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女员工事件大反转,大众的同情心又一次被滥用了吗?

1

一个月前(2021年8月7日),著名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的女员工,在网上发表了一篇约8000字的长文,在文中极力控诉她被其领导(王某文)在出差途中灌醉性侵。

阿里巴巴女员工的原文写的言辞恳切,声泪俱下,让许多人读了不禁对其产生了深深的怜悯和同情之心。

而这几年负面新闻不断的阿里巴巴,在这一次事件中,又再一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阿里女员工事件大反转,大众的同情心又一次被滥用了吗?

阿里巴巴

网络上对阿里巴巴的口诛笔伐,指天骂地不绝于耳。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张勇更是在内网公开发表道歉信,25万名阿里巴巴员工,也对这件事情做出了集体反思。

但昨晚(2021年9月6日),济南市槐荫区检察院的一则通告消息,则彻底给这次事件带来了一次大反转。

在通告消息中,济南市槐荫区检察院发文称:

“经依法审查,犯罪嫌疑人王某文实施的强制猥亵行为不构成犯罪,不批准逮捕。”

之后,济南市公安局槐荫区分局通报,按照检察院不批捕决定,依据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四条,依法对王某文终止侦查,对王某文作出治安拘留十五日的处罚决定。

从阿里巴巴女员工控诉被强奸 ,到官方定论是“强制猥亵”;从本来可能面临有期徒刑,到对王某文作出治安拘留处罚。这一次事件的反转力度,不可谓不大。

有很多网友会说,官方还是宣布了王某文构成“强制猥亵”,被处以治安拘留15日,这一事件并不算反转。

但如果从法律角度来看,这两者的性质是有着显著差别的。

强奸罪是非常严重的刑事犯罪,阿里巴巴女员工控诉其领导王某文强奸,一旦罪名坐实,王某文可能会被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通俗的说法就是“坐牢”,“进班房”。

阿里女员工事件大反转,大众的同情心又一次被滥用了吗?

阿里巴巴

但此次从官方通报的情形来看,王某文的“强制猥亵”行为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只是“民事违法”,而不是“刑事犯罪”,所以目前只被处以15日的治安拘留。

虽然王某文确实存在着一定的违法行为,但是比起阿里巴巴女员工所控诉的严重罪行,明显是轻微得多的。

按照官方通报的消息来看,阿里巴巴女员工可以说是严重夸大和虚构了事实。

打个比方,就好像是一个人明明只是打架斗殴,但却被别人控诉说他杀人了一样。

至于这其中是否涉及阿里巴巴女员工恶意诬告和诽谤的情形,我们不得而知。

但我宁愿抱着“人性本善”的理念,相信她是因为法律知识不足,在受到伤害后个人情绪激动而所做出的不理智行为。

然而,纵观整个事件,有一个事情,却值得我们大众深思。

那就是,在这次事件中,社会大众的怜悯和同情之心,似乎又一次被滥用了。

阿里巴巴女员工发出长文后,很快引起了媒体和社会大众的关注。大家在没有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几乎一边倒地站在了女员工的一边。

于是乎,社会大众被滥用的同情心,开始如洪水般泛滥起来。

当事人王某文就不用说了,他因为这件事情被开除,被拘捕,他以及他的家人生活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网络上到处都弥漫着对他的一片指责和谩骂之声,似乎他是一个十恶不赦,杀人如麻的恶魔一般。

阿里女员工事件大反转,大众的同情心又一次被滥用了吗?

阿里巴巴

而王某文所身处的公司阿里巴巴,则被更是严重波及。网络上各种对阿里巴巴口诛笔伐 ,指天骂地的声音不绝于耳,阿里巴巴的股价也应声暴跌,深陷负面新闻难以自拔……

时至今日,当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强烈的反转结果时,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在这一次事件中,大众的同情心,为什么会被滥用?


2

在此次的阿里女员工事件中,大众的同情心,为什么会被滥用呢?我个人觉得,在这其中,社会大众普遍的人性和心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而社会大众普遍的人性和心理,则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其一,社会大众普遍存在着“同情弱者”,“谁弱谁有理”的心理。

在此次阿里巴巴女员工事件中,作为受害人的女员工,在社会大众眼中,是一名实实在在的弱者,是值得同情和怜悯的“弱者”。

那么,为什么她会被视为一名值得同情和怜悯的“弱者”呢?

首先是她的女性身份。现代文明社会一直提倡要优待妇女和儿童,相比较于成年男性而言,妇女确实存在着生理和体力上的弱势。

所以一旦发生问题,社会大众普遍上会倾向于同情和怜悯女性。在阿里巴巴女员工这件事情上,她因为女性身份,首先就占据了社会大众的同情心理。

阿里女员工事件大反转,大众的同情心又一次被滥用了吗?

