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波:我走了几千公里,访问了30位企业家

汪晓波:我走了几千公里,访问了30位企业家


我一直喜欢聆听他人的故事。

2020年8月,我踏上了一条聆听故事的特别之旅。这一走,就是数千公里、数月时间。我带着团队伙伴,以“走进家族”的名义,一口气访问了30位企业家。

这些企业家,有创一代,有家族女性,有新经济人群,还有生机勃勃的新生代。

30位企业家,30个家族,也是30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我想知道,这些企业家和他们的企业,在疫情下过得如何?在当下的商业环境中,他们有着怎样的经营理念与方法论?

我想知道,在许多企业面临转型改革的当口,又恰逢家族代际间的传承时,他们是否有些迷茫?

我也想知道,倘若家族面临天崩地裂的险境时,他们有最基础的保护措施吗?

从北京、上海、南京,到苏州、宁波、义乌,再到安吉、诸暨等地,我经历了一趟趟美妙的旅程。

感谢所有敞开心扉,跟我分享他们企业、家族与人生的企业家们。

也感谢“走进家族”联合出品方华港家办的小伙伴们一路上的相陪。

视频加载中...


1.


我常常在雨天里,撑起义乌女企业家张吉英送我的雨伞。浙江星宝伞业的这位董事长一家,都在做着与伞相关的事情。

伞业再也传统不过,张吉英和她的家族做得很认真。她从义乌的小商品市场里起步,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成就了草根创业家族的成功样本。

张吉英的故事

汪晓波:我走了几千公里,访问了30位企业家


和张吉英相似,我所采访的企业家中,有好几位是创造或共同创造了财富的家族女性。

我在她们身上一再看到中国女性的智慧与坚韧。家族的她力量,也历来是家族财富学界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宁波亚虎是宁波的外贸标杆企业。与先生共同创业起家的龚利红,身兼宁波市人大代表和宁波商会副会长等多个社会职务。

我曾问她关于夫妻共同创业中的分歧如何处理。她说:当发生分歧时,你就想想自己的初心,到底是企业还是你的人生幸福更重要?有没有必要为了工作上的事,把家给拆了?

她关于孩子是否接班的一个表述,也曾引来很多人的共鸣。她说,凭什么我的女儿,跟我有血缘关系,她就可以到这里来做老大?

龚利红的故事

汪晓波:我走了几千公里,访问了30位企业家


同样是来自宁波的女企业家任荷芬,有着创一代企业家身上典型的踏实与沉稳。她20多年如一日,专注在磁性材料这个产业里,硕果累累。

她说:我做企业,就像养儿子。

相比于张吉英、龚利红和任荷芬等,70后的法兰泰克董事长金红萍要更年轻一些。这位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中生代企业家,坚持企业在主板上市,也数年如一日地在工作之余坚持学习。

她说,企业的每一次决策,都是冒险。她享受着这些冒险和挑战带来的快乐。

在谈及孩子接班的话题时,她显得开放豁达,显示出了对独立个体的充分尊重。在她身上,我几乎看不到她有关于代际传承的包袱。

任荷芬的故事

汪晓波:我走了几千公里,访问了30位企业家


2.


在针对创一代企业家的访谈中,我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新经济企业家,也有一些来自传统行业。

新经济企业家的步伐明显感觉更为匆忙,对商业逻辑的思考似乎也更为重视与深入。我对话了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运去哪创始人周诗豪,东曜药业前总经理,董事局副主席黄纯莹,触宝科技首席增长官朱江以及梦饷集团(爱库存)联合创始人冷静等人。每一次的交流,都感觉受益匪浅。

沈晖曾是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如今也是当红的创业家,有一种显然的气场在。周诗豪选择的是辛苦的跨境物流赛道,其思考与表达均有交大高材生的缜密与新颖。

朱江是另一位交大毕业的上市公司高管——他在分享自己的过往经历时,脱口而出的一句却是:“痛苦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记得当时写他的文字中有这样的话:“他很爱思考,当闯入无人区时,他习惯借助阅读来寻找心中的答案。”

朱江的故事

汪晓波:我走了几千公里,访问了30位企业家


爱库存的联合创始人冷静,是和她丈夫一起创业的。短短几年,企业经历了飞速成长,也遭遇过很多挑战。在2020年,有一些事,相信冷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忘却。那就是竞争对手对爱库存的不当打压,包括如今已被严厉抨击的“二选一”事件。

