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设计?从蓝图到AI他是活的

这是一篇改变中国设计的雄文,也是中国设计第一次提出原创设计理念的设计文章。请大家收藏,常看常新。

设计行业由于技术的发展、效率的提高会慢慢的整体上没那么大需求或者说就算有那么大需求也不需要那么多人去做这个事了,很多人学设计以后是很难找到工作的,也有可能像现在很多设计从业者一样迷茫没办法持续下去。

本来设计行业就是一个不很核心的工作岗位,他不直接创造价值。他是附着在“商业”和“产品”上的,他的价值需要别人来体现。这句话怎么理解?就美术设计来说,有平面广告设计,他的价值是你的广告宣传让别人知道你的品牌或者产品然后去引导达成购买行为;包装设计就是你得保护好产品,不然产品砸烂了你再漂亮也没有用;工业产品设计就是你设计的产品要被人使用发挥产品被人需要的价值;当然还有建筑设计,建筑是用来给人用的、住的,你没有这个核心基础功能,那叫雕塑。设计这个定位我们一定要清楚。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哪,这样你就能理解别人怎么看你,你为什么不受重视了。“奋斗逼”说我要用设计改变世界,有设计改变世界的吗?我了解的就那么一个苹果的IPHONE可能还能靠上去。IPHONE是乔纳森设计的吗?我看主要还是乔布斯,而且IPHONE的成功才让大家知道了乔纳森和迪特·拉姆斯,这恰好说明了设计附着于别的事物上,它的成功才是你的成功。所以从这个概念得出一个认识,就是找设计工作尽可能到大公司去,到大平台去,这样你的设计更容易被传播更容易被大家认识,也更容易成功。

所以我觉得我们设计师自己努力是一方面,主要的还是要提高“设计决策者”的设计知识和认知,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建议MBA开设设计课程和美学课程)做设计决定的人审美意识在二人转,你设计师牛逼给了一个西洋交响乐,不是你不好,而是他不买单,不买单你这个设计就是无价值。中国设计这几年进步很大,但是还有很多人觉得的中国设计这不行,那不行,都有一种思维惯性、认知惯性。过去10年20年那种商业、产品在解决有没有的时候是卖方市场只要有货就能卖,设计对企业不是很重要。但是到了现在技术发展加速、商业环境充分竞争产品已经严重过剩了,现在的商业、产品都是要解决好不好,美不美,能不能高端的问题了,是最需要设计拉开竞争身位在过剩产品中脱颖而出,这时候正是设计重要的时候,消费升级就是设计升级。中国设计最好的时代已经到了。

1 - 设计是什么?

设计从字面理解就是:设:设想,构思,蓝图描绘;计:计划,按步骤,有序。

百度百科:

什么是设计?从蓝图到AI他是活的

设计就是:设计构思 — 按计划步骤实施 — 检验结果(是否符合设计构思)— 调整优化设计构思。

我把设计做成一个闭环了,这样子我们设计师就有不尽的工作做了,这样就不会失业了(✧◡✧)。事实这才是一个设计常态,这样子做就是在不断的试错,所以我以前经常跟我的小伙伴说,设计就是选择(设计师的选择)设计就是试错,错了就调整,不好的就优化。这才符合商业、产品发展的规律,因为商业、产品瞬息万变,不是某一个产品某一个设计会符合所有、当前、以后的人的需求,所以我们要不断的调整我们的设计,设计是活的,他在不停的追求完美,追求符合当下人的需求。由于设计是选择所以设计也是取舍。

这个闭环的设计,互联网企业的APP做的比较好,因为他试错成本低,APP一个星期就进行迭代。现在硬件行业也在这么做,都学IPHONE,一年出一个迭代升级产品。我们这样能理解苹果了嘛。他的设计就是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更新迭代,让设计,让产品慢慢完善,也慢慢符合当下市场环境。

2 - 设计和创新

说设计离不开说创新,那设计和创新到底是什么关系?做产品设计上一个说法,我觉得对创新有一个很好的诠释。做产品应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便宜。这个说法也说了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家没有的时候我研制出来了,我比别人快我能定价,可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个就是创新。这个时候的产品其实风险很大的,你突然做出来一个东西,大家认可不认可,买单不买单,还不好说,还有就是公司渠道,品牌,推广能不能跟上,把新产品快速推出去?最致命的有个公司比你渠道强,品牌强, 推广强,抄了你的创新,你怎么办?在中国没办法,但是小公司必须承担这个创新风险,就因为创新是小公司唯一不二的选择,你不创新连露脸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有很多小老板,要设计师创新,因为他不创新一点机会都没有,创新可能还有一丁点机会。

