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十年内市值必超阿里巴巴,支付宝才是最大的新基建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上周我们从产业的角度,对几个资本热点上的科技公司做了分析,大家反馈很积极,觉得这种更高层次的理解,比股评更有价值。现在的热点企业大都是科技企业,近期热点还很多,所以我们这周继续从产业的角度,分析几个已上市和马上要上市的科技企业。


今天,我们来说说马上要上市的热门企业 — 蚂蚁金服。


7月20日下午,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宣布,启动在科创板和香港联交所主板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


消息一出来,就受到了媒体的热烈关注,不过关注点几乎都停留在蚂蚁金服,造就了多少个亿万富翁上。少数几篇讨论业务的文章,也是在对蚂蚁金服业务能力表示认可的同时,对蚂蚁金服两千亿美元的估值表示担忧,认为至少未来的上升空间不大。


确实,现在IT领域的投资人都喜欢推迟上市,等企业大了做高估值以后再上市,这样虽然投资人会赚得更多,但留给股民的增长空间就有限了。


比如,阿里巴巴虽然好,但2014年9月14日在美国上市时,估值就已经达到2310亿美元,创了美国IPO的记录。到现在五年多了,阿里巴巴的市值涨到了5380多亿,只涨了一倍多,虽然很好,但并不惊艳。


相对而言,腾讯的2014-2019年的五年股东总回报达到了30.5倍,也就是说,五年前投入的一块钱,五年后会给你带来30.5元的回报,和微软并列,真的是良心企业了。


不过蚂蚁金服上市,虽然市值比当年阿里小不了多少,但我却更看好,而且我坚定地认为:蚂蚁金服市值十年内一定反超阿里。原因很简单:蚂蚁金服,才是阿里业务成功的关键。


蚂蚁集团十年内市值必超阿里巴巴,支付宝才是最大的新基建


这早就是尽人皆知的老故事了,阿里当年刚搞淘宝的时候,是和邵亦波的易趣网竞争的。而因为有海归的优势,邵亦波迅速和易贝达成并购协议,并挟着易贝的优势挤压淘宝。


我们当年开玩笑说,易趣就是去掉了支付模式的易贝网。而当淘宝推出了支付宝,创造性地解决了网上交易的信用问题之后,胜利的天平就迅速向着淘宝倾斜了。道理也很简单,线上交易虽然方便,但如果没有信用系统,一定没法保障产品质量,最终劣币驱逐良币,网站也会失败。


美国社会信用虽然相对较好,但没有支付宝这样的信用系统,今天易贝的市值也才400亿美金,不到淘宝的十分之一。而有了信用系统,大量本来可以在互联网上开店的商家,宁愿把店开到淘宝上,因为他们在淘宝上的信用是可信而且透明的,这直接把淘宝从小商品市场,变成了零售大平台。


当然,这只是交易信用,其实更重要的是每个人的财务信用。


如果我问你,银行的个人信用是不是代表一个人的财务能力,也就是我们的购买力,你一定会说是的。其实不是,银行衡量的你的个人信用,其实是银行从你身上挣钱的能力,银行越能从你身上挣钱,你的个人信用越高。


所以,要提升个人信用,我们不是需要多挣钱,提升购买力,而是要更多地向银行借钱还钱,让银行相信能从你身上挣更多钱。我自己就曾经因为太忙,没有顾及到银行的及时还款,而影响了自己的信用。


而已经划归蚂蚁金服的支付宝,则没有这个问题。因为支付宝本来就是辅助交易达成的信用工具,支付宝的芝麻信用衡量的,就是人们实实在在的支付能力。而淘宝上的真实消费记录,和阿里大数据的强大计算能力,是这个支付能力的可靠保障,甚至还可以用互联网上的个人行为数据来做辅助。


所以,在这个真实信用基础上的消费信贷产品蚂蚁花呗,一出生就大受欢迎,虽然金融监管不断加强,但花呗依然每年有千亿以上的规模。


相比之下,淘宝平台虽然仍具有流量优势,但网红直播正在使流量变成简单的渠道,而拼多多、小米有品等细分电商平台的崛起,也在分走淘宝的流量。


只有支付宝的支付,和信用紧密结合的机制,才是独一无二的。


因为腾讯也有支付系统,但因为没有电商,只是网上发发红包,建立不起来真实可靠的信用评价机制;京东电商虽然也有信用机制,所以才有京东白条,但却缺乏独立的支付体系;而其它的竞争对手,还没有在地平线上出现呢。


我们都知道,在一个足够发达的商业社会里,每个人的真实信用是整个经济体系的保障,因为基于信用的超前消费是社会消费的主力, 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


可以说,政府鼓励国内大循环,一个比传统银行的个人信用更加真实可靠的信用系统,是推动内需扩大的核心动力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支付宝才是新基建。


所以,国家要鼓励做大国内市场,一定要给支付宝更大的支持。而现在,支付宝属于蚂蚁集团。


蚂蚁集团十年内市值必超阿里巴巴,支付宝才是最大的新基建

要说非得提点儿意见的话,我觉得“蚂蚁金服”改名叫“蚂蚁科技”是个败笔,要改也得改叫蚂蚁信用嘛。因为未来科技将无所不在,我们一直强调,未来没有企业不是科技企业。除了长得实在像外星人的,我们相互介绍时真没必要说,我是人类某某某吧。


所以,欢迎蚂蚁科技来我们【前哨科技特训营】,多多了解金融科技的未来,了解金融和信用系统的演变,更好地为国内大循环出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市值   蚂蚁   热点   腾讯   阿里巴巴   阿里   科技   基建   淘宝   个人信用   信用   能力   真实   未来   银行   集团   系统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