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掰艺术 - 艺术是人造物

去年我写了设计是什么,把设计定位成为商业,为产品服务,把他从艺术里剥离出来。

什么是设计?从蓝图到AI他是活的

当然这是我自己的一个人的理解,因为我觉得现在中国艺术界对艺术的认识非常混乱,设计再搅和进去只有坏处没好处,而且设计确实和艺术牵扯不大。

关于艺术就像我上面说的混乱,我们有太多解读和太多不一样的认识,于是我又在想:艺术是什么?艺术为谁?

掰掰艺术 - 艺术是人造物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高更


一、艺术是人创造出来的人造物

为什么会有艺术?人为什么去创造艺术?关于艺术起源学术界有很多说法,什么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表现说,我觉得这个没必要去考究争论了。考究出来了也没啥意义,我们只要知道几万年前当某一个原始人把含在嘴里的红色染料对着按在岩壁上的手喷射再把手拿开,在洞窟岩壁上留下手印形象,当某一个原始人在洞窟里画上壮硕的公牛,当某一个原始人吃饱时发出幸福有节奏的声响,这时所谓艺术就诞生了,艺术就这样被人创造出来了。对于当时创造出洞窟岩画的画者,或者吃饱饭的歌者,他也不知道自己创造的东西叫什么,可能也不管他们叫什么,纯粹的就是无聊、有趣、好玩、好听、爽,或者是想证明自己牛逼。

掰掰艺术 - 艺术是人造物

掰掰艺术 - 艺术是人造物

为什么一开始就说艺术是人造物,因为艺术是人主动创造的,人为什么主动做这个事情?按西方理性思维都要问个究竟,然后研究来研究去还是没弄明白艺术为什么,就给他挂到哲学下面。因为艺术唯心论是自己主观解读,所以谁都可以理解艺术、解释艺术,谁都可以解释艺术意味着谁的声音大谁选择什么艺术,那他的艺术就是标准是共识。最后艺术变成了一种价值观选择,比如以自由为名选择艺术创作要不受拘束,以实用为名选择艺术创作为写实,以创新为名选择艺术创作为颠覆,以玩趣为名选择艺术创作为言志。

二、艺术有用

一个东西被创造出来,一定得有用,特别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原始社会(吃都没得吃谈什么艺术),只有你对人有用了人才不会抛弃你。艺术一开始就被权贵巫师利用来做仪式跳大神又唱又画,用来乞求神灵,用来威吓人民。

艺术是有用了,也随着人类发展一起慢慢发展,技术越来越娴熟,制作越来越精美,媒介也越来越丰富。到了文字发明,文字和艺术组成了所谓的人类文明,我们现代评定一个文明就是看其文字和艺术的成熟程度。这时候按西方标准评定了几个发达古文明。

古埃及文明:

掰掰艺术 - 艺术是人造物

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掰掰艺术 - 艺术是人造物

古希腊文明:

掰掰艺术 - 艺术是人造物

古中华文明:

掰掰艺术 - 艺术是人造物

艺术在这些文明里用来祭祀祈祷,用来奢靡,是权贵们维系欲望、尊严,解除无聊、恐惧的人造物,艺术还是没有被抛弃,他有用。有需求就会有人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盈余越来越多的人力和食物,从事艺术工作的人也越来越多,一有多也就有竞争,有竞争就会避免不了比较,一比较就会有精拙、有美丑,艺术审美也就有了。美按用朱光潜老先生的原话讲就是:“美感经验即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大意是艺术作品的形象与审美者内心认知往返影响然后形成一个关于美的感知,是一个心理活动。不过一般大众认知的艺术美,是和谐、是精巧、是功夫,包括现代主义艺术以前的“艺术家”画家工匠。

艺术是信息载体

现在艺术最强声音在西方也就是欧美,欧美艺术源自古希腊,古希腊人爱美也淫荡,为他们的神按照自己的身体塑了很多雕像,确实美轮美奂。

掰掰艺术 - 艺术是人造物

掰掰艺术 - 艺术是人造物

古希腊直接的滋养了罗马,西欧野蛮人骚扰学习罗马,再二战把一些艺术家从欧洲大陆赶到美国,西方欧洲艺术就这么一脉相承下来。

奴隶、封建社会民众普遍识字率不高,这时候艺术除了奢靡外又一个用处被宗教发现了那就是教化民众,你不认识字,难道还不会看画看雕塑开口唱歌。宗教加强赋予绘画和雕塑以故事,把艺术变成故事机,变成连环画,艺术又有了信息载体功能。

西方宗教画:

掰掰艺术 - 艺术是人造物

中国宗教画:

掰掰艺术 - 艺术是人造物

西方宗教雕塑:

掰掰艺术 - 艺术是人造物

中国宗教雕塑:

掰掰艺术 - 艺术是人造物

艺术就这样在生活中被人需要着、发展着、被选择着。西方基督宗教因为教义选择了禁欲、虔诚、神性等艺术表达,导致了西方千年中世纪黑暗。艺术从来都是被选择没有主动权,中世纪欧洲这次的艺术选择在西方后人看来是文明的衰落,因此将中世纪视为无知和迷信的时代。14世纪时艺术家们把目光投向了古希腊,以理性优于信仰之名开始了意大利文艺复兴。西方后人以“总结”“科学”“理性”等 选出了这时期的三个代表“文艺复兴三杰”

达芬奇:

掰掰艺术 - 艺术是人造物

拉斐尔:

掰掰艺术 - 艺术是人造物

米开朗琪罗:

掰掰艺术 - 艺术是人造物

18世纪欧洲最先开启的工业革命,让欧洲雄霸世界输出文化,直接的让这三个手工匠,变成了最璀璨耀眼的“艺术大师”。三个幸运的手工匠。

艺术一直在发展在被选择,在中国也一样。不过伟大的东方文明选择了绘画艺术“以物言志”追求“雅好”的“文人画”艺术内核,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再现现实”的艺术选择。“文人画”其实就是一群有钱有闲人一起玩的游戏,追求的是自我内心的情趣的表达。

艺术在西方选择面向对大众有用,而我们中国选择面向自己个体有用。孰优孰劣?在西方世界冲击我们前我们其实也发展得很不错,也出了很多的“天才艺术家”连我们的皇帝都亲自下场玩艺术。

宋徽宗赵佶

掰掰艺术 - 艺术是人造物

八大山人

掰掰艺术 - 艺术是人造物

唐伯虎

掰掰艺术 - 艺术是人造物

未完待续。

求点赞,关注,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宗教画   古希腊   艺术   罗马   洞窟   岩壁   原始人   欧洲   工匠   中世纪   中国   雕塑   艺术家   有用   宗教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