由于创新风险大,这时一般公司策略就是优化现有的产品或者设计,这个就是微创新,微创新其实基本上就是设计师干的事,也就是我上面说的设计是活的,你这个设计好了,然后形成反馈,然后改进优化,这就是“人有我优”。做设计能做到前面两样还算幸福的了,毕竟设计就是创新,这个认知大家还是认可的,设计师做这个事也有成就感。关键是现在是市场经济,没什么行业不是充分竞争过了的,大家都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大家都有都很牛逼,怎么办?那就尽可能压缩成本,把产品成本降下来,这样子才有竞争力,降成本这个事牵扯到方方面面,设计上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请个便宜的设计师,你就按市场上热卖的抄吧,抄的时候能省的就省了吧。其实设计师在这个时候也有很多发挥的,可以重新审视下当前的设计,看是不是有过度设计的行为,因为很多设计都为了创新而创新,而不知道为什么要创新。

创新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有个好的市场表现,设计创新的目的也是这个,脱离了这个为了不一样而设计创新,那就是设计师自我意淫了。买单的当然是老板,关键是老板会为你设计师意淫买单吗?

再说下创新,其实创新和技术发展有很大关系,一直是新技术落地应用在推动设计可能有新技术没应用到你做的行业或项目上,但是别的行业在做,设计要做的是基于当下实际情况做出一个优解方案。我们就说苹果,苹果手机开始的cnc机壳,cnc一直都有只是没用来铣手机机壳。再又大猩猩玻璃,康宁公司一直在做玻璃,只是没用在手机屏幕上而已。

3 - 设计和艺术

简单理解,艺术是感性的,设计是理性的。

现代艺术是作者自我情感表达,通过绘画、雕塑、音乐等形式输出以引起观者共鸣。而设计是服务于商业和产品,他通过人的行为分析,相关数据分析得出的一个经设计师选择的解决方案,是一个有方法有步骤有数据的理性行为。

设计需要灵感吗?其实我们做选择就是灵感,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而不是哪个,这很玄乎的,很玄乎的事一般不可靠,所以我们做设计要数据分析,要人的行为判断,要经验积累,要学习别人怎么选择来帮助我们做选择。这样灵感就不至于那么玄乎了。

中国很多人把设计看同艺术,也有很多设计师把自己作为艺术家自诩,其根本原因是中国教育把设计分在艺术里,是艺术的一个分支,导致教学、思维都在按艺术那套模式。出来的设计师的想法就是,设计作品是自我表达,我的作品全宇宙第一,你们不用是你们没文化不懂设计和艺术。而我们的老师基本上就是大学毕业就留校根本就很少有设计实践,就是个半吊子,从来就没说清楚艺术是什么,设计是什么。由于设计是艺术的一个分支,学生学了很多艺术类的知识(这个我觉得是设计的方法论,设计最终表达本来也很依靠艺术的某些理论和技法),而设计的宿主商业和产品方面的知识反而全都忽视了。我觉得设计应该划分在商业科(不划商业科也必须加大商业方面的知识教学),让学生理解商业的本质是什么?商品是什么?产品是什么?产业链是什么?设计在商业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他的作用有多大。这样设计师也好,设计决策者也好,就知道设计的定位了,定位好了,什么事情就理顺了。

艺术和设计还有很大的一个不同,就是艺术可以一个人创造,可以独立完成。而设计是集体劳动,设计是商业、产品活动的一个环节,而且这个环节还不是特别必须,不是太重要(由于技术发展和信息的快速传播,设计在过剩的生产力里会越来越重要,为什么呢,因为技术大家都没代差,竞争更激烈,拼到最后只有精细化运作从源头设计开始拼了)这就很尴尬了。所以设计师必须端正态度,你要牛逼,一定得要别人觉得你很牛逼,自己觉得自己牛逼那是不行的。怎么才能牛逼?

a - 加强技能训练(设计的技能主要是艺术方面的)

b - 理解设计的本质;

c - 找一个大平台,做出一些有传播度的设计;

d - 认清自己,你在整个商业、产品环节中真没那么重要, 不要患得患失。

4 - 好的设计是怎样的,设计的标准在哪里

设计是一个带有很强目的性的活动,而检验他是否达到了目的就是实践。实践最终证明设计达到了设计目的,那就是一个好的设计,超预期达成设计目的,那就是非常好的设计。所以做设计,你最开始的想法很重要,你要干嘛?你想达成怎样的效果?这些一定要想清楚,越仔细,细节越丰富设计的目的越容易达到,越容易出好的设计。

比如说,我设计这个产品就是要跑量占市场的,最后这个产品真的在市场表现很好,那这个设计就是好设计;又我设计这个产品是用来拉升品牌逼格的提升品牌溢价的,最后这个产品对品牌口碑有很大拉升,也属于好的设计(小米MIX属于这个);又或者我这个设计就是用来装高端的要放到博物馆展出的要得设计大奖的,设计出来了做到了,那也是好的设计。

