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抗日如何实现积小胜为大胜:人民战争的威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号召我们全民学党史,我虽然不是党员,但还是去认真学习了下。


最近看了三本书,

一本是原中国史学会会长金冲及写的《决战》,

一本是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徐焰少将写的《解放军为什么能赢》,

还有一本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1937年写的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


共产党抗日如何实现积小胜为大胜:人民战争的威力


接下来几篇文章,我就把学习心得跟大家分享下,做成一个学党史系列。


学史可以明智,学习心得不单单是分享历史,更是思索今天社会种种现象的解决方法。


今天是第八篇。


党史系列:

第一篇:国民党共产党本是同袍,蒋介石为何残忍fan共

第二篇:为什么共产党的军队不拿军饷,士兵们打仗还那么拼命

第三篇:共产党的兵,能文能武,具备第一流士兵的素质

第四篇:共产党的军队,为什么会越打越多

第五篇:得民心者得天下,共产党是如何赢取人心的

第六篇:1936年,美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未来中国的主人

第七篇:穷且小的中共情报组织,为什么能战胜家大业大的国民党特务机关


共产党抗日如何实现积小胜为大胜:人民战争的威力


太长不看版:


1.因为缺乏重火力武器,新四军和八路军采取游击战是最佳选择。但冀中平原缺乏山地,难以隐蔽。为此,当地军民发明了地道战,在广大的冀中平原的地下挖出万里长城,通过精巧的地下隧道,有效地打击了日军和伪军,而自身伤亡很少。

2.在山区打游击时,面对拥有绝对武器优势的日军,当地军民发明了地雷战。在日军前进的道路上埋下各种地雷。日军怕走路上踩雷,就走水路。老百姓就发明水雷。因为怕踩雷,日军不敢出门,龟缩在据点里。军民们就把雷送上门,悄悄潜入据点,在日军的门口、水井等各种地方放雷,让日军日夜心惊胆战。

3.积小胜为大胜,只要能干掉一个鬼子,就是胜利。敌后根据地采用放冷枪的麻雀战,把部队分散开,让出门的日军走着走着就遭到袭击。游击队和民兵都是打完就跑,日军被袭击后,根本找不到对手还击,也担心追上去后被地雷埋伏。经过军民们不断的创新打法,日军的大扫荡被迫停止,敌后根据地又重新扩大,抗日力量得到恢复。



共产党抗日如何实现积小胜为大胜:人民战争的威力


到了抗战中期,国民党政府逐渐失去了抵抗的意志,为了鼓舞全国人民继续抗日,中共发起了著名的“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战果累累,但也让日军记恨中共领导的新四军和八路军。


为了肃清中共反日力量,日军开始了大扫荡计划,对敌后根据地进行疯狂反扑,共产党控制的根据地不断缩小。


加上国民党政府一直克扣新四军和八路军的武器弹药,根据地的抗日力量面临空前困难。


力量不够,智商来凑。


共产党抗日如何实现积小胜为大胜:人民战争的威力


共产党积极自救,并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一方面打击了日军,一方面把根据地又拿了回来。


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智慧,在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这些创新打法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01


挖地道,挖出一个地下长城


在只有“小米加步枪”的简陋条件下,八路军、新四军没有本钱打大规模的正规战,除了“百团大战”这样少有的集中作战外,正确的指导方针是分散的游击战。


在1941年以后的最艰苦时期,华北200余县的抗日武装任务是一个县一天打死一个鬼子,每月便合计能击毙日军6000人,从而积小胜为大胜,以持久战将日军拖得日夜不宁和疲惫不堪。


