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暴跌96%!7成门店关闭!又一巨头悬了……

凛冬已至,商业巨震!

大消息传来:

又一家运动品牌巨头净利润暴跌96%!

3个月股价下跌40%!

7成门店关闭!

曾经辉煌无限,如今疯狂打折,断臂求生,轰动全球商业圈……

01.暴跌96%,阿迪达斯遭腰斩

疫情呈爆发式增长,全球经济受到了广泛而深刻的冲击。

近日,德国运动品牌阿迪达斯(Adidas)向外界公布,受疫情影响,公司不得不关闭全球70%的门店,导致一季度净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公司净收入比去年同期大降96%。

除此之外,阿迪达斯预计,剔除汇率影响,2020年第二季度销售额,预计将比去年同期低40%以上,营业业绩将为负值。

这样的结果令人瞠目结舌!

净利润暴跌96%!7成门店关闭!又一巨头悬了……

毕竟阿迪达斯在国际上是仅次于耐克的第二大知名运动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鞋服销售甚至超过了耐克。

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在疫情冲击之下,阿迪不得不关店、清理库存、自降身价,开始疯狂打折促销。

资料显示,自4月13日—4月29日期间,阿迪的中国官网,大量商品均已五折出售。

然而,这样的举措无法让资本“回心转意”。

短短3个月内,阿迪的股价狂跌40%,仿佛无力回天。

净利润暴跌96%!7成门店关闭!又一巨头悬了……

尽管阿迪已经向政府申请了信贷援助,以便及时止损,但是,公司目前仍有超16亿欧元的库存,亟待出售。

如此看来,阿迪达斯注定要经历一段艰难时期。

然而,阿迪在行业内并非是个例,疫情之下,各大运动品牌纷纷遭遇重创,寒冬似乎已经来临……

02.全球疫情失控,运动品牌遇寒冬

如今,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高达306万,排在前三位的美国确诊病例超过103万,西班牙超过23万,意大利超过20万,形势不容乐观。

疫情之下,各大运动品牌频频遇冷,似乎在劫难逃。

*耐克(NKE)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3%;

*李宁一季度净关店299家;

*特步一季度主品牌零售销售,同比下滑20%-25%;

*Kappa零售流水单季降二至三成;

*Puma网上销售仅占公司收入不到一成。

从以上几家公司现状不难看出,运动品牌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尤其是欧美运动市场,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

据市场调研机构NPD集团提供的数据,截至3月21日的一周时间里:

美国运动鞋销量较2019年同期大跌65%,其中,运动生活品类产品销售下降60%以上,篮球鞋销量下降超过70%,近年热度较高的跑鞋销量则下滑近70%。

那么,疫情之下,哪些原因直接导致品牌陷入了困境?

1.旅游和户外运动,大大减少!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旅游业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全球96%的旅游目的地完全或部分对游客关闭了边境。

因此,出于安全考虑,当人们的外出旅游和户外运动大大减少,甚至陷于停滞之时,人们对运动服饰产品的需求量就会骤减。

在此形势之下,运动品牌的销量几乎被拦腰截断。

2. 线下门店关闭,库存激增!

除了阿迪达斯频频关店之外,李宁、耐克、露露柠檬、安德玛等运动品牌,为及时止损,同样选择了关闭部分门店。

例如Puma,该品牌一半以上的自有、特许经营门店都已经暂停营业。

当然,疫情之下,客流量骤减,销售额大幅下跌,在面临房租、人员等高昂成本之下,也是企业不得已做出的选择。

关店的直接负面影响是导致库存激增。

有资料显示,相比于正常的产品库存水平,目前阿迪的自营及其经销商的库存过剩幅度,约达到16亿欧元,资产和利润率受到明显挤压。

阿迪达斯可能需要长达一年的时间,来清理过剩的库存。

不止是阿迪,像耐克、李宁、AJ、安德玛等运动品牌,纷纷开启“去库存”行动,疯狂甩卖,以缓解库存压力。

至于未来的行情,也许正如阿迪达斯的首席财务官所说:“我们预计整个行业的下半年,都将处于大规模促销的情况。”

3.全球体坛停摆,品牌营销遇冷

一直以来,大型体育赛事都是各大品牌吸睛营销、彰显市场地位的绝佳时机。

按照以往惯例,耐克、阿迪等国际知名品牌,均会赞助世界杯、奥运会、NBA等重量级体育赛事。

例如,阿迪达斯不仅是今年欧洲杯最大的赞助商之一,还是德国、西班牙和比利时的官方赞助商。同时,阿迪还为东京奥运会的协会组织以及诸多运动员提供赞助。

然而,伴随欧洲杯取消、东京奥运会延迟,再加上其他体育赛事的相继取消,无疑是对各大运动品牌的一记重击。

03.“晴天修屋顶”,时刻应对黑天鹅

当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黑天鹅”让全球经济进入“速冻状态”时,运动品牌的经营业务也被按下了暂停键。

我们发现,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国际巨头,似乎都暴露了应对黑天鹅事件的“脆弱性”。

无数的餐饮、旅游等中小微企业,众多的像阿迪达斯、迪士尼、路虎、ESPRIST等国际巨头,都在这次突发事件中,深受重创。

这不禁让所有人再次意识到,拥有“晴天修屋顶”的底线思维的重要性!

不要等到危机来了,才想到现金流的重要性;不要等到不得不关店、裁员、降薪时,才想到企业应该“居安思危”,时刻备好一套应对危机的B方案。

净利润暴跌96%!7成门店关闭!又一巨头悬了……

例如,华为的优秀之处就在于它的“处心积虑”,早早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打造“备胎”。

当谷歌“断供”华为之际,外界看来这原本是一次致命打击,没想到,华为的预备方案鸿蒙系统横空出世,没有给对方任何机会。

试想,如果华为没有“晴天修屋顶”的危机意识,那么断供这一“黑天鹅”,很可能会将其置于死地。

因此,“未雨绸缪”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有效应对危机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企业何谈未来?

任正非曾多次提到:“华为离死亡,可能只有一步之遥!”

马化腾也说过:“腾讯离倒闭只剩6个月,有危机感才会有胜算。”

因此,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企业需要常备“危机意识”,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黑天鹅。

经此一“疫”,我们发现,烈火烹油式的发展,固然惊艳,但企业想要基业长青,仍然需要苦练内功,防患于未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欧洲杯   巨头   华为   销量   肺炎   疫情   去年同期   净利润   销售额   屋顶   库存   品牌   全球   旅游   科技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