由于每个设计项目的目的不一样,所以设计没有万世划一的标准。那我开始怎么检测你的设计是符合我的预期目的,毕竟还没投入实践啊。这时候需要引入一个设计上很重要的东西-对标物。好和坏是怎么来的?是对比出来的。对标物就是用来检测你的设计,所以你的设计的目的不是很清晰的时候,那就选择好对标物,对标物就是你的标准。

对标物也可以叫参照物,现在产品上专业的叫法叫“竞品”。这个对标物可以是现在已有具体的一个事物,也可以是你自己虚拟出来的一个事物,对标物的概念就是我开始说的设计之前想清楚你要干什么,达到什么目的,丰富具体的设计细节,有了对标物,这些虚幻的词语就更具体了,变成看的到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标准了。对标物的制定很考验设计决策者、设计师的能力,为什么?因为要清楚认识自己有多大能力,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的事。你一个小山寨手机公司,不能对标IPHONE,因为他的标准你没能力达到。当然你可以学习他,但是你不能拿他做标准,因为你真的做不到。

中国的设计就是这么苦逼,设计开始的时候目的不清,标准不明,导致这样也可以,那样更好,改一改,再改一改,改来改去改到第一版。由于设计本身处于一个乙方角色没什么话语权,有设计为了生存跪舔“设计决策者”,在专业上不能说服他,导致设计在重复改稿,加班,做一些无意义的工作,其实本质就是一开始就没想清楚自己要什么。我为什么说要提升“设计决策者”的设计认知,提高他们的审美品味,原因就在这里,要他们一开始就想清楚这个设计我要干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再制定一个验收标准。这样设计工作就非常好开展了。

5 - 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5.1 - 设计是服务于人的

设计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了人类生活更美好,我们设计不能背离这个终极目的。你的设计对人造成了不便,那就是个坏设计。

5.2 - 设计是创新的

设计是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基于现在实际情况提出一个新的优的解决方案,创新是设计存在的基础、基石。创新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创新是有目的的。所以我们设计师不能为了创新去创新,不能为了设计去创新,要为了解决问题去创新。

5.3 - 设计是活的

世界是发展的技术是发展的设计为了适应世界和新技术需要不断优化改进,所以设计是活的,他需要不断进化完善。我们要时不时回头审视自己的设计,看是不是哪里可以再改进点优化点。

5.4 - 设计是美的

美大致上可以分三种,壮美(雄伟,高大,力量)凄美(就是文学里的悲剧美,美术上凄美的表现力没文学强,凄美主要是故事性打动人)优美(和谐,舒服,平静,我们说的美大致上以这个美居多,设计上也基本上以优美做为追求)

而审美是一个很需要知识的心理活动,由于每个人知识储备、侧重点不一样,对同一个事物会有不同的反应。只有在同一个语境去审美才更容易产生共情。这也是我为什么要说对“设计决策者”进行设计和美学教育。只有你们两个在同一个频道了,才更容易理解你的设计。

5.5 - 设计是务实的

设计是有目的,有方法,有输出,有反馈,有一定的验收标准,这些都是可以落实到具体的事情上去的。不是镜中花水中月看得见摸不到。

——关于"玄学"的补充说明——

设计很多人理解的就是脑袋一拍,灵感泉涌,然后就出来一个旷世设计,这种没有标准没有流程的做法就是我理解的"玄学",也有很多人把设计往美上做、文化上做也是我理解的"玄学"。我理解的"玄学"就是忽悠,我为什么这么说?"玄学"其实就是没大家都认可的标准,自己觉得自己好就是好,然后就会自说自话。一个没有共识标准的东西,哪谁的话语权强他就可以说他是标准。我这个答题就是要把设计标准做成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可量化的标准。我反对玄学,就是反对设计艺术化,文化化,因为他们标准太模糊,可操作空间太大。艺术和文化谁的话语权强?其实是艺术圈、文化圈里面的所谓"精英""大师",也可能是政府,他们说你好就是好。设计艺术化,文化化,就会对设计圈内的所谓的"精英""大师"谄媚,看现在设计跪舔甲方就知道是一回事了。不过毕竟甲方是出钱的,你"精英""大师"出什么?出玄而又玄的设计标准?而设计是一个解决方案,你谄媚"精英""大师"就会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他们说你是好设计?你就真的是个好设计?所以我们一定不能把设计往艺术上靠文化上靠,不要觉得艺术、文化听起来很高大,很牛逼,其实于设计一点好处都没有。设计还是要基于事实情况提出一个优解的方案,然后去实施验证。方案优不优好不好,要验证才知道,而不是"精英""大师"说好就是好。

求点赞,关注,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目的   玄乎   玄学   决策者   蓝图   买单   中国   设计师   标准   艺术   品牌   知识   商业   数码   文化   行业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