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23亿,裁员7000人,又一个超级独角兽,失速下坠!

疫情之下,有的企业被倒逼修炼内功,有的企业却濒临崩盘。

一家刚刚进入中国市场两年的企业,竟以摧枯拉朽之势,搅动整个中国连锁酒店的市场。

这匹行业黑马在两年内覆盖300余城市,搞定1万多家店,远超如家、汉庭和7天三家十几年开店的总数!

它还硬刚携程和美团,遭遇软封杀!

如今,全国酒店复工率已达80%左右,而这个“搅局者”却境遇堪忧,似乎命悬一线。

在短短3个多月,火速裁员近7000人。8名高管离职,包括参与中国公司创建的7名高管中的5人。

拥有的酒店数量,也从之前的1万多家,减少到400家左右。

它就是印度第二大独角兽公司OYO,创始人堪称印度版扎克伯格。

曾经风光无限,不可一世,如今却折戟中国市场,深陷致命滑铁卢……

全球拥有2.3万家店,要做世界第一

OYO创立于2013年,它既为单体酒店(特指由个人、企业或组织独立拥有并经营的单个酒店)提供运营管理,同时拥有自己的线上酒店预订平台。

截至2019年6月,OYO在全球拥有2.3万家酒店,房间数量超85万,超过雅高、温德姆和洲际国际酒店集团,仅次于希尔顿和万豪。

在中国市场,其拥有的客房数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

而且,OYO又受到资本的格外青睐:软银、红杉、光速、绿橡……纷纷入局,又有Airbnb、滴滴、Grab等头部企业助力,历经11轮融资,融资额达20亿美元,估值100亿美元,是名副其实的融资“巨兽”。

可以说,OYO不但不差钱,还非常能烧钱。

2019年7月,为了获得更多流量,OYO豪掷6亿“过路费”给携程和美团,解除了中国两大线上服务平台的压制,随即又掏6亿美元,入局中国市场。

虽然进入中国市场才两年时间,但是,它的“势力范围”已经覆盖300余城市,1万多家门店,远超如家、汉庭和7天三家十几年开店的总数,堪称“神话”。

在中国市场的推动之下,OYO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单体酒店品牌和第二大酒店集团,以及全球第三大连锁酒店。

难怪90后创始人瑞提什·阿加瓦尔(中文名:李泰熙)曾表示,在2030年时,OYO要在规模和营收方面超越希尔顿和万豪,成为世界第一。

亏损23亿,裁员7000人,又一个超级独角兽,失速下坠!

那么,早期OYO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它凭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如此辉煌?

OYO的创立主要是抓住了印度标准化酒店市场的空白,走特许经营、委托管理以及租赁经营的模式,自建平台,拉拢单体酒店免费入伙。

自2017年11月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以“保底+控价”的模式平均每半小时就能签约一家酒店。

同时,OYO自有一套以酒店核心硬件为重点的标准化改造,这让每家酒店从确定意向到最后上线,平均周期仅为15天。

总结起来,OYO最大的亮点就是——免费、门槛低、速度快。

而它的凶猛之处则在于通过资本的力量,快速扩张加盟店;同时定位精准,聚焦于小规模、个体户经营的单体酒店,这是一个极度分散、相对蓝海的市场。

因为在OYO 之前,传统酒店品牌受限于高昂的改造和管理成本,并未大规模涉足这一领域。

那么,原本风光正好的OYO,如今为何频频传出裁员,亏损,关店的消息呢?

亏损,裁员,独角兽正失速下坠

在最近3个月内,不仅OYO中国员工的数量骤减近7000人,并且据资料显示,OYO的整体营收从2017-2018财年的2.11亿美元,增加到2018-2019财年的9.51亿美元,但亏损却扩大了6倍,达到3.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4亿元)。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昔日独角兽正在失速下坠?

