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P7闹出的这点事儿,一点不亚于吴亦凡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昨天看到了一则消息,阿里的回应。


阿里回应什么呢?原来是阿里旗下一名女员工,遭遇了性侵。


据这名女员工自己的陈述,十几天前,她的上司,一个P7的小组长,不顾台风的影响,硬是要她陪同一起出差。


到了目的地后,对合作伙伴直言,我可是冒着台风给你们送美女来了。席间,说他们这位女同事酒量很好,然后伙同对方灌醉了她。


在她意识模糊,失去主动行为能力后,合作伙伴当场猥亵了她,而作为同事的男上司就在一旁,全程目睹,并未阻止。


事后,她被送去酒店房间,从酒店楼道监控看,该名男上司于楼下大厅沉默了大约十几分钟,似乎在内心激烈的挣扎着什么,然后毅然决然的办了一张房卡,刷卡进入醉酒女同事的房间,前后四次,进进出出四次。


这名女子醒来后,发现床头多了一盒套,已拆封,而且发现自己的内裤不见了。


随后她就报了警,回到杭州后要求公司给自己放长假的同时开除该男上司。


接下来公司并未给予及时的处理,以至于她跑到各个工作群里讲述自己的遭遇,甚至在食堂里举着牌子,希望被重视。


随着事态的扩大,随着媒体的关注,再然后就是我们看到昨天阿里的回应。阿里已将该男子停职,全力配合警方调查,密切关注调查结果。与此同时,由蒋芳牵头成立内部的独立调查组,自查为什么反应如此迟钝,公司内举流程究竟卡在哪里了。


整个事情简单的讲,就是这么一个过程,这是目前已经通报的内容。


从已有的消息面看,我个人倾向于相信该女子单方面的说法,虽然还没有给出调查结果。


原因很简单,你注意次数,该男上司前后往返她的房间四次。


如果说前面什么都没有发生,你只是本着同事间的友谊,担心别人出事,去查看了一次也许还说得通。


如果你觉得对方的身体健康已经有异样,比如饮酒过度引起昏迷,身为同事,正确的反应是送人去医院。


这里面不仅仅是同事之间的友情,更多的也是出于撇清自身干系的考虑。毕竟一起出差,别人出了事,你也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一次查看之后,既没有送去医院,又有什么理由再回来三次呢?


