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于合群的大学生。”


“死于合群的大学生。”


大家好,我是小之淘气君~


讲一个我听过的故事吧,某天一群麻雀在树枝上晒太阳,其中有一只小麻雀晒太阳的方向和别的麻雀是完全相反的,于是其他麻雀就问:“为什么你不和我们朝着同一个方向呢?”


“我喜欢现在这样。”小麻雀回答。


于是其他麻雀叽叽喳喳议论开了,“它好奇怪啊,为什么跟我们方向不一样呢?”“真是一个不一样的家伙。”


那只小麻雀还是一动不动。


别的麻雀发现那只小麻雀不为所动,便也慢慢安静下来,晒够太阳后一只只飞走了。


小麻雀看着慢慢落下去的太阳感叹道:“阳光真是又美好又暖和啊。”


这是我小学得到老师在学生手册上连续6年写“该生品学兼优,但性格偏向孤僻,希望能和同学多交朋友就更好了”的评语后,偶然看见的一个小故事。


不得不说,这个故事极大地稀释了我心里的难受。


那是第一次理解“合群”这个词的意思,因为我意识到,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合群的人。


01


不合群其中之一的原因,是因为恐惧社交。

心理学家沙赫特说:


“当恐惧时与他人在一起,可以看到他人如何反应,据此来确定或评价自己的反应。换句话说,一个人越自信,其恐惧度就较低,那么他对合群的需求就越低。”

恰恰是不够自信,在别人主动过来问我“你叫什么名字啊?”我小声回答了便匆匆跑掉了,即便在平静下来意识到别人是友好的,又会懊恼自己潜意识直接逃离的反应。

但是当被邀请要建立一段新的人际关系的时候,我又畏手畏脚。


“死于合群的大学生。”


- QQ刚出来的那会,大家都互相添加了好友,我在一边没有出声,因为爸妈不让上网,害怕别人觉得我老土;

- 在流行跳皮筋的时候,看着三五个人招呼一起玩,我假装自己不想玩走开了,担心别人笑我连皮筋都不会;

- 放学回家,几个同学说“XXX去我家玩啊”,而我用“今天要去外婆家”的借口推掉了,因为平时没怎么一起玩过,总觉得会尴尬;


没有自信能够融入别人的圈子,并且抱有“一定融不进”的自我暗示,因此离人群也越来越远了,后来同学们都默契地选择了不叫我。


而恐惧社交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会在某一瞬间突然发现自己被排挤出了群体,甚至格格不入,只剩巨大的荒凉的孤独感。


“死于合群的大学生。”


其中我发现不合群另外一个原因,人与人之间圈子的差异。

大学之前学校的对一个人的判断直白方式单一,仅仅凭借分数就可以分出上下。

班上那个分数最高的人当之无愧是老师最喜欢的学生,而大家的心态趋向于和成绩好的同学当朋友,社交的门槛和成本都很低。

但上了大学,分数便不是唯一社交方式。

同时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也不同,有人喜欢整天窝在宿舍打游戏,有人喜欢待在图书馆一整天,有人喜欢不停地做各种兼职赚零花钱。

我在上了大学最大的感受是,尊重自己的喜好,同时也尊重别人的交往圈。比起要社交而勉强自己合群,我更愿意一个人躲在安安静静的图书馆,一副耳机,一本书去消遣没有课的时间。


“死于合群的大学生。”


而我也亲眼见证了许许多多的人为了合群而选择去硬性社交。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的室友陈笑笑在刚上大学的时候,特别害怕一个人吃饭和上课。她总是早早收拾好等室友一起去上课,社团活动忙到很晚才会宿舍,哪怕她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

某次和她一起吃麻辣烫的时候,她一边夹一把面前的香菜,一边叹了口气,我问怎么了,她说自己很恐惧,总担心最后还是会变成一个人。

“他们的圈子我不喜欢,说的话题我也接不上只会在旁边干巴巴地笑,但即使这样,我也觉得比落下好很多。”

我无力反驳,我们无力改变群体,于是拼命改变自己渴望融入直到成为他人希望的样子。

王开岭曾说"人群是人的坟墓",我们成功的融入了群体,也彻底的葬送了自己。


“死于合群的大学生。”


盲目合群会出现一个连自己都信的假象,自己生活得丰富多彩并且热闹。

而不合群则默认选择了一个人,留白的时间更多,我更加倾向于后者。

从三五一群的群体,大家围在一起吃饭各自滑手机,通宵打游戏开黑,索然无味的活动聚会,以及顶着各种各样噱头的团体活动,每次被邀请的时候,条件反射性想要拒绝掉,内心无数个推脱的理由都想好了,但当别人以一种“大家都去了你不去吗”的眼神看着自己的时候,嘴边要拒绝的话又硬生生咽下去了,如鲠在喉。

晚上参加完各种聚会躺在床上的时候,巨大的空虚感占领了整个身体,在合群式社交中尽善尽美地完成了角色扮演之后,并未获得任何实质上的欢愉。


“死于合群的大学生。”


在进行“捆绑式合群”的时候,我更加偏爱不合群。

- 一个人去书店,看到一本找了很久的书上架了,如同发现了不起的事情低声欢呼。

- 意外得到电影券,本来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但是在电影院和一群不认识的人看完竟然也觉得不错。

- 高中上学,自行车胎漏气了,修车的大爷说太晚看不清不能修了,问了我家远不远之后往车胎里打满了气,说“骑快点啊,不然到不了家了。”于是街上亮着路灯,一个害怕车胎漏气的姑娘,把自行车骑得飞快。

所有五彩斑斓的情绪都在不合群没有朋友的环境里独自在胃里消化掉了。

推掉了一些无用的合群社交,把更多宽宽松松的时间,留给了健身房,图书馆和睡觉,于是:


在许多女生还在嚷嚷着减肥的时候,我已经偷偷有了别人发现不了的腹肌和马甲线;

当所有人都跟风式的对着手机刷抖音的时候,有人已经用互联网开始写稿赚钱;

在别人因为熬夜而吐槽自己爆肝的时候,我已经成功地消灭了黑眼圈。


与其百无一用的合群,还不如大胆地不合群。


最后,

特立独行必然孤独,合群必然重复,我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

鼓励你做一个不合群的独行侠。


看了这么久,爹爹们不点完【】再走吗?

点赞[送心]

关注[送心]

感谢[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车胎   麻雀   室友   社交   分数   群体   恐惧   害怕   自信   图书馆   圈子   发现   时间   大学生   喜欢   数码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