1.疯狂扩张

OYO的裁员、高管出走乃至亏损是其急速扩张的副产物,同等收益未能显现,亏损却不断扩大。

创始人李泰熙也坦言,过去一个财年内公司损失的扩大,主要由于在中国市场的扩张。

亏损23亿,裁员7000人,又一个超级独角兽,失速下坠!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OYO在进入中国的2年时间内入驻了全国338个城市,基本覆盖了中国的3-5线中小城市,酒店数量超过1.9万家,客房数量超过78万间。

尤其在2019年的后半年,OYO更是疯狂扩张,在中国的客房数量较年中几乎又翻了一倍。

相比之下,如家在2018年底拥有2319家门店、24万间客房,而达到这样的数字,如家足足花了16年的时间。

伴随OYO的快速扩张,支出消耗也水涨船高,每月成本高达1.5亿,加上在一年内,员工人数扩张了75倍,然而,收益平平,成本高昂,结果可想而知。

2.核心业务迭代失败

对于核心业务而言,OYO同样未能迭代成功。

OYO与酒店合作的模式从1.0到2.0,再到2.0的调整版(也被称为3.0),都像是在给上一个版本打补丁,最致命的bug却始终存在。

例如在2.0模式(保底+控价)中,OYO承诺给酒店每月保底收入,对超出保底金额的收益再进行分成,即便酒店未达保底收益,余钱也由OYO补贴。这些条款看起来对酒店是零风险,而置换条件是将酒店控价权和经营转交给OYO。

而随后就有酒店业主发现,把酒店交给OYO来定价和经营,并没有增加收入,反而扰乱了价格体系,从而激发了二者之间的矛盾。

并且,这其中也透露出OYO的管理也较为混乱。

例如,据OYO 前员工透露,2.0 模式的原版可能来自此前试点的几十家直营店,但这些直营店已经关掉了一半,原因主要是保底金额和运营成本过高,营收较低,入不敷出。

这一模式甚至还没有在OYO 的自营店跑通就已经开始复制,那么业务迭代失败,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3.被指商业欺诈

在合作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酒店经营者指控OYO存在欺诈以及不公平的商业行为。

例如OYO单方面修改合同,降低保底金额并出台众多罚款措施,其行为遭遇众多酒店业主声讨,维权中心常常聚集数百人进行维权。

同样的,消费者在使用OYO平台后,多次投诉其欺诈行为。

例如,用户7360884265在去年12月24日曾反映:“下午三点多发起OYO酒店预定,结果到店后,酒店说与平台已经解除合同。订单无法取消,也联系不到客服。电话打了多少个依然没人接听……”

而OYO于第二天在投诉平台回复:“已收到反馈,正在核实,后续将与您电话联系”

然而,用户7360884265在12月27日向投诉平台再次反映:“平台一直没有作出答复,也没有电话致电。希望赶紧得到答复。”

可见,企业一旦在经营中失去契约精神,距离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便不远了。

4.严重依赖资本

当下,OYO之所以加紧业务收缩,无外乎是消减成本,迫切希望盈利,因为,近10个月以来,在没有融资的情况下,OYO已经无钱可烧。

尽管软银一直是OYO坚定的支持者,拥有46%的股权,并将其作为标杆案例,但是,伴随软银集团入股的一些初创企业开始陷入困境,软银和孙正义的投资神话也宣告破灭。

孙正义甚至承诺,将不再对软银投资组合中的公司进行救援。

因此,OYO想要依靠软银输血续命显然希望不大,依靠自身积极自救,尚有一线希望。

亏损23亿,裁员7000人,又一个超级独角兽,失速下坠!

而对于OYO未来的命运,一位前高管如是说道:“OYO 短期内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大的危机,如果有,最终可能会是‘系统性崩盘’,然后被中国的某个巨头收购。”

不论等待着OYO的将是什么,我们可以认定一点:

对一家企业而言,在任何时候,忽视品质打磨和服务升级,而游戏资本,热衷“跑马圈地”,终究会被用户抛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独角兽   希尔顿   印度   中国市场   客房   中国   融资   收益   数量   模式   美元   酒店   市场   平台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