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未能获释,对中国企业意味着什么?

你好,我是王煜全。欢迎来到我的每日要闻评论!

咱们今天的新闻,说说孟晚舟。

其实大家都在等着这个新闻,现在终于知道结果,但是一个不太好的结果:加拿大西部时间5月27日早9点,英属哥伦比亚省法官宣布孟晚舟因为符合“双重犯罪”标准,不能脱罪,所以司法程序还要继续,有可能会被引渡到美国,不能离境回国。这个消息在当地时间11点,也就是中国的28日凌晨2点被媒体对外公布出来。

大家都知道,这个事情起因于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在过境加拿大时被逮捕。因为美国认为,华为在美国制裁伊朗期间和伊朗做生意了,而且对银行有欺诈行为,要求加拿大逮捕孟晚舟,并引渡到美国。加方配合美国执行了逮捕,孟晚舟后来虽然被保释,但要戴电子脚镣。但要引渡,必须经过严格的法律流程。到现在这个程序走了543天了,有了初步结果,但事情没有出现好的结果,没有了结,还得继续。

我对这个新闻的解读有三点:

1、所谓双重犯罪,就是如果要引渡,被引渡者做的事情不光要在美国被证明是犯罪,在加拿大也被认为是犯罪才行。这个双重犯罪问题,其实有模糊地带,当年加拿大参与过制裁伊朗,但之后撤销了,所以怎么判都有可能。所以说这个结果有可能不完全是司法程序的结果,我认为至少部分说明了加拿大的态度。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虽然声称尊重司法独立,但之前也被爆出有干涉司法的行为。在这件事情中间,虽然我们不确切知道是否有干涉,但确实有怀疑的理由。而且从结果来看,中加关系在孟晚舟被捕时迅速恶化,现在将会进一步面临严峻挑战。

孟晚舟未能获释,对中国企业意味着什么?

2、华为在孟晚舟被逮捕后并没有过激的表示,反而把部分因为美国限制被迫关闭的研发职能移到了加拿大。目前华为的加拿大团队有上千人,加拿大迄今也没有禁止华为参与5G建设,这在美国亲密盟友中间比较少见。虽然因为美国的反对,加拿大国内反对声音也很大,华为在加拿大的生意不可能很大,但最起码透露出一种善意。现在这样一个结果,如果中加关系恶化,加拿大禁止华为参与5G建设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3、这整件事情说明美国已经布局很久了,但华为不是美国企业,所以不能直接处罚华为,只能制裁,还觉得力度不够,就从孟晚舟入手,用抓人的办法加大打压力度。现在华为干脆关闭了美国办公室,美国近期的制裁就从华为合作伙伴入手,要求所有芯片企业停止和华为合作。虽然给了120天的宽限期,但那不是美国发善心,而只是惯例,因为不然美国企业会起诉政府。今后美国政府推动的对华为的封锁会成为常态,甚至不会因为中美贸易谈判而缓解。

中国今后该怎么做呢?我认为也有三点:

1、这是美国长臂管辖权的例子。美国的长臂管辖有积极的一面,起因是防止美国的跨国企业在海外作恶,比如在一些法律不那么健全的国家用行贿受贿的手段牟利。现在则有过度管辖的倾向。我建议中国学习美国的长臂管辖,因为在中国的很多美国的跨国企业,一⽅⾯是美国国内的中方利益代言人,一⽅⾯在国内经营也会有一些行为不规范的地方,现在中国只是单方面加强监管和处罚,使得跨国企业感到受了伤害,在美国不愿为中国说话。这样造成美国国内对中国批评之声不绝,而缺乏为中国说话的声音。其实这些跨国企业毕竟来中国这么多年,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有贡献的,中国应该一方面和这些企业签署协议,要求企业自律,做出守法经营的承诺,另一方面还是要信任他们,继续给予支持。中国这么大的市场,这些跨国企业一定不愿意退出。而中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是有竞争力的。只要是守法的竞争,中国本土企业不光不怕,而且还会欢迎。

2、我们要学习美国对海外情况的了如指掌的掌握能力。中国也需要知道谁是自己的朋友,要善待朋友。中国刚允许海外汽车企业在中国建独资企业,就给了特斯拉独家,而且给了很大的支持,使得特斯拉基本没有从国外拿钱,就迅速建成投产,帮了特斯拉很大的忙。但其实马斯克对中国并不友好,Model 3 出问题,中国不召回,而且发Twitter很不客气。我认为,虽然地方政府希望利用特斯拉带动电动⻋车产业链,但从更高的政治的⻆角度看,我们伤害了朋友。通用福特在中国那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要是我,第一张独资汽车企业牌照一定先给他们。甚至,我前一阵也分析过,特斯拉并不是电动车产业链的核心,地方带动产业链共同发展的愿望不一定能达到,反而因为给了特斯拉那么多优惠,造成对中国电动车企业的不公平竞争。

孟晚舟未能获释,对中国企业意味着什么?

3、中国企业对自己的国际化风险,一定要有充分的评估。要有沙盘演练、有预案,尤其是一些可能被美国盯上的企业,分三类:第一,是涉及敏感技术的,也就是有军用潜力的,现在扩展了,涉及先进技术领域的,像人工智能也要小心;第二,是有政府背景,或被怀疑是帮助中国政府的,这次33家中国企业进入实体名单,很多是做视频监控的企业;第三是涉及敏感数据的,⽐如中国有个企业想收购美国PatientsLikeMe网站,是病人互助网站,但就被认为是涉及敏感数据而被否决。但是也不要害怕,在美国政府也要遵守法律流程。企业事前在美国找优秀的律师,一起做分析,做可能出现的风险的预演,风险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总结:就像疫情是中国企业在国内经营的压力测试一样,美国的打压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压力测试,过关了,就真正国际化了,就走遍天下都不怕了,希望华为过关,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过关!

今天新闻就介绍到这里。我是王煜全,咱们明天再见!

5月28日 20:00点整,我会与大家在科技特训营2020线上实时互动和分享,如何为未来五年做好准备,一起探讨把握机遇,决胜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中国企业   特斯拉   华为   伊朗   加拿大   美国   产业链   中国   司法   很大   事情   风险   程序   科技   企业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