这很令人怀疑他的动机,所以我相信该女子的说法,他实施了性侵。


往返四次,很可能是趁女同事酒醉,实施了犯罪,事后担心对方取证,反复上去检查,看看还有没有落下点什么。


我们注意到,按照该女子的说法,全程用了套,而且女方的内裤也丢失了。这些迹象都表明,该犯罪嫌疑人在担心什么。


他在担心取证。


强奸这类犯罪中,有两个很重要的依据,一个是女方明确表示不同意,另一个就是精斑取证。


很显然,酒店房间里是没有监控的,如果该房间里只有男上司与女下属,也就意味着没有第三方证人。


在这种情况下,目前能够拿到的都是间接证据。


间接证据不是不能判,但需要审讯技巧。审讯技巧就是从心理层面突破,大部分人在面对强大的精神攻势时,都难以隐瞒自己的犯罪事实。


除非惯犯,或者受过特别训练。


所以,第一时间停职,配合审讯很重要,从事发到现在十几天过去了,这会留给对方思考以及咨询的时间窗口,从而影响审讯的效果。


如果犯罪嫌疑人真的实施了犯罪,那么他会咨询专业人士,比如律师,如何为自己开脱。


这就事实上加大了审讯的难度,给破案带来了阻碍。


所以这件事我们不从犯罪的角度分析了,只能交给警方。希望能够把目前已有的证据链条打通,将犯罪行为打击到底。


那我们分析什么呢,来分析下阿里的处理。


这名女子回到杭州后,提了两个要求,一个是给自己放长假,另一个是开除男上司。


第一个有没有满足不晓得,但是第二个没有满足,最起码在她提出要求到前几天为止的这段时间内,没有满足。


据她说,该男上司仍然像没事人一样,活跃在各个工作群中,继续他的工作。


按照该女子的说法,HR给她的答复是工作交接需要时间,无法将他第一时间停职。


这是很耐人寻味的。


出了这么大的事,按理说,在HR第一时间得知之后的24小时之内,这件事就应该层层上报,起码报到P10以上。


但是没有。


据说,此事只是在HR,P8,P9的范围内,就打住了。


你注意这件事涉及的是什么?是被客户猥亵,是被同事强奸。这都是重罪,五年,十年甚至更高刑期的重罪。


面对这样的话题,还觉得工作交接最重要?你不担心么?这本身就是很耐人寻味的。


如果我坐在HR的位置,或者坐在该P7男上司的直系上司的位置,我的第一反应是恐惧。


1、如果处理不当,会不会导致该女子做出进一步过激反应,从而酿成更大范围内的事情,以至于我以办事不利为由背上连带责任。


2、如果处理不当,会不会被人讲包庇,连同自己也被惩处。


这是很正常的人类的第一反应,俗话讲,每遇大事往上报,为什么要往上报?


因为你只有报上去了,才能让上面帮你背掉一部分决策责任。


但是没有,从时间上看就没有,这些HR,P8,P9耐人寻味的选择了集体沉默。


这通常有三种可能。


1、包庇。


这么重的罪名面前,几个上司联手都要保这个P7的下属,没有道理的。他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大的价值值得那几个人承担那么大的风险。


2、与考核机制有关。


考核机制很可能是你瞒过去了就没事儿,你没瞒过去,那么上司觉得都是你带出来的队伍内部发生的问题,回头你来吃瓜落。


3、他们不觉得这事很严重。


一个人什么时候才不会往上报呢?只有他觉得没啥稀奇的,自己能处理,或者干脆见多了,处理的多了。


以上三种可能,第一种排除了。如果是第二种,这种考核制度好翻篇了,再这么做,大公司病会很严重,永远都是报喜不报忧,永远都是欺上瞒下。如果是第三种,那阿里真要好好查查,自己内部的男女关系,到底成什么样了。


网上有种说法,这件事应该指望警方的调查而不是公司内部。


我恰恰不这么看。


犯罪这种事,从来都是治未病不是治已病,从来都是管理预期而不是管理行为。


一个严重行为的发生,背后中等行为已经发生过一百次,轻微行为已经发生过一万次。


一个强奸事件发生之前,很可能已经发生过,或者在脑海中发生过一百次猥亵,一次猥亵的念头产生之前,也许已经发生过一百次荤段子。


你注意该女子描述的过程,我们再回顾一下。


她说,酒桌上,她的男上司笑着对合作伙伴讲,我可是冒着台风把我们的美女给你们送来了。


监控中显示,该男上司在酒店大厅里迟疑徘徊了十几分钟。


你看看,是不是这样?


我们要制止的并不仅仅是强奸或者猥亵,我们要制止的,是念头。


如果该男上司内心还有一点敬畏,他在酒店大厅里迟疑徘徊后的选择,就不会是走上去,走进别人的房间。


如果该男上司内心还有一点道德,他就不会在酒桌上讲出我给你们送美女来的荤段子。


为什么在荤段子的阶段,大家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环境使然,一定是有更多的人,更多的场合这么做,形成了氛围。


当初阿里处理蒋凡出轨的那件事,我就觉得非常不好,一个这么大的公司,在这种事情上,一点都不注意形象,一点都不注意影响,一点都不注意你对公司内部乃至社会预期的引导。


你去看看近些年,阿里在男女这个话题上,爆出多少事情了?比整个互联网行业阿里外所有的此类新闻加一起,都多。


当年马云在公开场合讲996和669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笑话。


有些话,对氛围,对预期,是一种破坏。


人,太open了,就没有敬畏了;氛围,太open了,是要出事情的。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阿里   重罪   耐人寻味   四次   台风   上司   事儿   同事   说法   房间   担心   事情   女子   发生   酒店   工作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