冷静的故事

汪晓波:我走了几千公里,访问了30位企业家


这些新经济企业家的企业成长与财富积累之路,大体上也让人看到了当下中国经济成长的一个侧影。

还有两位来自传统行业的企业家,我印象颇为深刻。

一位是义乌双童吸管的董事长楼仲平先生,我称他“从实业家到布道者”。这位在正规教育体系里只读过小学、从小挑货郎担走街串巷做“鸡毛换糖”生意成长起来的草根企业家,却能输出缜密的经营思想与哲学理念。和他对话,他强调的是“讲思想、讲碰撞”

楼仲平的故事

汪晓波:我走了几千公里,访问了30位企业家


比之很多依然在混沌中徘徊的家族企业掌门人,楼先生似乎有些许“先知”的意味。企业何去何从、家族如何传承,他有自己的答案和做法。

另一位是北京宴董事长、俏江南CEO杨秀龙先生。俏江南的过往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如今在杨先生的带领下起死回生,也算是一个传奇。

杨秀龙一直在实践自己的中国服务理论,成就了北京宴,也挽救了俏江南。他说的这句话很打动我,“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

我常常把这句话分享给别的企业家朋友听,众人多很欣赏。

杨秀龙的故事

汪晓波:我走了几千公里,访问了30位企业家


3.


在30位被访企业家中,大约有7、8位是家族的新生代。

很幸运,我遇到了这样一群家族责任感很强的年轻人。有的体谅父辈的艰辛,一肩扛起了接班的重担,有的选择独立出发,成了创二代。

浙江诸暨的华佳控股董事长蔡少华,充满了真性情。他接手了家族的企业,坦承做企业很累,也很充实。“但你说我享受不享受,也不是很享受”。

他12岁时就被父母送去了新西兰,25岁回国接班。他会时常想念在新西兰的生活。他跟我述说小时候的几个玩伴,也都是些富裕家族的二代们,少年时代被父辈分别送往世界各地,长大后也自然各奔前程。但他们都铭记着儿时的情谊,据说每到年底的时候,都会回到诸暨那个叫店口的小镇——这是他们人生出发的地方,相聚一次。

我听了这些分享后很有些感触,跟蔡少华说,都想给你们拍部纪录片了。他笑了,说:汪老师,2021年安排起来。

蔡少华的故事

汪晓波:我走了几千公里,访问了30位企业家


我曾经把蔡少华们的故事,分享给其他一些家族新生代听。他们多半听得认真,也有感动,比如在上海创业的浙江纺织家族二代吴昊。

这是一位牛津毕业的学霸。他心疼自己的父亲,但并没有简单地接过父辈的企业。他没有兴趣,也不觉得自己会比在纺织领域更专业的父亲做得更好。他和剑桥大学毕业的伙伴一起,成立了唯寻国际教育。如同他的父亲一样,吴昊最终的选择也是从零开始,踏上创业路。

吴昊的故事

汪晓波:我走了几千公里,访问了30位企业家


心疼父辈的这个提法,我从上海雪伦医药总经理李佳伦、深圳石兴凯集团总裁石娜莎、上海元中堂少堂主王天翔,以及诸暨“小镇青年”密丰运等家族新生代的口中,都听到过。

与石娜莎交流,我们也谈及这样的一个话题:既然财富如此自由了,为什么还要拼命奋斗?

她的回答是,“你在利他的当中找到喜悦”

这样的回答,已经不纯粹是物质的层次。石娜莎试图从价值与信仰中,找寻企业发展、家族传承甚至生命本身的意义。

石娜莎的故事

汪晓波:我走了几千公里,访问了30位企业家


苏州家族二代张雯雯同样对精神的传递很有情结。她希望,木头一直是他们家族的一个重要元素。

来自姑苏城的这位美丽姑娘,是一位基督徒。

在2020年秋日的一个午后,她跟我谈到了基督信仰、企业管理和家族话题。在她公司的文化墙上,我也看到了《圣经》中关于爱的经典经文: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张雯雯的故事

汪晓波:我走了几千公里,访问了30位企业家


| 免责声明 |

《华人家族财富》所刊发的文章及观点,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阅读者请根据独立判断做出投资决策,《华人家族财富》不对投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 The End -


汪晓波:我走了几千公里,访问了30位企业家

汪晓波

《华人家族财富》出品人

卡梅拉家族智库创始人

joshuawang@carmelatt.com


华人企业家族的观察者、研究者,与海外华人企业家和国内高净值人群有较多互动与连接。

关注领域包括转型期的家族企业成长、家族财富管理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诸暨   企业家   义乌   宁波   父辈   新生代   浙江   创始人   新经济   董事长   家族   财富   人生   故事   科技   企业   汪晓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