立案、撤案、取保候审进行授权。

微信,封禁用户私聊中链接的行为,或涉嫌刑事犯罪

@特约贫论员关注头条号@王贝贝法律观察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贝贝   中国联通   自由权   链接   用户   刑事犯罪   腾讯   屏蔽   朋友圈   公民   权利   条款   通信   自由   法律   内容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