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提价,被打翻的“酱茅”连涨多天,还能涨多少?

一天的美好生活从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开始,生活需要各种味道,味道则源于各种调味品,对于我们这个饮食大国来说,做好七件事中任何一个都有可能成为行业巨头,毕竟十几亿人每天都在产生着巨量的消费。

其实,开门七件事中还缺少了一个品类,那就是“酒”,酒是在解决以上温饱问题后,用多余的粮食酿出来的,不同的发酵方式成就了各异的味道。

不同的“味道”,成就了不同企业传奇,稀缺的茅台凭借着超高的毛利一绝骑尘,成就王者风范,冠以“股王”称谓。

剩下龙头企业就有了各种“XX茅”称谓,2020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茅指数一度是资本市场的核心主线,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酱茅”——海天味业。

海天酱园的历史

在南国美食之都潮汕,清代中叶就孕育了多家酱园,酱园经营的产品繁多,咸、甜、酸、辣一应俱全。

50年代公私合营开启,潮汕25家古酱园合并重组,并选择了最大的酱园海天作为新的名称。

90年代初期,海天把原来单一的国有经济体制重组为职工个人出资和国家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随着销量的提升,产品线的多元化让其走上快车道。

2007年海天改制为股份制公司,逐步建立起现代化企业制度,发展的步伐加速,品牌知名度日益增强,此时开始和行业内的小企业拉开差距。

海天提价,被打翻的“酱茅”连涨多天,还能涨多少?

5年之后,也就是在2012年,海天上市以谋求更大发展,上市募集资金用于扩充150万吨酱油调味品扩建工程,从而将海天打造成为世界级的调味品标杆企业。

海天的高光时刻

作为高频使用的调味品,海天首先要考虑的是完善渠道和宣传。

募集资金后的海天首先对产业基地进行了升级换代,并完善了生产链和技术,凭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海天甚至打入了央视,这对海天品牌的树立起到了重大帮助,后来海天成为了第一家登上央视广告位的调味品企业,在那个娱乐生活匮乏的年代,央视的广告位展示加深了人们对海天品牌的认可度。

进入发展快车道的海天营业收入逐年递增,最近两年销售额破200亿,对于一个千亿级的调味品市场来说并不容易。

海天提价,被打翻的“酱茅”连涨多天,还能涨多少?

随着市场占有率的提高,销售额的提升,公司的市值也持续攀升,2021年1月8日,股价一举突破历史新高,达到219.58元,市值超过了年销售额2万亿的中石油。

不可否认的是,海天在细分领域是不错的公司,作为大消费的龙头是有资格支撑一定的市值,但是过高的市值还是需要故事的,年增长15%的茅台,市盈率50倍左右,年增速18%的海天确有100倍往上,相比茅台的护城河,海天可以说是四周环敌。

海天提价,被打翻的“酱茅”连涨多天,还能涨多少?

被打翻的酱油瓶

2021年一季度末,各种“茅”终于出现松动,其多家企业股价自高位回落,市值直接上千亿的蒸发。这里我们不去分析二级市场共振趋势带来的波动影响,我们单纯从调味品身上看本行业问题。

酱茅2021年中期财报显示,营业收入为123.32亿元,同比增长6.36%;归母净利润为33.53亿元,同比增长了3.07%。乍一看数据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对比同期,你会发现这是海天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个位数”增长的成绩单,

在我看来,一家企业经营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销售和成本。

海天提价,被打翻的“酱茅”连涨多天,还能涨多少?

在销售端,疫情后餐饮业复苏缓慢,同时居家餐饮场景减少,导致C端需求疲软,渠道库存处于高位;在成本端,疫情阻碍农业生产,以及随之而来的各国央行大放水,导致占酱油成本15%-20%的大豆价格水涨船高。

海天提价,被打翻的“酱茅”连涨多天,还能涨多少?

有人会说单一的企业不能说明问题,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两大品牌中炬高新旗下的“味极鲜”公司二季度营收10.03亿元,同降26.73%,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降57.86%;同样半年报显示,主打零添加的“千禾味业”业绩增长,净利润同比大降58.09%的怪事。

成本端大家都差不多,是什么导致整个行业出现问题呢?

我们不妨想想,一季度什么业态最火,无疑是社区团购,多家上市商超公布的财务报告显示,营收均出现大幅下滑,永辉超市甚至出现了98%降幅。(下图一季度各主流超市数据表)

海天提价,被打翻的“酱茅”连涨多天,还能涨多少?

作为调味品的主销渠道,商超人流减少是不争的事实,社区团购账期短,批量大,中间环节少,回款快等特点,被众多用户接受。

传统渠道的弊端在新零售面前暴露无遗,销售滑落,但是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他又是一个好赛道。市场的体量就是那么大,对于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内卷是必然的。

改变还是触底反弹?

我们来回看酱茅走势,上轮高位回调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半年有余,酱茅9月底开始股价反弹,截止收盘累计涨幅达到30%。公司预告公司产品将要全线提价。

昨天(10月12日),公司发布产品价格调整公告鉴于各主要原材物料运输能源等成本持续上涨公司决定对酱油蚝油酱料等部分产品的出厂价格进行调整主要产品调整幅度为3%-7%不等。

市场对其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出厂提价能有效降低成本,提升利润,所以市场给了正反馈。

但是这种持续能否延续,还是市场说了算。

关于未来

目前整个调味品行业目前已经进入成熟期,人们的生活品质在提高,消费在升级,多元化个性化的产品在涌现,单一味道的酱油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我们看到市场上出现的酿造酱油,有机酱油及零脂酱油等等众多产品。

传统产品、传统渠道和传统宣传的思路是要改改了,不然看似蓝海的生意很快就会被新模式赶超和替代。上文提到的千禾味业就是凭借消费升级的风口,看准了酱油高端市场,以有机为突破口,成为上市酱油企业中,市盈率最高的企业。

说回海天,提价上涨的逻辑是没问题的,但是回到基本面,未来还是要看酱茅针对当下市场会做出哪些改变,至于走势,我觉得只要大方向没错,酱茅依旧是一家不错的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潮汕   酱园   茅台   市值   酱油   净利润   调味品   味道   渠道   成本   行业   市场   产品   科技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