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真的奋斗的很痛苦么?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全网到处可见对全红婵这个14岁夺得奥运冠军的小姑娘奋斗历程的痛苦化描述。


痛苦化描述就是不管你出于什么目的,是想赞美还是想抹黑,我觉得,都过于夸大,或者说过于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在看待一个天才的奋斗历程。


当然,我完全理解这种说辞,这实际上是一种借口。


大部分人因为自己这辈子也没取得过任何成就,每每看到取得成就的人,总喜欢夸大对方受苦受难的一面。


这种心态我能理解。


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暗示,或者讲自我催眠。想要告诉自己,别人的成功不是凭白得来的,自己是因为受不了那个苦。


当然,另一面也是暗示自己,自己不吃亏,因为自己虽然没有取得成绩,但是也没有遭罪。


这种心态我懂,但说句不应景,或者不讨喜的话,这不是真实的一面。


人,本来就分为两种,一种是过日子的,一种是奔日子的。


平心而论,这世上哪儿哪儿都是过日子的居多,你想过日子也好,你想奔日子也罢,都是你的自由,不需要也不应该彼此歧视。


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从来都没错。


我举一个例子,1999年,有一个人,他也14岁,和这位奥运冠军一样的年龄,他的名字叫岳云鹏。


那一年,14岁的岳云鹏顶着大雪,踏上从河南濮阳开往北京的长途车。上车时,他暗暗发誓:“这次去北京打工,一定要争气,早日挣钱孝敬父母。”


来到北京后,他到一家电机厂做了保安。当保安要上夜班,上夜班是不能睡觉,睡觉就会被扣40元。


结果第一个月,岳云鹏不但没拿到300元工资,还倒欠了工厂20元。他哭了一晚上的鼻子。


第二个月,为了防止被扣钱,岳云鹏买了人生第一包烟,“不为抽,是为了提醒。犯困时,点支烟夹在手上,烟烧到手,一疼就会醒。”


保安干了没多久,岳云鹏就被辞退了,因为他没有身份证,老板担心被投诉雇佣童工。


岳云鹏只好四处求工作,最后进了一家美食城。先从洗碗做起,然后杀鸡宰鸭,每天累得要死要活,这样干了半年,岳云鹏终于升级负责“蒸屉”。


可屁股还没坐热呢,岳云鹏就被辞退了,因为厨师长的弟弟看上了这份工作。岳云鹏气得哭了一宿。


被美食城辞退后,岳云鹏迫不得已,就到一家酒楼去刷厕所。可干了没多久,他又被辞退了。


老板喝醉酒在男厕吐了,偏此时岳云鹏在刷女厕所,没有及时去帮他清理。


被开后,岳云鹏想了两天,“我还是得学一门手艺”。于是他跑到延庆去学焊工,干了两个月,“差点死在那儿”,他就从那里“逃”了出来。


岳云鹏当时真是穷啊,一双皮鞋,底都掉了,他也舍不得扔。他去坐公交车,没钱买票,售票员就用非常难听的话骂他,他眼泪滴答流,一声都不敢吭。


不烧电焊了,岳云鹏又到一饭馆做了服务员。可做了没多久,他又被开除了。


因为忙中出错,他把5号桌点的两瓶啤酒写给了3号桌。因为多算了6元啤酒钱,3号桌男子不仅不买单,还用各种脏话侮辱岳云鹏。按他自己的说法,“我各种赔不是,都不管用,最后我自己掏352元买了单。”


可就算自己买了单,经理还是没有放过他:“他的错误大家不要犯,如果再犯,就跟他一个下场。”岳云鹏又哭了整整一宿。


2015年,岳云鹏接受《面对面》采访。主持人问:“你还恨那位客人吗?”


岳云鹏答:“到现在我还恨他!”说完他就哭了。


2003年12月,一位经常来吃面的老熟客,把岳云鹏叫到一边:“你嗓子挺不错的,我给你介绍一个人,你跟他学相声去吧。”岳云鹏问:“谁啊?”老先生说:“郭德纲。”


虽然不知郭德纲是谁,但岳云鹏倒是动了心。每天下午2点到5点,是服务员的休息时间。于是每天吃过午饭,岳云鹏就往德云社赶,听相声听到4点半,再一路小跑赶回店里。


听了一段时间相声后,岳云鹏觉得郭德纲挺不错的,于是就给家里打电话说:“我想去学个技术,不想做服务员了,给我两年时间吧。这两年我就不往家里寄钱了,如果学不出来我就回家种地。”


