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独角兽商汤科技的未来在哪里,如何形成对产业的控制力?

你好,我是王煜全。


今天要说的独角兽企业是商汤。


对公众而言,商汤一直是个高大上的存在,是独角兽里的独角兽。因为商汤处在人工智能这个热门赛道,又有由香港中文大学汤晓鸥教授领衔的豪华团队。

所以商汤一直是资本界热捧的目标,商汤科技迄今已累计完成超 30 亿美金总融资,估值超过 70 亿美元。而且虽然未经商汤证实,外界却一直在传言商汤正在进行新的一轮估值百亿美元的融资。

其实对创业企业而言,一上来就被资本热捧并不是个好事,这会使得企业的发展从业务驱动变成资本驱动。也就是说,企业在投资回报的压力下,不断追求高估值,就要不断创造可以支撑高估值的足够的收入利润,容易形成短视行为,而错过了企业未来的大机会。

商汤在业务上显得也足够高大上,在自己的官网上他们这样介绍:商汤科技在多个垂直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业务涵盖智能手机、互联网娱乐、汽车、智慧城市、以及教育、医疗、零售、广告、金融、地产等多个行业。但在这样跑马圈地式的高大上的业务布局背后,总让我隐隐地感到资本驱动的压力。

AI独角兽商汤科技的未来在哪里,如何形成对产业的控制力?


其实我们也都知道,人工智能才刚刚从叫好不叫座的导入期,逐渐开始发展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普及期,未来虽然美好,但今天能赢利的领域并不多。所以远没到跑马圈地的时候,而是要深耕应用,发掘未来的大机会,而今天看起来很美的机会却没有未来。

因为还在夯实产业基础的阶段,今天人工智能最赚钱的还是GPU这样的硬件,所以Nvidia才会一夜之间超越了老牌的Intel。云计算的市场也出现规模,但云平台投入巨大,谁拥有云,谁才有话语权。虽然未来云平台之间的竞争主要取决于平台上的人工智能赋能应用的能力,但各家云平台无疑都会把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牢牢地攥在自己手里。

其实应用领域也是同样的问题。今天国内人工智能最大的应用市场仍然是支持智能监控的人脸识别。但智能监控大都是政府项目,需要能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所以就像我们之前的文章提到的,最大的赢家是海康威视。而作为给海康威视提供视觉识别能力的人工智能企业,各家之间差异并不显著,且竞争激烈,难以持续获得足够的收入利润。

说到这里你就能明白了,人工智能领域其实面临双重压力:一是看得见的问题,就是未来的市场在哪里;二是容易被忽视却同样重要的问题,就是在这些市场里,人工智能企业能否有足够的话语权。

那么未来人工智能企业能够主导的市场到底有没有呢?我可以肯定地说,有,而且巨大!

我们的科技特训营里有很多来自传统产业的企业家,他们的企业普遍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机器人成了流水线的主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认为中国制造不易外迁的原因,因为迁到其他国家,又要回到人力为主的生产,是这些企业家无法认同的。


反之,体验到了先进技术的带来的利益,就会坚定地追求更先进的技术。不止一家企业和我谈起,他们的自动化改造完成了80%,却在一些需要熟练工人的灵活操作的关键环节上,难以实现机器替代。这些环节就成了企业发展的瓶颈,现在愿意进工厂的人越来越少,更不用说花多年的心血把自己锻炼成优秀技工了。而老的优秀技工们在慢慢退休,已经影响到了企业发展。

这样的替代需求其实巨大,比如橘子剥皮分瓣,比如槟榔核从中间剖开,比如废旧布料的分拣……

AI独角兽商汤科技的未来在哪里,如何形成对产业的控制力?


看,这不就是人工智能最擅长的领域吗?尽管操作复杂,但只要是有规律的重复性劳动,就能用智能去替代。我们曾经总结过,有了人工智能的突破,人类的经验就可以被规模复制了。

当然,在工业领域,还必然牵扯到硬件实现的问题。这是商汤的短板。

我们在科技特训营课上也分析过,现在机器人产业发展不好,Rethink Robotics甚至破产,原因不是工业机器人没有需求,而是要让工业机器人去发挥优势,靠的不是机器人企业,而是把机器人安装到生产线上的机器人集成商。因为现在机器人产业面临的最大市场,也是最大挑战,叫做“非标自动化”,就是那些不标准、要靠人的灵活处理的操作,如何用机器来替代。

但机器人集成商往往缺乏足够的人工智能水平,不能帮客户解决这最后最关键的20%的机器替代问题。而由于戴上了机器人集成商的帽子,被认为缺乏关键技术和市场掌控力,无法受到资本市场青睐,虽然收入利润和增长都不错,但难以投入巨资,从内部升级人工智能能力。

而如果和商汤联手,这样非标自动化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那些橘子、槟榔、破布头,在人工智能眼里,其实都是一回事。这个市场的潜力大得很呢。

所以这样的机器人集成商才是商汤真正需要拥抱的合作伙伴,因为他们是真正接地气的,了解客户的真正痛点,而且在实现的角度上,能和人工智能充分互补。

更有趣的是,到了这个层面上,商汤的高大上的形象和高估值就可以发挥作用,劣势变优势了:机器人集成商收入利润不错,但市盈率不高,商汤市盈率很高,但收入利润不够。商汤在深入合作的基础上,并购几家领军的机器人集成商,既能充实自己的收入利润,实现企业估值的进一步增长,又能通过掌握机器人硬件能力,形成对产业的更强的控制力。而那些干着高大上的事,却没有高大上的名头的机器人集成商,加入高大上的商汤,和一群百万年薪的博士们成为同事,估计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呢。

原来网上有文章介绍雷军和付盛的变化,都用了一个词叫“豹变”,也就是从温文尔雅到凶猛粗狂。其实书生气的商汤最需要的,就是一场豹变,变得粗狂,变得现实,变得深入传统产业,变得接地气。

这样,才能把人工智能的利益真正带给各个传统产业,真正造福中国经济。

顺便说一句,商汤要想认识我们科技特训营的企业家们,了解产业一线的需求,我们随时可以帮忙联系哦。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内容节选自【前哨科技特训营】,欢迎报名。

全新的会员制线上书院模式,全年50次“在线直播课程+私享群互动”,你随时可以加入、我持续保持更新!一起互动,伴随成长!

让我们为未来五年做好准备,一起探讨把握机遇,决胜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商汤   独角兽   科技   非标   未来   控制力   人工智能   机器人   高大   利润   资本   机器   收入   领域   产业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