女性

其次是她的基层员工身份。绝大多数的社会大众,都是基层员工,工作时受到领导的管束;甚至有些时候,迫于领导的压力,会做一些自己内心不想做的事情。

在此次的阿里巴巴女员工事件中,她作为基层员工,与身为领导的王某文相比,二者身份显然不对等。

因此一旦发生问题,大众当然感同身受,更倾向于同情和怜悯处于弱势的女员工一方。

正是因为社会大众普遍存在着“同情弱者”,“谁弱谁有理”的心理,所以当阿里巴巴女员工发表长文声泪俱下地控诉王某文性侵时,许多人也就不管真相如何,几乎一边倒的支持女员工,指责王某文和阿里巴巴。

其二,许多人都存在着“先入为主”,“先有立场再有对错”的人性弱点。

所谓的“先入为主”,“先有立场再有对错”,也就是说,一旦开始认定了某件事情或者某个人,选择了站在他们的立场之时,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无论后面有多少与开始的想法和立场不相符合的事实摆在眼前,大家也会选择性忽视,或者找各种理由开脱和辩解。

比如这次的女员工事件,许多人先入为主地认为,女员工所说的话,就是真相的全部。大家基于对女性和底层员工的同情之心,已经选择站在了女员工的立场上了。

就算之后,警方发布通告称女员工所述与多项事实不符,很多人也拒绝相信,并有着各种说辞来对其进行辩解。

时至今日,当济南市槐荫区检察院宣布对王某文的处罚决定时,还有许多人以各种阴谋论恶意揣测,比如“是资本改变了最终结果”,“王某文妻子与丈夫结成共同利益体”等各种观点甚嚣尘上。

阿里女员工事件大反转,大众的同情心又一次被滥用了吗?

检察院

“先入为主”,“先有立场再有对错”其实就是人性的弱点,也正是这种人性弱点,所以社会大众的同情之心,很容易被极少数别有用心之人滥用。

在此次的阿里女员工事件中,由于社会大众普遍的人性和心理,导致在真相未明,官方没有公布调查结果之前,社会大众先对王某文以及阿里巴巴展开了一轮舆论的批判。

而社会大众那朴素的,美好的同情之心,也就这样被无情地滥用了。


3

然而,除了社会大众普遍的人性和心理之外,在此次的阿里巴巴女员工事件中,阿里巴巴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直接助长了这一股舆论的风潮。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阿里巴巴这几年负面新闻不断,这也直接恶化了社会大众对它的观感。

自从1999年,马云在杭州创建阿里巴巴开始,这家公司就开始不断地发展壮大,并且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实事求是地说,阿里巴巴确实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它不仅推动了中国电商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大家的生产生活方式;其旗下的支付宝,还直接开创了中国移动支付的先河,是数字经济的杰出代表。

但随着阿里巴巴不断地发展壮大,它也开始负面事件频发,这几年更是深陷舆论的风口浪尖难以自拔。

阿里女员工事件大反转,大众的同情心又一次被滥用了吗?

阿里巴巴

比如说2020年,就是阿里巴巴的渡劫之年。

在这一年里,其创始人马云被国家约谈,之后支付宝上市被上证暂停,再之后阿里巴巴又被国家反垄断调查,直到今年被确认罚款182.28亿。

这一系列的负面事件,导致了社会大众对马云和阿里巴巴的观感开始恶化。

以前许多人称马云为“马爸爸”,说阿里巴巴是中国杰出的企业,但现在许多人谈到他们,都是以“资本家”来称呼了。

当阿里女员工事件爆发时,由于社会大众对阿里巴巴观感的恶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许多人在立场上就站到了女员工一边。

一旦人们选择了立场之后,舆论风暴对阿里巴巴的波及,就难以避免了。

其次,阿里巴巴在处理女员工事件时,我个人认为,也是处理得很不到位的。

在女员工反馈被领导性侵时,阿里巴巴的管理层其实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他们大概是抱着一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想尽量淡化这件事情。

但是没想到那名女员工却并不想息事宁人,最后将事情闹到人尽皆知。

如果当时管理层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对这件事情认真处理,后面的情况可能会好很多。

本来在女员工反馈情况之时,阿里巴巴的管理层就处理得不到位;而当这件事情被社会大众关注之后,阿里巴巴的做法,我个人觉得更是没有原则。

当时在官方还没有公布调查结果之前,阿里巴巴就直接开除了王某文。一个还没有被定罪的人,就直接对他做出了最严厉的处罚,这样真的合适吗?

究其原因,阿里巴巴这么做,其一可能是为了应对汹涌澎拜的舆论,其二大概就是为了它暴跌的股价感到担忧吧。

而社会大众看到阿里巴巴如此的处理手法,估计也就更加相信王某文犯下了严重的性侵罪行。

阿里女员工事件大反转,大众的同情心又一次被滥用了吗?

张勇

许多不明真相的人,就是拿着这一条理由,在网络上言之凿凿地指责和辱骂王某文,在心里已经将他视为强奸犯了。

如此恶性循环之下,也就已经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结果。

不得不说,阿里巴巴自身存在的严重问题,对于阿里巴巴管理层来说,确实是值得深思的。


4

社会大众的同情之心,本来是朴素的,美好的,值得赞美的一种美德;但是在被滥用之后,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却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我们作为社会大众其中的一员,是不是也因为进行反思呢?

在真相未明,没有权威定论的情况下,我们是否更应该以一种理性的态度来对待人和事,避免陷入情绪化的盲区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大众   济南市   员工   事件   阿里巴巴   先入为主   阿里   同情心   检察院   弱者   舆论   真相   人性   立场   领导   心理   社会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