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宝马五系谍照曝光,外观内饰全面升级,或增加3.0T V6动力

上世纪20年代末,还在想尽办法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中走向复兴的德国,开启了工业转型,而在经济大危机影响下,许多原本为军工服务的企业开始向更加民用化的行业转型,其中就包括了从飞机发动机制造开始向汽车制造转型的宝马。而在1933年,宝马推出了官方认定的企业转型首款量产汽车——宝马303,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双肾”进气格栅样式就贯穿了这个德国豪华汽车品牌接下来的近80年历史。

从最宝马303的纵条到宝马507的横条,再到宝马1500的横纵结合,宝马算是把这“双肾”给玩儿坏了;而从第四代宝马5系开始,圆角矩形配直瀑的双肾开始成为家族的主格调,并沿用至今。即便是在2014年的宝马X7上,这种双肾完成了一次扩宽,但其主体形状却还是没有得到改变,这也是为什么进入到新千年的宝马们都被称为“双肾套娃”。

下一代宝马五系谍照曝光,外观内饰全面升级,或增加3.0T V6动力

(宝马5系E39)

就是从宝马X7有了扩展之后的新双肾,宝马在接下来的产品迭代开发里又开始了新一轮套娃,从新一代宝马X1、X3,到轿车市场中的宝马4系、宝马7系等等都启用了被戏称为“巨型双肾”的新设计。

从才开始的抵触到后来的新鲜感,这样的接受变化之后,宝马车迷对于这种套娃行为已经开始生厌,而开启这种风格的第四代宝马5系开始被死忠们描述为“宝马设计师叛逃的一代”。

下一代宝马五系谍照曝光,外观内饰全面升级,或增加3.0T V6动力

(宝马X7)

尽管这种戏谑调侃仅仅存在于部分车迷群体里,但现在宝马似乎也有意在品牌完成新能源过渡的过程中,再次让宝马5系成为燃油车市场引领家族设计语言的铭牌。

在几个月前的原型伪装车当中,我们看到了下一代宝马5系的一些细节,虽说测试车的前脸几乎被完全覆盖了起来,但是通过格栅位置所出现的一个类似横切面的轮廓我们就能盘点,宝马的确爱尝试着一些改变,让格栅变得更为扁平。此外,从其细节上我们还会发现,双肾格栅的中央位置似乎有了更远的距离,这让我们更加确定新一代宝马5系不会再是延续家族的套娃设计。

下一代宝马五系谍照曝光,外观内饰全面升级,或增加3.0T V6动力

另外,从侧后方看原型车我们发现,宝马5系不会寻求像双数系列那样的运动改造,它的C柱带整个车顶结构仍保持着较为标准化的三厢轿车样式。

比较有趣的是,尾箱盖上有一个相对平直的横条结构,这显然是宝马有意加入的轮廓伪装,但通过近日曝光的一些效果渲染图来看,宝马5系似乎真的会有一个较为平直的车尾。

下一代宝马五系谍照曝光,外观内饰全面升级,或增加3.0T V6动力

从近期所出现的渲染效果图展示了新一代车型的更多变化,可以看到尾门顶端有一个非常锋利的鸭尾扰流结构,但它与奥迪的小鸭尾不同,其被打造得十分平直,这与伪装车边缘所出现的轮廓相吻合。

此外,贯穿式尾灯会以更加数字化的内腔镜排列出现在尾门上,而其它线条则会被弱化,后导流孔与扁平化双排气管设计,则预示着以宝马5系为首的燃油轿车们会渐渐朝着更简练的方向进发。

下一代宝马五系谍照曝光,外观内饰全面升级,或增加3.0T V6动力

而回到车辆的前方来看,渲染图中的宝马5系的确改变了双肾的结构,它不再是圆角矩形,而是一个类似羽翼的对称结构,虽说其中网还是直瀑,但点阵取代了使用多年的纵向镀铬条;保险杠当然也拥有独立的下气孔与扰流结构,但它们在结构上会产生相互联系,车体本身的扰流也会取代额外加装的运动套件,配合带状设计更为突出的新样式大灯,宝马5系似乎已经变成了一台有科幻色彩的全新定位车型。

下一代宝马五系谍照曝光,外观内饰全面升级,或增加3.0T V6动力

同时,内饰上的设计其实与现款车型是有相似之处的,它的空调出风、中控偏转等设计是延续了现款的,但iDrive 8.0英寸对应的双液晶屏却经过了重新设计,它们像奔驰一样变成了平板式悬浮触控屏,并实现了连体贯穿,让整个座舱的科技氛围得到了大幅提升。

下一代宝马五系谍照曝光,外观内饰全面升级,或增加3.0T V6动力

最后,新一代宝马5系将延续2.0T与3.0T发动机的选项,并提供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可选,至于说3.0T是否会重新回归到中国合资国产市场中,还有待进一步信息披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宝马   现款   平直   格栅   德国   矩形   新一代   车迷   燃油   轮廓   样式   发动机   车型   外观   家族   结构   动力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