2004年初,岳云鹏辞了职,跑到德云社投奔郭德纲。郭德纲实在是不想收留他,因为岳云鹏一点底都没有,连《报菜名》都不知道。但见岳云鹏实在是可怜,便想起了自己这些年的遭遇,于是就收留了岳云鹏,“先从打杂开始做起吧,每周给你50块钱。”


没过几天,岳云鹏就不想干了,我当服务员一星期还能拿1000块呢,在这里只能拿50块。”但看过一些相声大师的光碟后,岳云鹏终于安下心来:“学相声能成为艺术家,而且越老越吃香,干服务员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于是每天打杂之余,岳云鹏专心练起了“说学逗唱”。


经过一年多苦练,岳云鹏终于能说几段相声了。于是郭德纲让他登台,说了一段《杂学唱》。


第一次登台,岳云鹏紧张极了,说着说着就乱了,才说了三分钟,就被观众轰下了台。一下台他就哭了:“师父,别赶我走……”


郭德纲摸摸他的头:“只要我有口饭吃,就不会让你走!”


经过无数次练习之后,2006年,岳云鹏终于又登台了。这一次,终于把观众逗乐了。


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成了我们喜爱的“小岳岳”。


这就是岳云鹏的奋斗历程。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觉?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么?


真相并不是这样。同期做保安,做电焊工,做服务员的北漂多了,可岳云鹏只有一个,这叫做概率。


成功是个概率问题,它不是必然的。


就像一件事的概率是1%,你终其一生最多也只能试10次,当然最少也许你一次都不想试。


即使你试满10次,你也没法百分之百保证一定成功。但是试了十次的,肯定比试了一次的,胜算要大嘛。


这就是不断尝试的价值。


但你再努力,它也不会是必然事件,因为人的寿命是有限的,也许理论上试100次,1000次,你终会成功,但那需要一千年,你活不到那一天。这种一味的强调努力是成功的充要条件的鸡汤,是不切实际的。


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我想告诉你的,你暗示自己吃苦就能赢,不过是自欺欺人。


第二点是什么?是你觉得小岳岳吃的那个叫苦么?


关于这一点,我并不这么看。


人要想愉快,不在于你吃什么,而在于和谁一起吃。


这是饭局里常见的一句话。


和你不喜欢,不欣赏,看不上的人一起吃饭,山珍海味也味同嚼蜡;跟你喜欢,欣赏的人一起吃饭,咸菜窝头也津津有味。


小岳岳为啥要离开老家前往北京?


本质上是因为他不甘寂寞,而不仅仅是不甘贫穷。


假如他真是一个不甘贫穷的人,他就不会在月薪4000块的服务员和周薪50块的相声演员里面选择后者。


眼里只有贫穷与挣钱的人,是舍不得每星期950块的差价的。


从那一刻起,我们看得很清楚,小岳岳的眼里,有理想的光芒。


或者,往实在里说,那东西还谈不上理想。他只是觉得和郭德纲在一起,比和服务员,经理们在一起,更有奔头。


这说明什么?说明骨子里,小岳岳和郭德纲是一路人。


所以,他们最后才会成为师徒,才会走到一块去。


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是什么?是亲生关系么?


不对的,是彼此欣赏,更是彼此成就。


换句话说,跟郭德纲在一起有奔头的感觉,弥补了每星期950块的差价,这是奋斗的基础。


你看到了,岳云鹏做服务员,做受气包的那些年,他吃了很多苦,但那并不构成他成功的基石。


岳云鹏和郭德纲在一起的那些年,他未见得不快乐,这个过程肯定是充实的,是不断得到正反馈的。


我想,这才是成功的秘诀。和正确的人在一起做正确的事,而且不断的得到正反馈。


你仔细想一想,全红婵难道不是这样吗?


她远比网络上30好几也找不到人生目标,做任何事都得不到正反馈的成年人幸运得多。


她3岁就找到了方向,遇到了对的人,非常适合她的伯乐,教练,不断地达成里程碑式的目标,14岁就取得了绝大部分人终其一生也无法取得的成绩。


你告诉我这个过程很痛苦?


迷茫才叫痛苦,找不到路才叫痛苦。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延庆   奔头   差价   北京   概率   过日子   服务员   贫穷   相声   暗示   保安   历程   成就   反馈   痛苦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