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都在黑厦门,那生活在厦门的你又是怎么看厦门的呢?

作为鼓浪屿长大、岛内读高中、省会读大学,毕业以后先在厦门的国企工作了一年,又北漂了两年,再回来创业,平时全国到处飞的王某来说,厦门的好与坏,以及这几年的变迁都看在眼里。

网上都在黑厦门,那生活在厦门的你又是怎么看厦门的呢?

这两三年的出行,不包括轮船、高铁和很多没同步进来的行程

谈论一个城市的好坏肯定要有对比,才会得出相对客观的结果。我看到这个问题吸引了不少土著岛民来回答,虽然他们确实生活在厦门,但不见得了解外面的情况,一味地说好或者说差都是思维比较局限的想法。

先说我想到的优点:

①万金油之城。

怎么说呢,老夫走南闯北这么多年,放眼全国的城市,厦门在这当中,是少有的知名旅游城市里可以做事业的,又是经济发展较好城市里生活环境比较舒适的,有商业,有人文,有环境,有景致,有知名度,每项都不算最好,但确实都值得一提,有点类似手机行业里说的水桶机,指标比较均衡。

网上都在黑厦门,那生活在厦门的你又是怎么看厦门的呢?

环岛路的几位青年,拍摄于2013年

②再提一下环境方面,市区相对干净整洁,市容过得去。

网上各种厦门航拍、风光图满地都是,有海有湖有山,这个就不用多说了,除了不会下雪。虽然战不过北欧城市,但至少我去过的内陆很多地方,市容完全无法跟厦门相比。

网上都在黑厦门,那生活在厦门的你又是怎么看厦门的呢?

我们工作室所在的岛内西部俯瞰,2020年5月

③在福建的城市里是最开放的,也相对有活力,能接触到一些新东西。

如果你想在福建就业,除了某些特殊行业,福州和厦门是仅有的两个相对好的选项,这是我工作创业这几年来的切身体会。

这么多年来,很多人才都在往福厦流动,省内有钱人买房也大多首选这两个城市,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④城市规模小,节奏可快可慢。

岛内不论去哪,基本上很少超过10km,大部分的地方3-5km就能到达,到机场打车二十几元,我去动车站基本起步价多一点,没有大城市病,即便也是有堵车。那时候刚从北京回来,不用提早一两个小时出门的日子宛如天堂。生活在这里的土著,一方面有「爱拼才会赢」的闯劲,另一方面又有类似台湾小确幸般的安逸,你可以自由选择是快节奏或是慢生活。

网上都在黑厦门,那生活在厦门的你又是怎么看厦门的呢?

岛内市区 环岛路曾山的落日,2020年6月

⑤有一定的人文积淀,音乐氛围比较浓厚。

有人说厦门这个城市没有历史,那是相对中原文化而言,厦门有自己独特的闽南文化,而且较早就有海外联络,在这里生活还是能感受到和内陆不一样的文化体验,尤其是在老城区的厝边巷尾。

说到音乐教育,厦门这块做得还是比较好的,至少在我中学时代,鼓浪屿上的居民,乐器普及程度是极高的。我自己以及身边的很多人,普遍会接受从小开始的音乐专业教育,请注意我说的是专业方向的音乐学习,而不是去路边那种多人培训班。初中那会儿,钢琴十级的同学已经一大堆了,我自己也很早开始学长笛。每当看到网上有些人吹某某网红多才多艺,钢琴“有考级”的时候,我们都会想,这个也有必要拿出来说吗?

网上都在黑厦门,那生活在厦门的你又是怎么看厦门的呢?

小学和初中时我们的教室走廊风景

接下来讲讲厦门一些不好的点。

①承袭了福建的封闭氛围,以及存在固有的岛民思想。

福建从古至今是一个很封闭的省份,里面的人和事不好出去,外面也进不来,看地形就能略知一二,周围一圈山脉阻挡,很长一段时间中原王朝对这里是鞭长莫及。

即便是近现代通了公路、铁路、航空运输,这种思想的惯性依然存在。当时去北漂之前没有很明显的感觉,从北京回来之后,发现大家谈论的东西,普遍是人家五至十年前就已经老生常谈的了。比如我所在的摄影行业,福建普遍落后北京上海大概20年左右,完全不夸张。

网上都在黑厦门,那生活在厦门的你又是怎么看厦门的呢?

网上找的福建地貌图,除了沿海一些地方,大部分都是山地

很多厦门人眼中的世界,基本就是漳州、龙岩、泉州、莆田以及省会福州,更远一点能看到杭州、深圳,其他地方就真的不太关心了。偶尔出去跟团旅游一趟(走马观花),回来会感叹,哎呀还是厦门好啊,看不到一些深层次的差别,我认为这样的观念是需要改进的。

当然厦门有一个东西是很先进的:奶茶店,至少北京的奶茶店跟厦门完全比不了。

②房价和收入不成比例。

已经有无数人在抨击这个,可以说这是厦门最大的黑点,房价高,工资低。房价高到什么程度呢,即便是深圳上海,很多片区的房价都比不上厦门的中心城区,然而人家的工资是多少,厦门的工资又是多少,说多泪。即便是岛外的某些偏远郊区,周边什么配套都没有的那种,房价竟然飙到比很多二线城市最好的小区还贵,很多土著还觉得特别合理。

目前尴尬的现状是,萌新应届生被生活成本吓退,高层次人才又找不到合适的岗位(本地缺乏高层次需求),长此以往对城市发展是绝对不利的,虽然我家在厦门不止一套房,但我依然要说,这个现状必须得有改观。一些土著在网络上大喊:留不下来是你能力差,滚出厦门,这种人要么是纯喷子,要么就是九年义务教育还没普及到的拆二代,没有最基本的人类思维。

经济发展,吸引不到各个层次的人才,靠我们这么点岛民能怎样呢?生活能更好吗?

