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当废品论斤卖的迷你KTV,为何这个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被当废品论斤卖的迷你KTV,为何这个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当初3万一台的迷你KTV,现在有人宁可100块论斤卖给收废品的,也不愿摆在商场。这种魔幻的事情,正在当下发生。


经过17、18年的共享经济融资热潮后,如今的迷你KTV几近被遗忘,加上年初突发的疫情,更是给这行业来了一记致命背刺。

周末,深圳福田区某商场里,正是中午饭店的时间,地下一层的美食广场内座无虚席,但摆在等候区旁的4个迷你KTV“包间”却空无一人,若有冷清。

负责这几台设备运营的陈先生表示,“疫情那段时间生意基本停掉,好几个月零收入”。现在复工后,虽然商场人流量恢复得差不多了,不过就算机器贴着已消毒的标志,仍然很少有消费者使用。“现在的收入只有往年的两到三成,还填不上租金的窟窿”。


于是乎便出现了文章开头魔幻的一幕,很多迷你KTV商户索性把机器扔掉,也比倒贴租金要好。

但事实上,疫情可不背这锅,即使在没有疫情的时候,迷你KTV的日子也不好过。

有人前年开始加盟,到今天还没赚到钱,当初加盟企业宣称基本5、6个月能回本,现在才发现几乎不可能。“可能有赚钱的,但绝对不多,至少我身边没见过。”有加盟商如此说道。


到底是为什么,现在迷你KTV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被当废品论斤卖的迷你KTV,为何这个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网红”过气 莫怪大环境

事实上,近几年线下娱乐的发展并不差。据统计,2019年线下娱乐的市场规模达到4900亿,同比2018年增长15%。然而基本面看起来欣欣向荣,现实却是另一番光景。在两年前,只要场地选得不差,两台迷你KTV每天的收入基本都能维持在三四百块左右,可能不足以盈利,至起码也不赔本。但这种情况在18年后急转直下,不少同行哭诉连续好几天四台机器一共才收入二三十块,巨大的落差让大家都难以接受。

不止迷你KTV,就连很多娃娃机,口红机的老板都觉得钱不如以前好赚。

这是因为蛋糕越做越大,分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迷你KTV的竞争压力并非来自传统KTV行业,而是来自娃娃机,口红机等一众,满足商场顾客打发排队等候时间需求的碎片化娱乐市场。

这些只能满足一时之需,而可玩性不强的产品,一旦新鲜热度不再,并且有可玩性更高的替代产品出现时,就必然会被市场淘汰。

“3、4年前迷你KTV刚出来的时候,大家还觉得比较稀奇,很多人排队尝鲜,但是在2018年之后就慢慢不行了。因为消费者已经过了刚开始的新鲜劲,后面又出来了盲盒机、香烟机和蹦床馆什么的,就更没有存在感。”不少商户也有同感。

新娱乐方式的出现,也在悄悄瓜分着“老一辈”的蛋糕。大环境没有变差,只是大家的选择变多了。比起疫情,他们更该担心明天又会蹦出什么新玩意儿。


被当废品论斤卖的迷你KTV,为何这个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资本神仙打架 商家无辜遭殃

早期资本的盲目投入,也为后面的市场乱象埋下了隐患。毫无疑问迷你KTV在早期是能赚钱的,但是当大众知道这个生意能赚钱后,接着便是蜂拥而至。

于是乎,早些年我们能看到这种奇怪的现象,“每个商场都有迷你KTV,商场里每一层都有迷你KTV”,但是一个商场里需要这么多迷你KTV吗 ?

造成今天这种局面也和品牌方脱离不了干系。面对大批订单砸来,很多品牌方没能坚守底线,放弃了对加盟商的“定点保护”政策(即是当加盟商进驻了一个商场后,其他加盟商要避开进驻这个商场),最终结果便是自家人打自家人。

而另一边,由于迷你KTV的技术门槛不高,其他厂商用更快的复制速度,更低廉的价格迅速进入市场。一时间各种牌子的迷你KTV井喷出现上演诸神之战,令到加盟商们雪上加霜。

无论做什么生意,赚钱的只有赶早的一批人,最后入场的永远都是被割韭菜。


被当废品论斤卖的迷你KTV,为何这个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收入不增 投入不减

除了赚的少外,后续的高成本支出更是要命。加盟商在买了机器之后,还有一大批额外的成本在静静等着。比如设备运输费、搬运费和安装费等等,还没开业,经营者就已经支出好几万,开业后还要去承担场地费、电费、版权费和维修费等等。

科技资讯媒体创界网去年曾对迷你KTV行业的普遍收入情况进行过估算,在一线城市平均每台设备的收入是36000元,而维护成本则高达6到7万。

一个迷你KTV的经营者从安装、营销、运营、服务到维护所有环节的活都要包揽,干的事情最多,赚的钱最少,还是亏得最惨的那个,简直是整个产业链里最不容易的人。

被当废品论斤卖的迷你KTV,为何这个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面对日益下滑的收入,经营者在设备维护和卫生上的投入也开始“锱铢必较”。只要机器还能开,话筒不灵、空调不凉以及清洁打扫等问题,能凑合就行。

而设备缺少维护、卫生脏乱差,恰恰又让消费者更加不愿意“光顾”迷你KTV。对于这种“死循环”,陈先生也只能无奈感叹一句“还是品牌方舒服,一个个甩手掌柜躺着赚钱” 。

被当废品论斤卖的迷你KTV,为何这个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破局与出路

一地鸡毛之后,失意之人黯然退场,局中人则要去思索出路。对于这个行业来说,要破当前困局,在同一条船上的产业链上下游各方成员都需要出一份力。

被当废品论斤卖的迷你KTV,为何这个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对于产业链上游的品牌方来说,如何提高技术壁垒,塑造产品自身特色,则应该成为当前的重心。比如产品硬件上的迭代,加入AR、VR或直播等热门的新技术特色。又或者是内容上的创新,加入竞技、合作或是连麦等更多样的玩法,增强产品的粘性。既提高了自身的行业竞争力,也能为加盟商提供良好的竞争保护,两者互利互惠。

此外,线下加盟商的服务为品牌方带来了大批用户流量,而面对线下店当下的营收危机,品牌方也应当利用自身的平台和社群流量资源,反哺线下加盟商,帮助自己的盟友渡过难关。

而对于线下的加盟商来说,摆着设备就能赚钱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当下应该考虑如何在经营方式上折腾,让自己努力活下来。比如营销手段的改变,尝试做用户竞赛,或者直播变现,都是值得考虑的出路。

最重要的是千万别在一棵树上吊死,经营者在已经有了开店经验,对商场流量有所了解的情况下,多关注新产品的出现,尽早纳入到自己业务组合中,在收入上互补,做足预防降低经营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自家人   疫情   产业链   废品   经营者   出路   流量   商场   生意   机器   收入   时间   品牌   设备   行业   市场   产品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