共产党抗日如何实现积小胜为大胜:人民战争的威力


山地游击战,是八路军和华北的民兵游击队的拿手好戏,不过当时华北抗日根据地也包括一部分平原地带。


例如在6万平方公里的冀中平原上,没有多少自然屏障,便于日军和伪军动用火车、汽车机动,广大军民却缺少隐蔽条件。


在当地开展游击战如何能保存自己,又有效地消灭敌人,一时便成为难题。


冀中人民在抗日战争最严酷的岁月里创造了地道战这种斗争形式,成为平原游击战的创举。


共产党抗日如何实现积小胜为大胜:人民战争的威力


地道,最开始的时候源于老百姓挖的藏身洞,人们称之为“蛤蟆蹲”。


不过它一旦被敌人发现,藏身的群众就无法逃脱,于是老百姓把一个洞口改成了双口洞,万一敌人发现一个洞口,洞中人员可以从另一个洞口转移。


但是这种藏身洞只能隐蔽和防御,不能打击敌人。


于是群众继续加以改进,把双口洞继续加宽加长,左邻右舍的地洞互相挖通,一家连一家,一户连一户。


1942年1月冀中区党委发出文件,把这个发明创造加以总结推广,战争史上空前规模的地道战从此诞生。


共产党抗日如何实现积小胜为大胜:人民战争的威力


这个文件刚发出不久,1942年春,日伪军10万人便对冀中展开“五一大扫荡”,当地的地道因数量少、隐蔽性差又缺乏防淹、防毒功能,有许多被敌人破坏。


有的村里的地道口被敌人发现,里面又没有自卫能力,结果在日军施放毒气时一次便死亡几百人。


吸取这一教训后,冀中根据地的许多地区全民动手,对地道进行了改进,建成房上、地面、地下“三通”的“立体”地道网。


地道内部结构非常复杂但又非常科学,里面贮藏有水、干粮、被褥和灯火,甚至还有厕所。


地道的出入口也改造得很隐蔽,有的设在炕中,有的设在磨台和锅台下,使敌人很难发现。


共产党抗日如何实现积小胜为大胜:人民战争的威力


地道口还有土堆和木板,敌人如果放水或施放毒气,可以迅速地把地道口堵住。


村内的地道可以通往野外,也可以通往村内的一些制高点,比如高房子、大树。


地道通常都设有射击孔、瞭望孔。这样,村内村外的地道便连成一片,形成了能藏、能打、能防毒、能防水、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战斗地道体系。


冀中抗日军民通过动员群众,以顽强的意志和集体智慧,在1943年内建成了绵延伸展1.25万公里的地道,形成一座真正的“地下长城”。


当时日本人就说,冀中是两个冀中,地面上一个冀中,地下一个冀中。


共产党抗日如何实现积小胜为大胜:人民战争的威力


开展了地道战后,冀中的斗争形势很快有了好转,日军扫荡时抗日军民便进入地道隐蔽,同时又从一些隐蔽的射击孔消灭敌人。


作为地道战模范的冉庄这个村,便与日伪军作战157次,歼敌2100人,而且自己的损失很小。




02


出门就踩雷,吓得日军不敢再扫荡


华北平原地区因土质松软,便于开展地道战,广大山区却不适合挖坑道。


面对着武器占绝对优势的日军来攻,当地抗日军民难以进行正面的火力对抗,于是便广泛采取了地雷战。


共产党抗日如何实现积小胜为大胜:人民战争的威力


正规战中使用地雷主要是阵地前布设雷场,游击战中的地雷战却有特殊性,主要是针对敌军的前进道路灵活布雷。


每逢敌人来“扫荡”时,民兵们便巧妙埋设地雷,在大路、小路、庄稼地、水渠、沙滩、树木,水缸、灶台上无处不埋。


敌人走路时,脚下的地雷炸;挖地窖找人时,窖口的地雷炸;推门时,门框上的吊雷炸;抓鸡时,鸡窝里的地雷炸,令日军简直防不胜防。


共产党抗日如何实现积小胜为大胜:人民战争的威力


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群众性地雷战,需要大量地雷,而当时各根据地兵工厂生产的制式地雷很少,于是抗日政府便组织各地群众动员起来搜集铁器,自己造地雷。


很多地雷本身就是家中原来的用具,例如铁壶装上土炸药就是铁雷,石头从中间凿一个洞装上炸药就是石雷。


敌人把老百姓当人质,让他们在前面踏雷,民兵就研究出“拉雷”,把老百姓让过去,专门炸后面鬼子的大队人马.