网上都在黑厦门,那生活在厦门的你又是怎么看厦门的呢?

网上搜的厦门区划图,岛内就是底下巴掌大的地方,东西横跨大概10公里多

③发展极度不均衡。

众所周知,岛内岛外是两个次元的世界,我们平时讨论的厦门多好多好,基本都是岛内的事情,说得直白一点,基本就是岛内那片老市区的事。其中岛内又分东西区,每个片区甚至于每个街道,又有肉眼可见的经济、文化发展差异,而岛外,海沧和同安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这种现象令人哭笑不得,并且无法在短时间内有什么改观。

目前厦门正在大力发展岛内东区和岛外,然而社会的发展并不是靠盖几个高楼、产业园就能立竿见影的。招商引资做得也是褒贬不一,比如2年前大力引进的瑞幸咖啡你懂的,很多这样的企业在厦门搞得是风生水起,简直要拿来当城市名片宣传了。

城市要发展很需要人才引进,不过考虑到刚才说的第二点(房价和收入比例),又是雪上加霜。

网上都在黑厦门,那生活在厦门的你又是怎么看厦门的呢?

厦门的写字楼空置率居高不下,图上是海沧某个未完工的建筑,2019年

④缺乏拳头产业,经济腹地不足。

广州深圳有珠三角,有香港,包邮区有长三角,有广大的经济腹地,北京是首都自然更不用说,厦门有什么,厦漳泉经济区?规模还是太小了,而且旁边一个台湾,关系好的时候还能讲讲,关系一差,那不仅没有好处,厦门的前线作用反而愈发凸显,谁会把前线作为投资的首选目的地呢?

至于拳头产业,其实厦门在2000年前后的一些产业是很强大的,可后来发生了一些事,这方面逐渐开始落后,直到现在提起厦门,大家只能想起小清新、网红打卡店,哪怕是旅游行业,一些没品位的胡乱开发,也导致客流被东南亚和海南抢了不少。

肯定会有人说,厦门不是还有微电子、软件园、文创、物流、外贸吗,首先物流、外贸在今年2020年是什么样,大家是知道的。软件园的美图、吉比特、飞博之类,有一定知名度,但也不算是蒸蒸日上,互联网行业的人来这里基本是养老的。微电子近年搞得还算不错,但这个行业离大部分人的生活都很远。

网上都在黑厦门,那生活在厦门的你又是怎么看厦门的呢?

我们经常看的网页之一,内陆朋友对这个估计比较陌生

⑤台风多,潮湿。

前几年的莫兰蒂估计各位还历历在目,小台风大家就当作乘凉,万一来个正面登陆,你所有没买保险的财产就得小心了。至于潮湿,如果相机没放在专门的防潮柜,镜片直接就发霉,碰到雨季晒个裤子一周都不会干,必须要有烘干机,当然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这些其实不算大问题。

⑥排外依然存在,而且在某些圈子里很严重。

哪怕你会讲闽南话,也会听你是哪儿的口音,只要不是正港口音,泉州口音依然会被区别对待,不同地区的闽南话口音会有不小的差别,比方说我听泉州惠安的闽南话就有点听不懂了。一旦被识别为“外来的”,一些核心利益圈子就会很难进,甚至某些生意也不会让你来做。

排外问题每个地方都有,北京上海同样也排外,那些说某某地方不排外的人,我想说其实你只是没接触到需要“排外”的阶段而已,迟早会遇到的。

如果要问我怎么看厦门,这是我长大的地方,未来我肯定会继续常驻这里,并且目前厦门的缺点还不至于让我离开这个小岛。但对于想来厦门发展的外地人来说,厦门的优点足够让你对缺点视而不见么?正如我刚才说的,如果你想兼顾环境、人文、商业、视野,这里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对于省内不少城市的年轻人而言,厦门是没有选择的选择。(这里提一下,如果考虑教育医疗以及生活气息,省内福州会更好)

但如果是外省的朋友想学一些真本事,那我认为不必舍近求远,除了北上广深,杭州南京成都等等这些地方都能更好地满足你的需求。

希望一同生活在厦门的你,这个城市能真的给你带来幸福感,同时也祝愿在北上广深打拼的你一切顺利,曾经我也是你们当中的一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厦门   鼓浪屿   土著   岛民   岛外   闽南话   泉州   排外   岛内   福州   福建   北京   房价   地方   城市   网上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