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篇名是《无声告白》这本书封面上的一句话,也是当今社会大多数在父母控制下长大的孩子的心声吧。故事主线是莉迪亚一生,短短16年。这16年她主要做了一件事:不断努力,为了满足妈妈对她的期待,让妈妈不再离开自己。

她一直活在恐惧之中,她不知道除了恐惧还能做什么——她害怕有一天母亲会再次消失,她父亲会因此崩溃,全家再次瓦解。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是美国的华裔,在美国遭到歧视和异样的眼光。他从小就没有朋友,他非常希望自己能完全融入到美国社会,和别人一样交朋友。莉迪亚的母亲一直梦想成为一名医生,但为了爱情,为了他们的孩子,她放弃了学业,放弃了梦想,这也成为她一生的遗憾。莉迪亚的父母在她身上寄托了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使莉迪亚违心做了很多让父母开心而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每当母亲说“你想不想”的时候,她都会说“是的”。

知道父母一直渴望什么,她希望父母开心。

莉迪亚被父母深切的期待深深困扰……她一直生活在压抑、沉重的状态下。哥哥内斯是她从小的依靠,但是他考上大学走了以后,她无助了。

很久以前的那天,就是坐在这个码头上的这个位置时,她已经开始感觉到,继承父母的梦想是多么艰难,如此被爱是多么令人窒息。

莉迪亚在码头上许下了新的承诺,这一次,是对她自己许的。她将重新开始。

她会告诉母亲:

够了。就算她物理不及格,就算她永远当不了医生,那也没关系。

父亲希望她融入同学圈子,交到知心朋友,但她也无力改变自己被歧视的混血儿的身份,她总是假装给同学打电话,假装自己有很多朋友,让父亲高兴。

她会告诉父亲:

她再也不会把只有拨号音的听筒扣在耳朵上,她再也不会假装成另一个人了。

她要对哥哥内斯说:

哥哥走了也没关系,她会没事儿的,他不必再为她负责,也无需担心。然后,她让他走

在她第一次轻生的时候,是邻家男孩杰克温暖的双手,将她托出水面。他的手指抓着她,那一刻,她不再害怕了,从那一刻开始,只要她伸出手说,别让我沉下去,他就握住她的手,不让她下沉。

当她决心因为他而变成另一个人的时候,她看得出来他的眼神不是她所期待的那样。

他凝视着她,这不是情人的那种凝视。虽然温柔,却是成年人看到孩子摔倒受伤时的眼神。

她经常跟他在一起,所以在同学们看来,她是他的女朋友。

可是……你一直……我是说,大家都知道……

杰克嘲弄地笑笑。

大家都知道,那么多女孩——但那不是你。

莉迪亚在码头顶端坐下,想很久以那样,脚垂在水面上,身旁的小船轻柔地拍打着水面。她从来不敢离水太近。今天晚上,在黑暗中,她却觉得无所畏惧。

她要对杰克说,对不起,告诉他,她永远不会讲出他的秘密。她会告诉他,她理解他。

从现在开始,她要做她想做的事情,她决心改变一切。

16岁的青春年华,在这样的无声告白中,她选择了此一生,摆脱他人的期待,寻找真正的自己……

她的这个选择,让家里所有人都沉浸在极度痛苦之中,他们都不愿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这个女孩一生的故事,短短的一篇文章就讲述完了,但故事背后带给我们什么?是不是值得我们做父母的深思呢?如果她勇敢一点,懂得反抗,懂得跟父母说出的自己内心的期待,结果会大不一样。

每个家庭要保持和谐,最重要的是沟通、理解、包容。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让我感动的莫过于孩子对我敞开心扉,无所不谈,用心跟我分享他的心情和故事。

家庭不和谐的一个因素是:缺乏边界感

孩子要想摆脱控制欲强的父母,就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选择买单。明确哪些事是自己的事,哪些事是别人的事,守住自己的界限。自立自强,积极努力。

而作为父母,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要培养他的独立动手能力,只要孩子可以做到的事情,坚决不代劳。不要以心疼孩子、怕孩子走弯路为借口,将舐犊情深填满孩子所有的私人空间。

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尔曾说:父母真正的成功,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边界感,对孩子过度控制和照顾,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

之前热播的青春剧《小欢喜》看的我是感同身受,热泪盈眶。

其中有一个场景尤其让我揪心。英子为了圆自己的梦想,决定报考南京大学天文系。妈妈宋倩却坚决反对,甚至还私下直接改了女儿的高考志愿。

面对这种让人无法呼吸的控制欲,绝望的英子来到海边,想要跳海彻底摆脱妈妈的控制。

她哭着对妈妈说:

“因为你对我太好了,给我做饭吃,照顾我的生活,我觉得我不配,不配得到你对我这么好。”

“因为你,我已经34天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我现在只想要逃离你!”

多少父母“以爱为名”,用父母的权威逼迫着孩子按照他们要求的目标成长,很多父母甚至察觉不到自己是在控制孩子的人生,而会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为你好”。孩子要是坚持自我,就被称为“叛逆”,家长的想法和做法就一定是对的吗?反问一下自己,如果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视野格局足够的话,今天的你还会是现在的样子吗?

伦敦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父母的控制行为,和孩子以后生活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关联。家长控制欲过强,对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负面影响,与痛失至亲产生的负面影响程度相近。

过度的控制,是孩子独立的绊脚石,让他没有机会面对生活中的困难,难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连社交恋爱,都不敢去尝试,离开父母后,极易活成一座孤岛。

一个孩子应该拥有选择自己人生的自由,他们有对自己完美人生的定义。

一个能决定自己人生的孩子,是幸福的。

一个能让孩子自己做选择的父母,是明智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杰克   期待   码头   水面   父亲   哥哥   独立   事情   父母   母亲   妈妈   梦想   孩子   人生   故事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