敌人为避开地雷,在水中走,民兵们就发明水雷炸敌人。


共产党抗日如何实现积小胜为大胜:人民战争的威力


日军面对抗日根据地开展地雷战,也大量派遣工兵排雷。


抗日军民为了对付敌人的扫雷行动,除了以冷枪袭击外,又研究出了“子母连环雷”,敌人起出母雷,子雷跟着爆炸。


埋雷的军民在很多地方又故布疑阵,故意在一些地方挖出新土,却把地雷埋在没有新土的地方,让敌人上当受骗。


敌人想挖地雷回去研究,民兵们就发明一种“慢雷”,等鬼子带回据点后再爆炸。


共产党抗日如何实现积小胜为大胜:人民战争的威力


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地雷战后,日军外出“扫荡”便遇到极大困难。


一个叫菊池重雄的日军军官在日记里写道:“地雷战使我军官精神上受到威胁,使士兵成为残废。尤其是要搬运伤员,如果有6人受伤,那么就有50个士兵失去战斗力。”


当时一个伤兵要几个人抬,还要有人掩护,日军一个百人的中队出击后,只要被炸死炸伤十几个人便不得不狼狈撤回。


自1943年秋季以后,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大大减少,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受到地雷战的威胁。


共产党抗日如何实现积小胜为大胜:人民战争的威力


日军连遭打击不大敢出击后,长期龟缩在据点里,抗日军民的地雷战改变了形式,变防御为进攻。


一些游击队和民兵主动“送雷上门”,潜入敌人占领的村镇,把地雷埋在鬼子住所门口或打水的井台、厕所等处,这又使敌军时时胆战心惊、寝食难安。




03


麻雀战,打一枪就跑


抗日根据地开展的“麻雀战”,是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命名的,意思是指民兵小分队像小麻雀啄食那样,三五成群,忽来忽去,忽聚忽散,东一枪、西一枪,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


日军以重兵外出“扫荡”,大都找不到抗日武装的大部队,却到处遭到冷战袭击,袭击者打了又跑,想追击又害怕踩上地雷。


这种打法,使日军不断遭受伤亡又找不到可以还击的对手。


共产党抗日如何实现积小胜为大胜:人民战争的威力


与“麻雀战”相似的,又有山东民兵创造的“车轮战”战术,以及同敌人转圈子的“推磨战”,以及一村打响四处驰援的“蜂窝战”。


这样,敌人走到哪里,民兵就打到哪里,打了就跑,让敌人还击找不到目标,又不能停下来喘息。


新四军活动的苏中地区多是水网地带,军民以木船为主要交通工具,而日军依仗装甲汽艇横行。


新四军吸收了来自上海等地的能工巧匠,自制触发式和引发式水雷,在反“扫荡”中炸毁了敌人大量的汽艇,大大减杀了日军在长江下游水乡地带的装备和机动力优势。


共产党抗日如何实现积小胜为大胜:人民战争的威力


在1943年内,敌后抗日根据地通过斗争又得到了恢复,人口扩大到8000万。


广大军民经过前一段残酷战争的考验,焕发出无穷的创造力,创造出形形色色神奇的斗争形式,在战争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弱弱问一句,国民党丢了那么多控制区,何曾重新夺回来过?


近年来,社会上来了一阵民国吹,吹国民党抗日、吹民国浪漫、吹民国大师频出......


共产党抗日如何实现积小胜为大胜:人民战争的威力


民国的老百姓过得好不好,看看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就知道,在《1936年,美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未来中国的主人》就提到,民国时期饥荒战乱,从不停止。


至于民国出大师,只不过是当时中国的人文科技基数低,只要学识较好,都能称为大师。


还有一个就是当时处于物理学成果爆发期,低矮的果子还在,不仅中国出好的物理学家,欧美也涌现一批物理大师。


现在的科技成果都是难啃的骨头,再想集中爆发颠覆科技的成就已经不现实。


杨振宁也说,现在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接下来大家只是去修修补补增砖加瓦而已。


共产党抗日如何实现积小胜为大胜:人民战争的威力


至于国民党抗日成就,我就呵呵了,仗打成这样,还好意思说?


明天我们就来看看,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战果。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狐狸先森几点钟

我们一起涨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冀中   共产党   地雷战   伪军   地道战   人民战争   游击战   民兵   威力   军民   地雷   根据地   日军   国民党   中国   地道   敌人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