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点(学习笔记):字体演变及书法鉴赏

今天跟大宝在“一起学”上了一堂网络课,党清心老师讲的《字体演变及书法鉴赏》,老师讲课幽默风趣,有热情,讲解生动。老师给留的作业,让整理笔记。今天才发现,大宝真不善于做笔记,这个是今后学习过程中需要加强的。

书体演变史的顺序

甲 金 篆 隶 草 楷 行

中考考点(学习笔记):字体演变及书法鉴赏

各种字体的特点

中考考点(学习笔记):字体演变及书法鉴赏

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是商王占卜时,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殷商时期,文字刻在龟甲或者兽骨上,用象形文字记录占卜信息。

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中考考点(学习笔记):字体演变及书法鉴赏

金文

金文,主要是商周时期,凿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称“铭文”,或"钟鼎文"

最早的甲骨文随着殷亡而消逝,金文取而代之,在周代成为书体的主流,因铸刻于钟鼎之上,有时也称为钟鼎文。

中考考点(学习笔记):字体演变及书法鉴赏

商周时期,用于记录丰功伟绩等重大事件。

金文的特点:运笔有力,形象生动,多有肥笔,有的成团块状。

中考考点(学习笔记):字体演变及书法鉴赏

篆书

篆书特点:古朴典雅,笔画繁复,体正势圆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诏令书同文,并于四方立碑,所用之文字皆为小篆

中考考点(学习笔记):字体演变及书法鉴赏

隶书

隶书特点:一波三折,蚕头雁尾,字体宽扁,宽厚稳重

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中考考点(学习笔记):字体演变及书法鉴赏

草书

草书特点:笔画连绵,结构简省,乱而有法,奔腾狂放

高度自由地抒发情感

形成于汉代 ,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代表人物(颠张醉素):唐·怀素,唐·张旭

中考考点(学习笔记):字体演变及书法鉴赏

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怀素《自叙帖》

中考考点(学习笔记):字体演变及书法鉴赏

这是张旭的《肚疼帖》

楷书

楷书特点: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端正大方,可作楷模

代表人物(楷书四大家):

唐·欧阳询。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颈挺,笔力凝聚。

唐·颜真卿。横细竖粗。

唐·柳公权。骨力健见长,后世有“颜劲柳骨”美誉。

赵孟頫。简练成熟,如涓涓细流永无休止之势,是赵楷中的典范。

中考考点(学习笔记):字体演变及书法鉴赏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颈挺,笔力凝聚。

中考考点(学习笔记):字体演变及书法鉴赏

欧阳询《化度寺碑》 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颈挺,笔力凝聚

中考考点(学习笔记):字体演变及书法鉴赏

颜真卿《颜勤礼碑》 特点:满。横细竖粗。


中考考点(学习笔记):字体演变及书法鉴赏

颜真卿《多宝塔碑》 特点:满。横细竖粗。

中考考点(学习笔记):字体演变及书法鉴赏

赵孟頫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特点:特点:秀。简练成熟。

行书

行书特点:行云流水,潇洒飘逸,笔断意连

代表人物:王羲之(书圣),颜真卿,苏轼

中考考点(学习笔记):字体演变及书法鉴赏

王羲之《兰亭集序》特点:特点:清秀

中考考点(学习笔记):字体演变及书法鉴赏

颜真卿《寄侄文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王羲之   钟鼎文   书法   方圆   书体   笔力   龟甲   篆书   草书   楷书   隶书   甲骨文   笔画   考点   中考   时期   字体   文字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